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不努力学习而放纵自己,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今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不断强调一个专用名词:无用阶级!

请看清楚,这不是无产阶级,而是无用阶级,未来没有知识,无法从事智力生产的蓝领,恐怕连无产阶级都难以维系,逐渐被机器取代,从而沦落为无用阶级。

赫拉里提出,19世纪工业革命创造了城市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主体),21世纪人工智能革命将可能创造“无用阶级”(不用工作或者没法工作的一个阶级)。

这个词刚提出来的时候,大家没什么特别的感受。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阿里巴巴、Google、MIT、Stanford……在 AI 领域取得的成绩,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对无用阶级这个概念,体会越来越深刻。

不要觉得这一切还很遥远,无现金支付这才用几年就普及了?分拣技术不再依赖工人。洋山港码头已经看不见几个工人装卸,只看见机器忙碌的背影。广东一些工厂成为黑灯工厂,夜晚没有了光亮,因为没有工人全是机器人在工作,连电灯都省了!

不再依赖人工的分拣操作系统,全部有机器人自动化完成。

乐观的人说,旧的职业消失了,新的工作岗位会被创造出来。但新的岗位需要重新培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培训成功。例如你是出租车司机,自动驾驶普遍应用后就会失业,你届时又能做什么呢?程序员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但出租车司机很难变成软件工程师。所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获得技术岗位,都与你无缘。

即便是低端的产业还有,但是你想,大多数被人工智能和机器取代之后,还能剩下多少产业?恐怕连搬砖你都没有多少机会,因为三D打印可能让这个搬砖这个行业彻底消息不是吗?你可能还没在时代变迁的残酷中回过神来,就被时代抛弃的无影无踪。有人说我可以去学习理发,但是当机会少的可怜的时候,每个岗位的竞争都是异常残酷的。

赫拉里说,自动化的革命不是一次历史中单一的分水岭事件,它会成为一浪高过一浪的 连续性变革化颠覆。旧的工作岗位会不断消失,新的工作岗位会出现,但新的工作岗位很快也会被改变,然后再消失。人类需要更多培训,不断转型,不断升级,重塑自己。不读书不努力学习而放纵自己,只能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文三晓


说到读书,在这个没有知识 .没有学历的社会。想要去生存真的是特别的难,就拿我来说吧,是一个高中没有毕业的人,当我第一次踏入繁华的城市是,因为没有知识没有学历而不得不进了一家工厂,每天在一线做着操作工,看着我对面跟我差不多的小姐姐,每天穿着干干净净坐在办公室里的电脑前,我承认我真的受到打击了。这些年来,我辗转反侧的换了不少的工作,但皆由于没有学识而依旧做着一线的操作工。我很后悔当年没有听父母的话好好回去上学。但世上永远没有后悔药。所以我经常告诫自己的孩子,如果想要成功,那我们首先可以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

知识可以我们让我们找到好的工作。知识可以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站稳脚跟,还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即便不出门,我们能了解很多外面的事情。还可以让我们变得比较有修养!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让你的生活更充实,感受到世界的不同。常言道,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而强大,就必须好好的读书,认真的读书!




YI醉方休


以前我经常跟学生讲这句话,现在不讲了。

不读书不努力,有的孩子家庭富足,不奋斗也有好人生。

比如,有个孩子,天天吊儿郎当,我当然就把这句话讲给他听,他对我翻了个白眼,初中毕业后,他不读了,回家跟他爸妈干,他们家包子铺生意超级火,第一个月他就拿到了两万多,虽然要早起,累点,但值得。

所以这话太绝对。

还有许多同学,尤其是男生,心智上不成熟,但并不代表他们一辈子不成熟,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男生初中不怎么样,高中猛然发力,取得不错的结果。

还有的同学,大学毕业了也不知道勤奋,可是某一天,受打击或刺激,或受启发,突然就明白生活的意义也未可知。

人生有许多不可确定性,话不要说太绝对。


星级梁梁


不读书、不学习,放纵自己,换来的是一生卑微与底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也是一个许多人的必答题。

一个浮躁的社会,一个转型的社会,一个知识决定命运,而不太相信知识解决房、车、就业、就学、就业等压力山大的误读社会,迫切需要正确对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认为,许多年龄较轻的人,被花红柳绿的网络“演义”模糊了视线,奔着自己心中的偶像——网红日夜兼程,总以为摆摆身段、吭哧吭哧就活的潇洒;

还有不少人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关系经济,就是资源拥有,就是胆大妄为。谁有靠山、有关系、有背景,有煤、铝、铁,有土地等政治资源、人脉资源、自然资源,谁就是王者荣耀者,谁就是群主摆渡人……

如此等等,都是现代社会的歪理邪说,都是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歪门邪道,都是直接和间接害人害己的垃圾文化扭曲的突出表现。

放眼世界,纵观脚下,没有一个成功人士不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没有一个成功人士不是实践出真知,磨练出伟业的;没有一种幸福不是孜孜不倦创造价值的;没有一个真正叫好又叫座的网络大咖不是高素质、高品格、高净值的……无不是坚持不懈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定律中顺势而为!!即使拥抱强大阵容的粉丝群主,魅力无穷的高颜值美女帅哥,也是荷花定律必然性的精彩纷呈!!

有一句哲学思维叫因果关系。读书是间接经验,实践是直接经验,二者兼容叠加就是:因为得到知识武装,结果身强力壮。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要想改变自己的卑微与底层地位,甚至亮丽容颜,活出社会需要的自己!唯一的就是苦练内功——读书,坚韧不拔——实践。


牛廷相


现在社会发展的非常快,人们往往感叹不敢停下来欣赏沿途风景,怕被时代狠狠抛弃。快节奏的发展让人心变得浮躁,再加上互联网的崛起,人们甚至没有耐心安静地读一本书。

读书能使人内心安静

有一句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在与一位智者深度对话。读书能使人内心得到沉淀和升华。大量电子产品的涌现,让人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书籍永远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她不但能让你内心平静,还让你学会思考,充实知识,丰富认知,陶冶情操。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不读书的人,思想狭隘,对事物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能力胜任知识性更强的工作,只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体力劳动。长此以往,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和能力,生活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地。

深入某一领域钻研

也许有的人从小家庭条件不好等等诸多因素,导致没有上更多的学,没有高学历。其实学历不等于知识,读书的多少和学历高低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可以任何时间地点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过分放纵自己,心中没有丘壑,给你一份体面的工作也不能胜任。即使在学校没有机会上更高的学,走到社会仍然在某一领域深钻,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我以前有个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就去超市收银了。后来一直学习,通过自考、成考等等,一路考取了注会证书,现在工作好,薪水高。假如当时她不去深钻这一领域,那么一辈子也就只能从事这种简单的工作。

总结

生命短暂,过分放纵自己,终究会一辈子碌碌无为。等你老去会后悔自己的不学无术。在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


风起青萍之末three


大家好,我是一名高校的教师,结合我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我来回答这一问题。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读书是世界上花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的事情,我没有见过比这更划算的事情。”

白岩松老师所说的读书成本曾经让无数个像我一样出身的农村学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走出了曾经那个偏远的山村,走进城市获得学历,拥有受人尊敬的高校教师的职业。而问题中所出现的“不读书不努力学习而放纵自己,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这个问题深深地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那是2010年,我上大三,学校组织一行去南方景德镇、黄山、婺源的考察活动,在火车上偶遇了来自四川地区的几个十几岁的孩子跟着父母出来打工的情景。在我对面的一位和我同龄的男子说:“看到他们想起了自己12岁辍学出来闯荡,10年间因为没有学历和技术,四处碰壁,至今后悔当年没有好好读书,父母说几句,赌气跑出来天南海北的打工赚钱,受尽了各种哭。”听到这一幕的故事,我想很多朋友和我一样,会透过现象来思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又该尽量地让更多的学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通过学习或者技术为国家多做贡献。学生年少时不读书不努力放纵自己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一、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下造成的西部偏远地区教育重视程度偏低

1、偏远地区经济条件落后,子女重多,受教育观念落后

习总书记提出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任务,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要知道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落后的经济条件必然会导致家庭生活条件下,有些落后地区的家庭子女众多,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会导致学生不读书不学习,长大后始终要从事最底层的基础工作。

2、家庭收入低且不稳定,外出打工谋生,留守儿童的教育跟不上

落后地区的家庭收入不稳定,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出行不方便,只能出去打工赚钱,留给年老的父母照看孩子,这些老人自己的生活起居往往需要别人照顾,对孩子的学习更是有心无力。长期以往,有些留守孩子的心理发生巨大变化,不愿意学习,没有对未来的良好认知,再加上父母打工赚钱的经历,让他们想到读书好不好无所谓,迟早也走父母的老路,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在家庭教育缺失下造成的学生学习习惯差、自制力缺失

1、家长文化素质偏低造成的学生学习习惯管教方式不恰当

在许多地方的家长依然存在小学没毕业的情况,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也不知道如何督促学生好好完成作业,对学生的功课是放养式的管教,爱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对学生学习上的鼓励与督导,更有甚者以“读书无用论”的消极思想教育学生。

2、离异或者不和睦家庭造成学生自制力缺失,好逸恶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的人们渐渐富起来了,家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离婚问题、家暴问题、小三问题层出不穷,这样的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学生的学习心理肯定会受到巨大的影响。据有关部门统计,家庭不和睦的学生往往比和睦家庭的学生学习上自制力更差、心理问题更多。

三、家校社合一是促进学生学习,防止学生误入歧途的保障

1、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提升家长的读书意识,努力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的价值是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幸福,慢慢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家教条件可以弥补学生的学习不足与自身知识的匮乏。

2、优化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和谐关系

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正加大学校建设,建设大班教学的问题,引进硕士、博士等高素质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我们学校也应该采取“家校合一”的方式促进家长与学校关系的融洽,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机会,促进低学历的普通人员获得一技之长再就业

国家及各地区正举办很多的电商平台的培训机会,低学历的人士也应该抓住机会努力去提高自己,通过学习一技之长来谋幸福,因此,也不应该对当年读书不用功太跟耿于怀,改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提问者有所帮助,我是东山君老师,喜欢的可以关注我哦。


东山君


书到用时方恨少。就现在的网络时代,你这不懂,那不懂的。那天学插图,有老师说这样做啊。我因怕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飞走了,居然试都不敢去试。

没有知识技能,苦行僧一个。

这段时间窝在家里,学了不少,如斗地主、打麻将,制作影集等。制作影集其实很简单,我怎现在才会。至于游戏,那是消耗时间磨人意志的东西。因你什么都不会,网络上,你甚至不敢去触碰它,你只能玩玩这,就这些东西。

我因前些日子跟女儿起了争执,说她读这么多书回来却不懂感恩,骂她“你读那么多书有何用,回来只会跟我抬杠”说多了,引起她强烈的反感。说我不懂教育子女。

我没读多少书,她一大学生,我俩在看法和见解上一定是有很大距离的。其实,我怎会不知道不努力读书的重要性。

我因没好好读书,长时间工作生活在工厂最低层。现在厂搬了,没一技之长,人也老了,什么也做不了了。

无知识,无能力,凡事畏惧如鼠,步履维艰。有学历,有文化,就多了胆量这法码,你的人生就有别样的不同,甚至像开了挂的人生,什么都能随逐人意。我说的差不很远吧?



新霞生活记事


有句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在进行深度的灵魂对话。

现在的生活,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抖音,新闻都可以从上面快速获取。但你会发现这种快速消费的内容,会让人缺乏思考,内心浮躁。当你去翻开一本书去细细看的时候,它不仅会让你慢慢放下浮躁,更会不断提升你的认知。让你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美好,也会让你看待问题更全面,思考更周全。


说起读书的代言人,不由得就会想起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她从小在家父的严格教育下,每天都要去抄写背诵大量诗文,让这些文化韵味都深入到她的骨子里。她在节目中的一字一句都能说到观众的内心里。那种优雅的气质总会让人不由得想起“腹有诗书气自华”“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的经典。

读书多的人,他不仅思考得更深远,整个人的谈吐都会比较文雅有素养,对待人生路上的种种问题也不会太过急躁的性子。


当你还没有功成名就的时候,没有机会接触太多的牛人进行学习。而多读书,填补了这一部分的空白,它让你不断在大脑里投资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而当你事业有成的时候,多读书,他会让你的人生路更锦上添花。


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先生,他14岁就下学了,却嗜书如命。当初看书不识字,就买回来字典一个字一个字查,不懂句子的意思,就查《辞海》。他说,目前取得如此的成就,读书给他带来了功不可没的价值。

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不管名人还是普通人,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人生不断充满动力前行,让自己能力有更多含金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对大脑的投资,学习是对未来的投资,日积月累下来,你会发现,它在逐渐改变你的思维模式,有回让你看待人生更自信。


80后杨同学


我个人始终认为对普通人来说,读书、求学始终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也是打破阶层最快的方法。


培养一个绅士需要三代,读书带来的改变也不一定就在一代人身上显现。

西方人说培养一个绅士需要三代,读书带来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虽然现在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也有很多“寒门难出贵子”的声音,但我始终认为读书是改变人命运的最好方式。


① 读大学是改变人命运的方式

虽然现在国家取消大学生分配制度很多年,但是现在很多中年人都是大学分配成为各个单位的中坚力量的。他们赶上了国家分配、分房,在教育水平落后的情况下考到了北京、上海,用实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孩子就能享受到更好教育资源,要比父辈少受很多苦。

② 并不是考到名校才能改变命运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孩子学习成绩不靠前,不能考上很好的学校,也许可能只能考个普通本科或者是专、科高职之类的学校,就觉得孩子念不念书也没有什么意思。但是读书最重要的是改变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书籍是提高人类思想高度的阶梯,只有读的书越多,你的思维方式才会不同,才会更能接受新事物。有些人常说孩子不好好学习就回家种地,在国外一个真正的农场主,不仅要了解气象学、农学、生态种植等各方面的知识。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知识的人才。

拉开人差距的有出身的差异,但是更可怕的是自己不努力。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人的经济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上也有人出现仇富等不好的情绪。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不能因为客观环境或者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自己出身的差异等情况放弃努力。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讲,我们已经是输在起跑线上,而在往后余生中只是自怨自哀的吐槽自己出身不好,命运不公进而放弃努力,只会让我们与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我们读书努力的原因不是为了追赶别人,而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好的人生。比现在的自己过得更好,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困扰,这就是我们的进步。


彤嘭嘭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我从读大学开始就没好好学习过,所以目前是泯然众人矣,要知道我中学时代可是学霸来的。反观那些一直未放弃读书学习的同学,事业上比我是体面多了。

这里读书的概念要放宽,不是你读几本甲骨文几本小说的意思,而是对这个社会时事,经济,法律,自然科学,人文等的洞察力观察力的提升,生活就是学习实践,比如昨天看到一个事业单位行测的考试题,关于行政诉讼的,民告官必须在60天内去申诉,否则过期不认了,等等这些也是知识,比如亚马逊雨林地球之肺去年被烧也许跟这个新肺炎有关联,这些时事也是要了解,比如微波炉里面不能放钢化碗,这些生活常识也要去了解,比如PS,比如英文,每天都要学习的,这些也许会是你的立身之本,总之我还有一本诗歌鉴赏,每天忙碌完当你静下心来品一首诗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太美好了,这一切的学习,形成了你的谈吐气质学识,你看你这么美好,大家都喜欢跟你交朋友,自然而然人脉来了,资源来了,也许这就是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这个底气,天下谁人不识君呢?

那些没读书的,当老板的,你觉得他们只是靠狠靠痞气?人家肯定是某一方面有天赋有悟性,肯定在哪些方面用了功的。只是没让你知道而已。

天下最大的谎话就是读书无用,可惜的是很多人被这句话误了一生尚不自知,为什么我会有这感慨,因为前几年我就是这样被误了光阴的,悔之晚矣,不过至少我现在明了了。

希望对看到这段话的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