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文|公子逸

沈复,生于乾隆二十八年,生于衣冠仕宦的体面人家,生于苏州沧浪亭畔。

他写下《浮生六记》,源于苏东坡的一句诗:“事如春梦了无痕”。为怕过往无痕,于是记下,这才有了如今我们读到的这段凄美爱情。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芸娘,沈复舅家心馀先生的女儿。她四岁丧父,跟母亲和弟弟过活。寡母幼弟,家徒四壁,芸娘稍大些,就开始给人家做一些针线活养活全家。

沈复对芸娘的评价是,自小聪颖明慧。她读书写字,皆无人教。《琵琶行》读一遍便会背了,又对照着《琵琶行》认识了一些字,认识了字之后,诗词也就慢慢通晓了。

沈复十三岁时,跟着母亲回家探亲,见了芸娘写的诗,心意投注,不能释怀,于是对母亲说:

“若为儿择妻子,则非淑姐不娶。”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乾隆四十年七月十六日,沈复的母亲和芸娘的母亲为两个人定下了婚约。因为他们自幼姐弟相称,沈复便依旧称呼芸娘为“淑姐”。

在那样的古代,儿女亲事皆由父母定。而沈复算是为自己选择了妻子。

沈复和芸娘的爱情,起于诗句。他们是因为懂得,而在一起的。自由恋爱,彼此懂得,这也注定了他们婚后的心意相通,恩爱非常。

贾宝玉曾经和林黛玉偷偷看过《西厢记》,而沈复和芸娘也是喜欢看《西厢记》的人。两个人自婚后,读书游玩,泼茶饮酒,极致地展示了闺房的乐趣。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沈复在描写他和芸娘的闺房之乐时,十分细致。细致到有些啰嗦,可越是琐事上的细致,也越见他和芸娘的情深。可你若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在这细致的背后,是何等的千疮百孔。

读完《浮生六记》,才发觉我真正是大大的俗人。此生所求竟不是沈复和芸娘患难之中的爱情,而不过是“有钱花,能养得起孩子,不至于骨肉分离”的世俗。

第一遍读时,竟毫不羡慕沈复和芸娘的爱情。我暗敷自己可能没有读懂,于是,我间隔了四五年的时间,二读,三读,四读,竟越来越觉得沈复和芸娘的爱情,完全不是我想要的。而这篇文章,大概也只有俗人才能有所共鸣。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穷困潦倒了半辈子的沈复。

这段感情在沈复的眼里是完美的。

他觉得自己和芸娘相互敬爱,二十有三年,举案齐眉,时间越久,情感越密。

他们的确是相爱的,可沈复却从未想过自己的处境。他的父亲把他过继给了他的堂伯父。而他的堂伯父早就过世了。一个男人既不能继承家业了,那就该好好地找个营生,自己闯出一番天地,封妻荫子。

可沈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他活了四十几年始终是穷困潦倒的。穷困潦倒到什么地步?

妻子病了无钱医治,连自己的孩子都养活不起。他大部分的日子都是靠借钱过活的。

可就是沈复已经贫困到了这样的地步,他依旧是“仗义疏财”的。有人借钱,他便借了。可结果,人家只借不还。他便只能吃了这样的哑巴亏。

他没有钱,却敢给人家做担保。结果借钱的人跑了,债主只好把沈复团团围着,让他给个交代。

没钱,还有如此多的麻烦,他们甚至连搬家都是要“偷偷”的,怕那些债主把他们拦下来。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被公婆厌弃的芸娘。

男人都想娶芸娘这样的妻子,可我却要劝人人都不要做芸娘。因为芸娘这样的女人,不会得到公婆的喜欢,也很难自己过得舒服。

芸娘就像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深刻地懂得自己深爱的男人,却丝毫不考虑男人的经济仕途。

她不知道督促沈复积极上进,而只是让沈复随着自己的性子,快乐地过自己这一生。她是真心爱沈复的,可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总要撑得起来最基本的生活吧。如果只有风花雪月,却没有差不多的经济做支撑,那么这爱情不过是没有土壤滋养的花,早晚会败的。

芸娘被公婆厌弃源于三件事。

第一件,帮公公纳妾这件事瞒着自己的婆婆。

她为什么帮公公纳妾?为了成全沈复的孝心。沈复的父亲孤身在外,想要找一个妾室伺候。沈复的父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好友,而他的好友把这件事告诉了沈复。

沈复为了“尽孝”,把这件事托付给了芸娘。而芸娘找了人,接到了家里,却始终隐瞒婆婆,只说那个女人是来家里做客的。可最后那个女人却成了她公公的妾。

隐瞒婆婆已经不好了,还“欺骗”了婆婆。如此儿媳妇,婆婆自然是不喜欢的。

第二件事,是芸娘写给沈复的信被公公拆开。芸娘称呼婆母为“令堂大人”,称呼公公为“老人”。

芸娘大概跟沈复平时随意玩笑惯了,在书信里对公婆的称呼便有些随便。背后议论父母,还有不恭敬的意味,芸娘的公公一下子大发雷霆。她的公公派人拿了书信,去赶芸娘出门。

沈复对着父亲告罪,芸娘也乞求公公的宽宥。可沈复的父亲依旧把沈复和芸娘赶出了家门。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第三件事,芸娘跟娼妓结拜为姐妹。

这也是我最不能理解芸娘的一点。

她明知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而沈复纳妾的想法也不大。可她偏偏要给沈复纳一个美妾。为了给沈复纳妾,她一个正室夫人,愣是跟一个娼妓结拜了姐妹。最后那个娼妓背信弃义,芸娘也因此受了打击,大病不起。

她为什么非要给沈复纳妾呢?

为了让沈复更欢喜。

沈复是欢喜了一段时间,可这件事没有成,沈复完全没有什么感觉。而沈复的父母却更讨厌芸娘了。因为讨厌芸娘,连带沈复这个亲生儿子也讨厌了。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不得不“骨肉分离”的惨剧。

芸娘生了一个女儿叫青君,十四岁,非常贤能。芸娘的儿子叫逢森,十二岁跟着老师读书。

沈复始终穷困潦倒,自己挣不来多少钱。而芸娘又被公婆厌弃,从家中也得不到多少资助。寒冬腊月,一家人没有棉衣,青君在寒风里行走,冻得腿发抖,还要强自说不冷。

对于孩子来说,贫穷尚且可以忍受。但是,与父母分离,去寄人篱下则何其可悲。

芸娘做绣活熬坏了身体,沈复又给人做担保被坑。等到沈复的父亲回家过年,便有债主上门。沈复的父亲大怒,骂沈复不思进取,又责怪芸娘跟娼妓拜姐妹不守闺训。沈复和芸娘再次被逐出家门。

这次,他们要去投靠芸娘在乡下的一个朋友。他们不方便带着自己的儿女,于是他们把女儿青君给别人家做了童养媳。而把儿子逢森送去了别人家学习贸易。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一双儿女,小小年纪均要远离父母,寄人篱下,无所依仗。何其可怜。更可悲的是,逢森自十二岁开始远离父母,寄人篱下,再无大人照拂。他年仅十八岁,就去世了。

想想沈复和芸娘的这对儿女,再想想沈复和芸娘的爱情,我实在是不能说一句“羡慕”。

沈复因为芸娘两次被父亲赶出家门。

他虽对芸娘不离不弃。可芸娘接连遭受信任的人背叛,重病,却无钱医治,只能生生“熬干”了自己。

芸娘去世后,沈复穷到连她的灵柩都无法带回老家安葬。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人善被人欺的悲剧。

芸娘去世的第二年,沈复的父亲病故,沈复并不在父亲身边。

他的父亲生病后,沈复的女儿青君曾经写信告诉他,他父亲生病了。可他怕父亲还生他的气,就没敢回去。等到他收到青君给他的第二封信,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他回到家,痛哭流涕。

可满屋子里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跟他商量家里的事。而他自己更是因为愧对父亲不敢询问。

于是,他的弟弟不仅继承了所有的家产。还找来了沈复的债主,让他们趁着他父亲的丧事上门来闹。他弟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沈复赶出家门。

而沈复也真的什么都没要就搬到了寺庙里住。可等到他父亲办丧事的时候,沈复的弟弟又让沈复的儿子逢森来给沈复要钱,说是手头紧缺,没有钱安葬父亲。

沈复没有继承任何家产,却要承担父亲的丧葬。而他对这些却只能接受。

纵观沈复的半生,被父亲驱逐,被亲弟弟算计,被朋友欺骗。他始终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最后却成了最吃亏的人。

他已经如此艰难了,更何况是他的儿子逢森。逢森的早亡,跟沈复的穷困潦倒,跟沈复的这种人善被人欺,跟沈复的这种无能为力,是有直接关系的。

有父母如此,何尝不是孩子的悲剧。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沈复虽然写下了《浮生六记》传播至今。可我不管怎么读这本书都不觉得沈复是一个好男人。

他爱自己的妻子吗?

他爱。

可是,他只是爱,却没有能力给妻儿好的生活。他为什么爱芸娘?因为芸娘宁愿牺牲自己,牺牲儿女都要让沈复过他想过的日子。沈复没钱,还要请人喝酒,于是芸娘就典当了自己的钗环。沈复要烹茶煮酒,芸娘便去租了煮茶的工具。沈复想要怎么游玩,芸娘没有不依从的。不仅依从,还要出很多的主意。她看到沈复的朋友纳了美妾,便也要为沈复纳一个更好的美妾。

这样“为男人着想,支持男人游玩”的女人,哪个男人不喜欢。可是,你要喝酒吃茶,要纳妾游玩,总要有经济基础吧。

沈复和芸娘的孩子连个棉衣服都没有,却有如此的雅兴去做这些事情。沈复的父亲骂沈复不思进取,骂芸娘不守闺训,我始终以为并未骂错。

他们只细细品味了爱情,却没想过孩子和未来。这样得过且过的爱情观,婚姻观,我始终难以认同。

四温《浮生六记》:那“细致”的爱情背后,尽是“熬干了”的苍凉

细读沈复第一记的闺房之乐。

虽品味到了,贫贱夫妻的爱情和细致。可等到读到第三部的坎坷记愁,读到了沈复儿子逢森的早亡,竟再品不出人生的半分快乐。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沈复四十六岁做《浮生六记》,他纵横了大半个中国,赏山观海,丧儿之悲痛处,亦有美妾相伴。

他言不知何时梦醒,实则他一生都在自己梦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