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大概很多人都對這張照片不陌生。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圖中渾然忘我的看書男子便是網傳的“清流哥”。

有網友評論他是:這次疫情當中的定海針。

而這張照片拍攝的地點,正是臨時被徵用的武漢會展中心。

疫情中,他們被統一叫做——方艙醫院。

“清流哥”的故事並不稀奇,因為在方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是人間煙火。

只“存活”35天的方艙,是現實版的“魯濱遜漂流記”。

而昨天,隨著一幕定格的回身敬禮,這一出屬於中國的神話故事,終於在時代中轟然落幕。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3月10日15時,最後一名痊癒病人走出武昌方艙醫院,並回身朝送別的醫護人員回身敬禮)

中國武漢16家方艙醫院,至此宣佈全部休艙。

這大概是 2020 年春天裡最美的告別。

有人評論道,方艙醫院就是中國最大的奇蹟。

無論開艙還是關艙,帶來的都是希望。

有網友說,能去過方艙的,都是“幸運兒”。這個35天燈火不休的戰時醫院,一直流傳著無數謠言與傳說。

身在方艙,生活在繼續;

走出方艙,生活也不過一步之遙。

你不知道的方艙,配得上所有熱搜。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總有人在發著光一遍遍告訴你,事情再糟糕,你都不是孤身一人。”

在被緊急抽調來這個戰時醫院時,很多人做好的準備都是共克時艱,生死勿論。

那個時候,大家存的都是最悲觀的念頭。一座座被緊急徵用的商業中心體育館,大通鋪式的戰時管理,不是醫院,沒有設備,一床難求,沒人知道要面對的是怎樣的危急和艱難。

疫情撲面而來,最濃郁的地方,就在方艙。

用湖北腫瘤醫院內科醫生王俊的話來說,“那場面太驚人了。”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他和他的同事是第一批進艙的醫護人員。他所在“武昌方艙醫院”,是由武漢洪山體育館緊急改成。


800張床位一豎排開,你眼睛能掃到的地方,都是被感染的新冠狀病毒病人。

焦慮,緊急,混亂,與忙碌,是方艙最開始的模樣。


你沒有辦法讓800個被隔離的病人保持冷靜,艙門一關,疫情之下,撲面而來的全是絕望與末日感。

他說,800個人湊在一起,就連床位都混了,每天就是不分時辰,連軸工作。

“我們也是普通人,但是到了這就得擦乾眼淚。”

因為你不敢哭,在方艙,你就是800個病人的定海神針。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飯食問題,物資問題,情緒問題,家屬問題,這個人有原始心臟病,那個人生理期需要緊急衛生棉,包括上個廁所,開個空調,分分鐘都是一場混亂。

這些都是擺在方艙醫院醫護人員面前的事。


他們無人可傾訴,於是不斷開會,向上反映,積極爭取,他們不僅僅是800個人的醫生,還同時客串著保姆,送餐員,心理師,甚至家庭教師。吃喝拉撒,全能上陣。

所以才有了在網上引起巨大爭議的方艙廣場舞,方艙太極拳。


每一個起舞的背影背後,都是一幫白衣醫護,不眠不休,天使般的溫情。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他們活成一座橋樑,一頭是現實,一頭是方艙。

風浪中心的隔離醫院,才沒有活成一座孤島。

首先就是方艙醫院患者行為準則,方艙每日早晚諮詢報,甚至還有方艙病友群,方艙分區俱樂部.......他們互稱“艙友”,彼此問候,艙裡的醫護人員,就是所有人的“老師”。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還有方艙專屬飯菜。你一定不敢相信,在一座醫院,能散出噴香的煙火味。

烹煮炸燜,高手在民間,中國人很講究胃,吃的滿足了,天大的事,就都能放一放。


能讓800個人吃好,是一門學問。


方艙的醫生,顯然都深諳其中之道。

第一、不賺錢

第二、按照宴席的標準做盒飯

第三、懷著感恩的心做飯

這三條,是方艙飯食鐵紀律。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還有一個武漢方艙醫院的醫生火了,他在方艙裡給小孩子補數學,一下子登上微博熱搜。

一個10歲的小朋友說“我好無聊啊”,醫護人員火速趕來,分分鐘佈置了作業:

“數學的話,這兩張草稿紙都給你,我下午下班的時候過來收,語文和英語明天早上起來背。”

分分鐘逗翻一幫網友。


在方艙,真的千萬別小瞧任何一個穿白大褂的大神。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生活是怎樣的?生活就在方艙。

唱歌跳舞、泡腳嘮嗑,吵架閒聊,相親補課.......看臺上掛的衣服、飯菜裡冒的熱氣、病床間的家長裡短、圖書角里的翻書聲……


中國人真的了不起,只要給他一點點土壤,他都會拼命把生活填充開來。


煙火在每個病區瀰漫,生命的希望和秩序就在這裡重建

這是中國治下的真實疫區,上萬被感染病毒患者的隔離醫院。

人間若真的有神,一定都下凡在方艙。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隔離14天,我在方艙處對象”


剛去方艙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自願的。

那不是你的家,沒有人願意從好好生活的秩序裡被剝離出來,冠狀病毒降在你頭上時,你連個冤都沒處喊。

“人人恐慌,而且一股怨氣”,這是很多病人初入方艙的感受。

你不知道你可以信賴誰,不知道自己的結局,你無意中被噩運砸中,就要和這個時代共負傷痕。

這是人性,但是生而為人一些融化在骨子裡的閃光點,在這時候都能看到。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就像開頭裡提到的“清流哥”、


他姓付,今年39歲,是一名留美博士,在方艙呆的20多天裡,已然重操舊業當起了老師,出院時,還“代領”了一個15歲的小男孩。

他們是相鄰的病友,父母還沒到出院資格,於是清流哥說:我和你兒子一起出院,你放心,出院後,我照顧他。”


還安慰道:“我會每天會控制你兒子看手機的時間,讓他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這樣的事在方艙稀鬆平常,在這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叫“艙友”。

不問來歷,不分三六九等。


在方艙眾生平等。人間可以有多善,莫過於大家都是“生死之交”。


這個新聞也在網上火了,圖裡的小姑娘是武漢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的一位醫學考研生。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會住個院遇到自己未來的研究生導師。

“早日康復,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

“老師我一定努力!”

小姑娘激動的兩次鞠躬,這是在武漢的隔離醫院啊,而她要考的學校正是千里之外的湖南中醫藥大學。


八方醫護來漢支援,真的是今年我見過最美的“有緣來相會”。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還有人在方艙搞對象。母胎solo多少年,一個隔離就解決了,每天穿越不同分區偷偷見一面,就是世上最美的“異地戀”。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到底可以多遠?


遠到你我素不相識,只是擦肩之客,但是在面臨同樣的危難時,高低貴賤,真的都是一家人。

這是方艙裡一名高三學生患者的桌子,為了配合高三學習,有人給補課,有人幫寫課程表,晚餐期間每人一份蘋果和牛奶,鄰床患者悄悄把將自己那份也留給她。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這是方艙收到的捐贈眼罩。為了方便起夜,艙裡需要24小時照明,有人睡不著,第二天艙裡一個大姐就拜託家人送了很多眼罩過來。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方艙的每個區還自發選了區長。


有個區長,是個退休老幹部,自己拿個了本子,就開始記錄每個人的症狀,確診時間,各種問題,出艙以後,還找了一個候選人來接管他的工作。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就像有人說的:


“剛進方艙,你會看到有人在垃圾站收拾,有人在活動區幫忙,你會奇怪,這些工作人員怎麼沒穿防護服呢。一問才知道,她可能就是你隔壁159號床的病友。”

混亂和秩序同時在這裡發生著,人性的愛和光明卻從沒有一刻滅。

這就是方艙。


在方艙走一回,沒人不會相愛。

15家方艙醫院宣佈“倒閉”:方艙再見,再也不見

有人曾說,這世上生命力最強的是什麼?

不是春天懸崖峭壁裡的雜草;

不是北極冰天雪地裡的生靈;

也不是極深海底存活多年的古生物。

是人。

是自私的貪婪的冷漠的吵鬧的斤斤計較的人類,自私的貪婪的冷漠的吵鬧的斤斤計較的活著,就這樣把日子一天天普及擴散,把有關生活本質和生命最初的愛與美,一代代繁衍流傳。

巴金在《寒夜》裡寫道:

人類的希望像是一顆永恆的星,烏雲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願望。


我不管你曾經多麼厭世,但經過這次疫情之後,中國人骨血裡共同向上的求生欲,民族感,手足情,都再一次被驗證和喚醒。

我們遠比自己想的更善良,更友愛。而我們也必將憑藉此同生共長,在一次次危難中眾志成城。


這是方艙的魂,也是中國人的根。

這個城市裡的每一個人都是英雄,就像方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共擔時代的一份子。

就像一個記者說的那樣:我在方艙埋伏一天,找不到可以報道的“負面新聞點”,方艙沒有黑夜,中國也不會有。

這場仗就要打完了,方艙在陸續做最後消毒和收尾工作,體育館的心願貼和隔壁病床都會拆掉,醫護人員也會退下來,脫下隔離服換白大褂,重新回到自己的城市,原來的崗位後,一切好像雁過不留痕。

但總有些信仰正在暗潮湧動,一些同樣澎湃和溫熱的東西,真實的灌溉在我們共同的血管裡。

方艙再見。

中國加油。

希望再也不見。

雖然我們知道再遇危難時,全國各地還會出現無數個方艙醫院,像汶川時,像武漢時,像無數次大恩不言謝的日日夜夜。

“你確實要相信大家在一起的這個力量,包括這個正能量的東西,它真真正正能救贖所有的人。

——武漢方艙

2020年2月5日—3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