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移出课本,一本近现代的《满江红》选入,为什么


岳飞《满江红》移出课本,一本近现代的《满江红》选入,为什么

图:岳飞影视形象

作为男同学来说,理科的逻辑性和实操让人着迷,但提到文科那枯燥的背诵就让许多男生望而生畏,这当中除了一些数理化的公式,就属文言文和古诗词最让人头疼。

虽然成年之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再来看来这些古诗词时似乎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难,但是在那个年纪,心智还未成熟,有些诗词的理解并不是那么透彻,少不了只能死记硬背来应付。

当然了,如果遇到一些英雄人物的课文,男生也会喜欢,毕竟那是属于男儿才会有的英雄气概。

岳飞《满江红》移出课本,一本近现代的《满江红》选入,为什么

每每读起那写慷慨既然的句子,就会让人汗毛竖起,仿佛此刻的自己身披铠甲正在奋死抗敌保家卫国,正所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真是让人越读越亢奋。

在课文中的这些爱国诗句中,岳飞的那首《满江红》可谓是其代表,不少人都可以朗朗上口,也很能够调动年轻人的爱国情绪。

虽然到现在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也是后世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神品。

所以《满江红》能入选中学课本也是情理之中的。

岳飞《满江红》移出课本,一本近现代的《满江红》选入,为什么

只是在近几年,有细心的网友却发现它已经被悄悄移除了课本。

新旧《满江红》

岳飞的《满江红》被移出课本之后,网友们多方猜测,有说文中的“胡虏”跟“匈奴”现如今都是自己人,还有说这首词的原作者也许并非是岳飞。

岳飞《满江红》移出课本,一本近现代的《满江红》选入,为什么

其实大家也犯不着胡乱猜测,不管这首词是否选入学生的课本中,岳飞将军都永远是民族英雄。

虽然岳飞《满江红》被移出了课文,但却有另外一首《满江红》补了进来,它的作者是女英雄秋瑾。

岳飞《满江红》移出课本,一本近现代的《满江红》选入,为什么

图:秋瑾画像

秋瑾的爱国心

秋瑾是大家闺秀,嫁人之后过着贵妇人的生活,日子本是无忧无虑。

但八国联军的入侵让她无法忍受,面对家国的破败不堪,她决心为国出力,为此她不顾丈夫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

词中的“四面歌残终破楚”正是形容她一个女人努力冲破家庭牢笼的情形,而“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却喊出了她为国出力,巾帼不让须眉的心声。

岳飞《满江红》移出课本,一本近现代的《满江红》选入,为什么

必须要承认,鉴湖女侠的这首《满江红》,在文采跟气势的渲染上要比岳飞的那首逊色一些,但其精神内核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所以单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一个取代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总结

其实像这种名作被移出课本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比如《陈涉世家》、《石壕吏》等作品也被相继移除。

但有移出就会有选入,比如《卖炭翁》等名作就代替旧的作品而被选入课本。

其实如此调整也无可厚非,只能说老祖宗们的经典作品实在是数不胜数,但课本里的展厅又有限,所以只能同类型的偶尔换换。不知大家又是怎么一个看法呢?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