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的“安全封印”靠譜嗎?寧鄉檢察幫你查一查

制週報·新湖南記者 李翔

通訊員 龔娣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宅在家裡用手機“點外賣”成為大眾解決用餐問題的重要選項,外賣配送這一中間媒介的安全成為保障公眾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檢察機關作為維護公共利益的代表,應當好公眾的“眼睛”,對外賣平臺採取的外賣配送措施是否安全進行監督。3月13日,寧鄉市人民檢察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檢察官應邀參加寧鄉市網絡餐飲“食安封籤”進店投放活動儀式。

活動中檢察官將自己定位為“參與者”而非“旁觀者”。“請問在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網絡餐飲採取了怎樣的監管方式?採取的監管方式效果如何?”“請問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你們外賣網絡平臺是否進行了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保障的指導和監管?” 活動現場,檢察官認真仔細的觀看了外賣封籤的使用演示以及外賣騎手對餐箱消毒、清洗、食物裝箱的演示,並主動就外賣封籤是否能達到使食物不受外界汙染的防控效果及外賣配送員自身安全、餐箱消毒清洗頻率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和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管理人員進行發問,同時就外賣封籤涉及的防疫措施和原理進行仔細的詢問。

外賣封籤投放到外賣配送員和商家手中,就能“一勞永逸”嗎?答案是並不能,投放只是防疫的第一步,而使用外賣封籤才是最重要的步驟。2019年以來,寧鄉市人民檢察院共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寧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對網絡餐飲的監管,使得30家違法經營網店退出網絡訂餐平臺。

活動結束後,檢察官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就如何監管外賣人員和商家使用外賣封籤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力求在今後食品安全公益監督工作上與寧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形成“組合拳”打擊違法行為。檢察機關也將進一步的探索防疫期間的特有監督措施,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在您收到外賣時,請檢查包裝上是否有外賣封籤,如果您發現外賣包裝上沒有外賣封籤或者外賣封籤被破壞,可通過12309向檢察機關進行舉報。”讓我們組成消費者—市場監督管理局—檢察機關聯合防禦的防護牆,一起安然度過疫情防控期,等待春暖花開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