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西根本不爱三毛?究竟是三毛的欺骗,还是马中欣的诬陷

“三毛欺世盗名、人格分裂、荷西根本不爱她”。——马中欣

三毛从台湾到美国,再到撒哈拉沙漠,用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她眼中的世界。这一切从未被怀疑,直到一名叫马中欣的人的出现。

马中欣花五年时间,重访三毛之路,说三毛欺世盗名、人格分裂、荷西根本不爱她。


马中欣其人

和三毛相似,马中欣是职业旅行家、探险家、旅行作家

不同的是他还是一名摄影家,现任杂志特约摄影记者。不过职业中20年一直不温不火,倒像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数次的徒步旅行更是爱好。而让他一夜之间名声鹊起的,就是源自于《三毛真相》,他说,三毛是一个性格叛逆、说话做事随心所欲之人,终其一生,她都是在“表演”,在做“秀”。

荷西根本不爱三毛?究竟是三毛的欺骗,还是马中欣的诬陷


荷西不爱三毛?

最大的疑点就是荷西并不那么爱三毛。

马中欣采访了三毛的邻居,在邻居的口中,荷西明明可以在岛上工作,却去了别的岛。有时还宁愿住旅馆而不是家里。

可这能说明什么呢?现在的异地恋情侣大多也是分居两地却也深爱着彼此。通勤的便利、生计的压力、都能成为两人暂时分开的原因,又如何能够证明荷西并不爱三毛呢?

更何况荷西和三毛的爱情观本就自由而浪漫,三毛早在《温柔的夜》中就表述说“我们是终生相伴却又截然自由的,两个人不过是希望结伴而行,对彼此都没有过分的要求和占领。”而在三毛的游记中也提到,荷西去了另一个岛上,每周才可以回家一次,于是,三毛就决定将车与行李托运过去,陪着心爱的荷西。

荷西根本不爱三毛?究竟是三毛的欺骗,还是马中欣的诬陷

三毛和荷西

身为局外人,我们又能如何真正看透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呢?


三毛,着装怪异,老,丑?

为论证三毛的外形怪异丑陋,马中欣采访了三毛不认识却认识三毛的当地华人

三毛的着装怪异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判断,至少说没有差错。况且,如果没有扰乱社会秩序,个人如何穿着是个人的自由。

三毛老吗?每个人都会老去,不知这一点真相有什么作用

三毛丑吗?且不说人的审美都是非常主观的 评论一个人的价值从五官来评价本身就是一件肤浅的事情,文学创作需要看脸吗?从来没有人认为三毛是一个美人,广大读者被三毛吸引也是因为她独特的气质和文字魅力。

荷西根本不爱三毛?究竟是三毛的欺骗,还是马中欣的诬陷


谁在撒谎?

“三毛若是陈平(三毛真名)虚构出来的,那荷西更是虚构的,但这并不妨碍陈平以三毛为名写出的小说,关键是读者是否在乎虚构,荷西不代表这个人不存在,我们在台湾从未看到,在三毛的书中丈夫荷西走过什么地方。按理三毛这个标榜自己浪迹天涯、处处都待不长久的女人,居然带着他的小丈夫隐藏在偏远的北非沙漠与小岛长达一年之久,是有些怪异的。”

这是马中欣在还未开始启程去探索《三毛真相》前所写的话。可以看出他提到了三毛对读者的影响力巨大,相比真相,他更在乎推翻三毛后,她庞大的粉丝为马中欣带来的关注红利

而在《三毛真相》一书中,马中欣对于宗教的信奉倒是再一次令人怀疑其书的逻辑。

对于荷西的牺牲,他认为是荷西杀生太多,才葬身海底。甚至在描绘三毛的住所中,说其房子风水不好。最后甚至在书中写道,“现在,让我们来为三毛祈祷吧!”。

荷西根本不爱三毛?究竟是三毛的欺骗,还是马中欣的诬陷

如果真相不是从客观的正反两面来看,那么真相就只能沦为偏见。

在三毛的书中,荷西的家人并不喜欢三毛,尤其是荷西母亲和三毛之间产生过大大小小的争执。马中欣找到了荷西的大哥、姐姐甚至是关系最恶劣的母亲,却没有找与三毛关系最好的小妹。

删掉对她有利的信息,留下全是对三毛的恶评,那到底是真相,还是他想让世人看到的真相


三毛的欺骗?马中欣的诬陷

通过前面的分析,大致判断出谁在撒谎,那个人就是马中欣

诚然,三毛的作品存在美化和修饰,就连三毛自己也说:“三毛是三毛,我是我”,书中至情至性的三毛我们向往,喜欢着,但文学作品确实是文学作品,萃取于生活,那些不值一提的矛盾都被遗落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见证了三毛和荷西的风花雪月,却忘了他们也有正常夫妻的烦恼。

于此,游记中的三毛与现实有一定的出入我是理解的。

荷西根本不爱三毛?究竟是三毛的欺骗,还是马中欣的诬陷

但《三毛真相》又是一种“三毛全部在捏造”的腔调,它在网上也可阅读,但是我看了几篇实在难以继续。无论这本书是否披露了真实的三毛,马中欣——一个籍籍无名的旅行作家,沉淀了20年也不被关注的人,却花了五年的时间就为了论证一个已故的知名女作家在说谎?

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于情,他的措辞很恶毒,称她编造故事,虚构美好爱情,人格分裂,精神异常,满口谎言。这是对已故作家的一种不尊重。于理,他更像是一种不承认他人成就的诋毁。尤其是在三毛去世二十年之际,马中欣又出版了一本《三毛之谜》,为《三毛真相》正名。这样的写作目的何其不堪?


真相的真相

梵高他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但是我们却一直把他的作品视如珍宝。并没有人因为他生患精神病而否认他的艺术成就。

但马中欣在描述他眼中的《三毛真相》中,无论是言辞还是论调都充满了个人偏见,显得毫无同情心。三毛女士从小患有抑郁症和自闭症,马中欣这本书的内容中也有提到三毛幻听幻觉、情绪波动大、焦虑,但如果这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话,一切就情有可原。

荷西根本不爱三毛?究竟是三毛的欺骗,还是马中欣的诬陷

众所周知,精神障碍的人往往难以接受现实的残酷,会将真相理想化,将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却并不提到生活的难处。但这并不是三毛女士本身想去隐瞒甚至欺骗大众的想法。这是因为她和一般人接触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于是她就寄情于文字,希望能够在她的文字中找到一片属于她的精神世界。

身为一名有着抑郁和自闭的作家,这种做法难道有错吗?为何马中欣要将这种行为写得如此的卑鄙无耻?

为何马中欣对三毛的成就避而不谈,直击她现实生活中的落魄,又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怜悯的眼光去审视她的成就?

答案显而易见。

于三毛,1991年三毛在医院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佳人已逝,即使书中有不可靠非本人的想法,三毛也无力反驳。马中欣无论写得如何的脱离现实,也没有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所说的有失公允。

对马中欣而言,三毛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物,开辟了流浪文学,是一个文学造诣极高的奇女子。对如此的一个著名人物进行批判,注定会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马中欣劳碌20余年,依然不温不火,便可以借此机会名利双收。

荷西根本不爱三毛?究竟是三毛的欺骗,还是马中欣的诬陷

《三毛真相》中,他彻底颠覆了三毛的为爱坚守的形象,震惊了大批粉丝。他火了,一夜之间名声大噪,从此摆脱了无名旅行家的生活,频繁参加关于三毛的采访和活动,赚的盆满钵满。

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说道,“同一切好名声一样,你有出色表现就会招来敌人”,盛名之下的三毛,被马中欣之徒利用,大抵如此。只希望马中欣这样泼脏水的人少一点,再少一点,不能因为功利心,丢失了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