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到家”業務猛增

關注 | 疫情之下,“到家”業務猛增

當美團、網購、非餐配送崛起……

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

網上下單買菜、網絡訂餐消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種送餐“到家”業務猛增,成為特殊時期生活的新潮流。家庭主婦們減少了去菜市場的頻率,轉而研究起網購平臺的滿減優惠;上班族不再用一桶泡麵填飽肚子,而是打開外賣軟件,點上一份可口的餐品;年輕女孩津津樂道於各種零食店鋪花樣翻新的小吃。嚴峻疫情雖然管住了人們的腿,卻管不住人們的嘴,疫情之下,美團、網購、非餐配送紛紛崛起,美食行業又出現新的業態。

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

久違的美味

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

疫情之下“到家”業務猛增足不出戶坐擁“美食城”

3月11日中午,荊河路一家公司門口,快遞小哥陸續抵達單位送餐。李女士說,最近加班的情況較多,又不想去外面吃飯,她就經常點外賣。當天,李女士和同事點了3份外賣。“開車出去怕被堵,網上叫外賣很方便,想吃什麼點什麼。”李女士說,外賣雖然貴一點,好歹是現做的,比那些方便食品健康些。

同一日,在塔寺路上的宋大姐牛肉麵店內,老闆宋師傅從湯鍋裡舀一瓢湯,勻到桌上的打包碗裡,而店內沒有一名消費者。“吃碗麵,人都精神了。”在某公司上班的劉青青說,如今正常上班了,但公司仍然禁止上食堂吃飯,上店裡消費也感覺不安全,還是外賣或打包來得又快又便捷,這種方式她能接受。

“終於喝到咖啡、奶茶了!”“一個人在家,點個套餐盒飯,口罩都省了。”宅居家中的市民,通過線上購買美食,足不出戶坐擁“美食城”。

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

網購的速食品成心頭好

疫情之下,長時間宅在家的“吃貨”們在網上掀起了一股電飯煲蒸蛋糕、自制涼皮熱潮。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各種秀廚藝“翻車”現場引爆微博熱搜。採訪中,記者發現,正所謂廚藝不夠方便食品來湊,疫情期間,許多方便速食類食品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

“最近,我家裡囤了很多速凍餃子和泡麵。”市民尹女士說,由於無法外出買菜,一日三餐她主要選擇方便速食食品或者外賣,“主要自己也不想做飯,這樣方便省事,又不用洗碗。”

記者在“淘寶”上輸入關鍵詞“速食食品”,隨即跳出方便麵、粉、罐頭、自熱米飯、火腿腸、牛肉乾、火鍋等成百上千種相關商品,且銷量驚人,單一品類銷量從幾百到十幾萬不等。

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

生鮮等非餐配送崛起

“我已經兩三年沒去菜場了,都在手機上搞定,從最早的天貓生鮮到現在餓了麼、淘鮮達、申鮮……買菜方便極了。”90後朱薇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買菜經”,並附上了好幾張買菜截圖。據瞭解,“線上下單,1小時送到家”的全新買菜體驗,受到80後、90後市民的青睞,給市民提供了極大便利。

市民生女士家住緹香郡小區,是多年的網購“達人”“。我家小區附近沒有菜市場,超市也遠,平時在家帶娃基本沒空逛街。後來看到小區業主群裡有人用‘每日鮮優團’買菜,可以把購買的生活用品送到小區門口的代購點,價格也不貴,就學著操作,會用之後發現果然很方便。”生女士開心地說,通常看到做活動她都會買一點。

然而,除了便捷,網購食品也存在一些無奈之舉“。具體到線上購買的商品品類,對新鮮程度要求很高的水果、蔬菜和速凍食品,是市民最喜歡通過線上買菜軟件購買的。”據每日鮮優團緹香郡站點負責人趙宴雪介紹,數據顯示,市民在疫情期間、高溫和雨天等情況下,對於線上買菜的依賴度更高,訂單量比平時增加50%以上,這對商家的採買、儲存和配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

特殊時期消費如何更安全?

網購消費模式具有滯後性,消費者無法像在餐廳或超市一樣對商家的衛生和食品安全情況有直觀的瞭解,因此也存在一定的消費風險。據消協部門公佈的信息顯示,不管是網售零食還是酒水飲料,餐飲外賣還是手工美味,都存在著風險。這其中既有原材料的問題,也有製作工藝的問題,既有運送途中的環境汙染問題,也有道德敗壞者故意為之的問題。

面對這一難題,2019年公佈的《電子商務法》正式將微商列入電商範疇。其中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範圍包括三類:自建網站經營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電子商務經營者。這意味著通過微信、網絡直播等方式銷售食品的經營者,也要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

據市市場監管局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科科長時榮輝介紹,針對我市部分第三方平臺存在著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審查不嚴或未盡到審查義務,以及未公示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信息的行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及時進行了立案查處。另外,還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違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有力淨化了網絡餐飲服務的經營環境。

疫情防控期間,線上買菜、網絡訂餐、打包外帶等方式成為市民消費的主流選擇。特殊時期,如何消費更安全?時榮輝表示,市民在網絡訂餐前,要了解商家的有關信息、查看商家的資質,不向無證無照、證照等信息不全的供餐者訂餐,儘量選擇食品安全量化等級較高、距離較近、短時間內可送達的餐飲服務提供者訂餐。

他提醒大家,應注意收餐安全,提倡“無接觸收餐”。目前,在市市場監管局的要求和指導下,美團、餓了麼訂餐平臺都在軟件界面中設置了“無接觸收餐”選項,市民可以點擊“請放前臺桌上”“請放門口”“請掛門把手上”等選項,也可以自行填寫備註,和送餐員約定將餐食放在指定位置,避免面對面送取餐。此外,市民應注意留存消費小票、發票或頁面截圖等相關憑證,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

融媒體特約記者 連英如

关注 | 疫情之下,“到家”业务猛增

☀ 凡本公眾號註明來源“滕州日報”或未明確註明出處的信息,版權均屬於本公眾號,未經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公眾號授權使用信息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微信號:滕州日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公眾號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微信ID:tengzhouribaoshe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