《萬箭穿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有人都是施害者

法國著名的思想家伏爾泰的一句經典“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萬箭穿心》是方方創造的中篇小說,於2012年改編為電影。這部影片不同於其它影片,沒有大腕雲集,沒有斥資動輒十幾億、幾十億,卻成功的刻畫了小說中的人物原型。在播出8年後仍有眾多人討論劇中人物誰是誰非,這部劇之所以意味深長,是因為劇中的人物性格,可能是我們身邊的你、我、他。

評論區下方大多以討伐女主性格強勢為主,卻不知造成悲劇的結局豈止是房子“萬箭穿心”,劇中人物作為悲劇的推手,人人有份,看似無辜,卻都是施害者。

《萬箭穿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有人都是施害者

一、李寶莉:強勢、情商低、市井氣息濃郁,骨子裡並未想過分裂家庭,打不死的小強。施害者用扁擔挑起自己的一生。

下崗後,廠裡原來的領導給了她一次新的就業機會——漢正街賣襪子。賣菜出身,文化程度低,從小可見各類人物,所以在丈夫去世後能夠迅速擔起這個家庭,彈跳力很強。

她潑辣強勢的性格在社會上容易結交鐵友,強勢中透露著堅守底線,透露著善良。與其說是他與搬家工討價還價,倒不如說他是堅守底線。

在生活中我們有些人也是遇到過“坐地漲價”的情況。比如朋友搬家時好好的空調移機,就在裝到新家時,搬家工人聲稱空調管壞了,得安個長的,問其價格,居然開口要價1100元。朋友當然拒絕,他是不會跳進“坐地起價”的“坑中”。

而她在丈夫去世後,多年未再嫁,獨自一人撐起一個家。即便與建建發生關係後建建的一句話可以看出“我竟然不知道這社會都開放到發生關係後就可以當作什麼都沒發生?”

同樣在漢正街工作的朋友家出事,她拿出家裡的一千塊錢為其解決實際困難,要知道九十年代一千塊錢也是不小的數目。

她錯就錯在將市井氣息帶到家庭中是情商低的最典型表現。丈夫看不慣她操著一口髒話與搬家工爭論。馬學武長期以來受壓迫,她雖然洞察到了,卻不知道收緊自己的霸道性格,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明知道自己本意是不想離婚,卻不知道婆婆的到來是緩解夫妻矛盾的最佳機會。天下沒有哪個男人能夠忍受自己的母親受委屈,母親的出走就是李寶莉掛在馬學武頭上的一把“恥辱刀”,刀刀剜人心。

丈夫出軌後,要麼選擇不原諒。要麼在原諒之後就別冷言冷語,旁敲側擊的方式去諷刺已經犯了錯的男人,只能將男人的心推的更遠。這就偏離她不想離婚,維護家庭完整的本意越來越遠。你要的是什麼?不離婚!那麼想法和做法矛盾怎麼能夠挽回家庭?男人應有的自尊被你再一次踐踏,這樣的挽回不算是挽回,充其量算是報復!

《萬箭穿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有人都是施害者

二、馬學武:懦弱、耍小聰明、不負責任,想逃離失敗的婚姻,卻戲劇性選擇自殺。施害者用“我有理”貫穿整部劇情。

知識分子,大專畢業後進入國企,近一兩年才升為主任,分得一套海景房。隨著身份的升高,物質的充裕,潛意識裡覺得寶莉越來越和自己不匹配。

孩子九歲,起碼他們十年婚姻,寶莉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鑄成的。大家之所以評論寶莉性格強勢,是因為看到了寶莉骨子裡就有的秉性是不容易改變的。可是十年都是這樣的,不能忍受為什麼不早提出離婚?偏偏在搬進新房第二天提出?

從寶莉和小景的對話中可以看出,當年是馬學武追求寶莉的,還信誓旦旦一輩子對寶莉好。以前匹配,為什麼現在就不匹配了?最大的原因就是已經在城市裡站穩了腳跟,有了主任的頭銜,有了分得他的新房,有了養活母親和孩子的資本。覺得寶莉的市井氣息與他的距離越來越大,

與其說他和寶莉性格不匹配,不如說他的地位、學歷、房子使他有了覺得寶莉不匹配的資本。十多年的婚姻,搬進新房就離婚,不得不讓人質疑提出離婚的動機。這是劇中第一次提到房子與寶莉無關。

寶莉與搬家工爭論時,他躲進窗戶偷瞄,搬家工即將撤離之際又佯裝好人遞煙遞汽水。他們“坐地起價有理”,寶莉護的是家,他和寶莉唱對臺戲,給自己在別人面前塑造一個“受氣男”的角色。殊不知日子是自己的,不是給別人看的。搬家工最後的一句話與其說為馬學武“伸張了正義,”倒不如說是口不遮欄的洩憤工具。

《萬箭穿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有人都是施害者

寶莉試著與他溝通,可是他根本沒有給過溝通的機會,使用冷暴力加速離婚進度。

調查發現與專家的分析中:知識分子往往自尊心強、好面子、不善於宣洩和表達,但對感情的要求比一般人更加細膩“冷暴力”所造成的傷害就更加突出。

他以為以李寶莉提出離婚會有結果,卻忽略了在九十年代離婚是少見的,何況李寶莉骨子裡是個保守的女人。冷暴力繼而出軌,給自己塑造“我出軌,我有理,我出軌是被逼的”這樣的人設世界上沒有完全合適的兩個人,只有互相遷就的兩顆心。每個家庭都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摩擦,如果每個摩擦都通過出軌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那把道德和法律置於何處?毫無疑問,這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也必將受到譴責和批判。

女人,沒有天生的魔鬼。從馬學武下意識的保護周芬那個動作來看。他從未覺得寶莉需要保護,在他眼裡,寶莉無所不能,無需保護。可是他卻用錯了情,於周芬而言,他只是個被利用的工具。周芬的一句話可以證明這一點“馬主任是個好人,可是不太懂得女人”。言外之意是我怎麼可能和你有真情?

與其說馬學武的自殺是因李寶莉強勢的多米諾效應而起,不如說是自己懦弱、失戀、降職、下崗、自殺結局的咎由自取。他再一次給自己設置了“我的悲劇是寶莉導致的,我自殺,我有理,唯有自殺,才能解決一切困境”的人設。

說他自私不為過,都說下崗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稍微有九十年代記憶的人都知道,當時的下崗潮不是針對他一個人的,而是普遍性的。從1998年至2000年,全國國有企業共發生下崗職工2137萬人。用李寶莉的話說“我也下崗了,不一樣找事做?漢口下崗的人那麼多,都學他,長江都堵了

他有自殺的勇氣,卻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去照顧老母親和孩子。把孩子的成長託付給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老人,自己卻選擇一死了之來結束一切。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用自殺來逃避問題與其說是懦弱,不如說是無能!

《萬箭穿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有人都是施害者

三、周芬:人物性格細膩、溫柔、善於攻心計。成功打破自己作為第三者被唾罵的困局,明明是施害者,卻變成了局外人。

明知道自己已婚,明知道馬學武家裡有個強勢妻子,卻與他苟且。心思縝密,察言觀色,毫不費力將自己推的一乾二淨。

她能記住馬學武的生日不足為奇,可是在馬學武和老婆冷暴力之際,細膩的問候生日,不懂得避嫌,更像是故意為之。從派出所出來後她丈夫說的“還不嫌丟人”足可見丈夫對此事的態度是憤怒的。

而大多數的傳統是男人出軌多會被原諒,女人出軌不容易被原諒。她能在出事之後擺平丈夫迴歸家庭,還能繼續跟“相好”一同吃早餐,足可見手段之高。

在馬學武的兒子找她調查父親死因時,反倒成了舉證的證人,“你爸爸走的那天他來找過我,我要是知道他要走,無論如何也會留住他的。”她只撿了對自己有利的話,為什麼在別人家破人亡後還要提及當年是誰報的警?是報復還是推卸責任?毫無疑問,她也是施害者。

《萬箭穿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有人都是施害者

四、寶莉婆婆:作為知識分子,成功給孫子洗腦。懂得製造仇恨,卻不懂得收回仇恨的時機。三代悲劇的施害者。

馬學武的人物性格與寶莉婆婆不無關係,但就本影片來說,馬學武是單親家庭,不光馬學武看不起寶莉的文化程度,片中的婆婆也提到過寶莉文化低。從潛意識裡是瞧不起李寶莉的,既然李寶莉成為兒媳婦已成事實,當兒子與媳婦之間出現矛盾時,卻選擇出走。他們母子倆從骨子裡認為這房子的所有者歸兒子一人所有。

這點從小寶考上大學時老太太提到要寶莉把房子過戶到小寶名下可以看出。

馬學武去世時,小寶大概9歲,如果沒人不停的灌輸馬學武的起因,小孩子的仇恨不至於這麼深。老太太恨自己兒媳婦導致兒子自殺可以理解,但仇恨不應擴散到孩子身上。兒子的結局已經無法挽回,繼續給孫子灌輸仇恨心理完全有可能把孫子也推向至馬學武的結局。這樣心理不陽光的孩子即便再考上名牌大學,以後在社會立足與人交流中都屬於障礙性人格取向。

小寶考上大學後,她再想孫子灌輸收回仇恨的想法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此時孩子的性格已經定型。她又勸說寶莉把房子過戶給孫子,讓寶莉找個人。

這點有兩種可能性:1.真心為寶莉好。2.骨子裡可能也認為房子與寶莉無關。

與其說是老年喪子的悲情者,不如說把兒子和孫子都教育成懦弱和仇恨性格的失敗者。

《萬箭穿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有人都是施害者

小寶:少年喪父,不知感恩其母,考上大學之際就是趕走母親褫奪房產之時。是萬箭穿心的最後施害者。

他在成長中是不幸的,從小失去父親,在仇恨中長大,懂得何時收回屬於自己也不屬於自己的房產;懂得自己年少時需要母親供養而隱忍;懂得翅膀硬了趕走母親。不光不知道感恩,還企圖奪走母親安身的處所。最諷刺的是調查父親死亡真相時問訪的都是利害關係人。

第一位利害關係人周芬:小寶問:“那時候你愛沒愛過我爸爸?你跟他好不好?”這樣愚蠢的問題卻是問的當年毀掉家庭的第三者身上足夠諷刺。世界上沒有哪個第三者會說自己有錯誤!而她當年也因為作風問題失去了工作,如今家破人亡中的兒子來問父親死因,哪有人還會攬責?所以當初一顆定時炸彈讓小寶繼續恨親生母親。

第二位利害關係人旅館老闆:那時候的法律相對甚嚴,小寶母親告發“賣淫嫖娼”對旅館的影響不可能是一點兒沒有。所以小寶的問詢毫無意義。

在考上大學時要求母親更改房主姓名,再一次證明了他也認為房子與寶莉無關。性格取向出了問題,只有仇恨,沒有感恩,卻將母親以各種藉口推出家門,無疑是悲劇的又一施害者。

《萬箭穿心》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所有人都是施害者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每個人都是受害者,每個人都無形中成了施害者。

十年前馬學武在搬新家之際認為房子與寶莉無關;十年後老太太要求寶莉將房子更名認為與寶莉無關;兒子要求寶莉將房子更名也認為房子與寶莉無關。與其說房子與寶莉無關,倒不如說每個階段的“無關”都是在自己達到目的後,有了膨脹的資本,寶莉沒有利用價值有關。

看似所有人都沒錯,其實從一開始就是錯的。錯就錯在沒有人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錯在錯在三觀不同硬要強容。都說婚姻不易,可是有些婚姻影響了所有人時,需要有放棄的決心,悲劇是捆綁的產物。用寶莉的話來說“我要是早知道是這樣的結局,當初馬學武提出離婚時直接離婚就好了”。

每個人都是受害者,每個人同時又是施害者。與其說是房子“萬箭穿心”,不如說所有的穿心都來源於自己的抉擇;學會放手!與其說放過別人,不如說放過自己!

文|冷清秋

作於2020年3月10日。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您有不同聲音,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