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所認為自媒體不應做的三件事

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全國各個行業都有著一定的衝擊,畢竟這個春節假期比往年的都要漫長,但同時也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對新型疫病的恐懼以及對自身財務狀況的恐懼,或者可以這麼說,

一方面人們擔心的是疫病的直接後果,也就是身體健康狀況受到負面影響甚至是造成死亡;另一方面人們擔心的是疫病對社會產生較為長期的負面影響,比如交通運輸受阻導致各項生活物資的採購難度增加,進而物價會上升,並且各個工作單位的復工時間也因此推遲,那工資發放該怎麼辦?花唄、車貸房貸、信用卡又該怎麼辦?相關的各種還款可沒有因為疫情而通情達理。還有最壞的打算——要是公司直接被這場疫情拖垮了,那可真就悲劇了……

而自媒體行業算是在這場災難中相對比較“幸運”的了,首先“居家辦公”對於這一行的影響並不大,畢竟做自媒體並不需要太過於高端的設備,也不太需要整個部門甚至整個單位三天兩頭就開碰頭會;其次就是這一行也並不需要去辦公室做太多的線下操作,甚至連打印文書和敲章的事項也沒有太多,全程線上辦公問題不大;最後就是,春節假期因新冠疫情延長,很多人都被迫呆在家中,對於他們來說就有更多時間和空間來閱讀自媒體產出的內容,甚至還有自媒體把這段時間視為了令自己的粉絲、流量“野蠻生長”的階段。

可能很多人已經看過類似“疫情期間,自媒體人應該怎麼做”之類的內容了,但在我個人看來,這陣子“不該做什麼”反而對自媒體人來說顯得更加重要。



一、疫情期間不應強行去追相關熱點

不可否認的是,和“新冠疫情”相關的話題確實是這一段時間最大的熱點,幾乎所有的網絡媒體平臺上都是如此。


疫情期間,我所認為自媒體不應做的三件事

“新冠疫情”確實已經成為了當下的熱點話題


推薦數它香嗎?閱讀數它香嗎?轉發數、點贊數,它們香不香?香,當然香!流量本身就是考核自媒體人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就像以前考試時候的分數一樣,而且這還跟自媒體人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畢竟流量還代表著收入嘛。所以“追熱點”這種行為本身是合乎情理的,沒有什麼太大的毛病。但是,如果單純為了把流量提上去而去追和疫情有關的熱點,那麼就算不是傳謠和造謠其實也會產生負面影響,主要的原因有以下的三點。

第一,如果為了追熱點而不合理地引用了超出自己專業知識外的信息,那麼很有可能導致讀者對信息理解產生偏差進而造成誤導。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在治癒新冠患者的過程中,一氧化二氫的參與率達到了100%。單就這這句話來說其實並不算謠言,因為一氧化二氫確實參與了所有患者的治療,甚至還可以說所有康復出院的患者都攝入過“一氧化二氫”,就算內容到此為止,不在這基礎上做任何的修飾與加工,但誤導很大幾率會在看過這篇內容的讀者中蔓延開來——他們可能會以為這個“一氧化二氫”有著肺炎特效藥的效果,然後開始拼命尋找並進行囤積,可是“一氧化二氫”就是“水”而已……


疫情期間,我所認為自媒體不應做的三件事

“一氧化二氫”就是水


我們都知道人體缺了水將會無法生存,所以在參與治療期間病人也要攝入水分。有人可能會說“一氧化二氫就是水”這屬於人人都知道的常識,但如果把“一氧化二氫”換成別的非常用藥物呢?術業有專攻,並非所有人都有面面俱到的知識面,再加上之前提到過,當下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慌情緒,此時發佈的消息很可能被讀者做過度的解讀,所以才會有之前越傳越離譜的各種“假特效藥”,有的東西確實有調理身體或者增加體抗力的作用,但傳著傳著就成了“特效藥”。

所以我認為,如果相關的信息並非作者所熟悉的領域,自己都對其模稜兩可的話,儘量不要進行二次編輯與轉發,因為在編輯的過程中可能會增加歧義和誤差,就像上面舉得那個略顯“極端”的“一氧化二氫”的例子,雖然稱不上是直接造謠,但卻也能夠造成不良影響。

第二,自媒體強行追“疫情”熱點還會導致真正權威、專業媒體的曝光機會被壓縮。

我們都知道,每人每天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那麼閱讀自媒體內容的時候相應也就擠佔了他們閱讀專業、權威媒體的機會),電腦和手機的屏幕面積也是有限的,媒體平臺的展示欄位還是有限的,而且在當下關於疫情的更多一手消息都是來自於權威、專業的大媒體,自媒體工作者本身難以進入到抗疫前線進行採訪和考察,同時專業知識和能力上也肯定不如“國家隊”裡的專家和醫生,那麼由此可知,很多時候自媒體就算追疫情的熱點也只是“搬運”這些大媒體的內容,屬於“二手信息”(雖然平時很多時候也是做此類工作,但疫情持續期間屬於非常時期),有些對互聯網不是特別瞭解的用戶還有可能理不清“自媒體”和“平臺”之間的關係,所以可能自媒體發佈的消息他們會誤以為是平臺方面發佈的,如果消息內容是無效甚至錯誤的,那麼平臺方面可能還要幫他們背黑鍋。比如張三用他的頭條號發佈了一條虛假信息,比如“已經發現某種藥物是治療新型肺炎的特效藥”,然後李四當成這是“今日頭條”平臺官方發佈的消息,還進行了轉載,結果這條消息最終被證實為謠言,對互聯網不是很瞭解的李四最後很容易就會把造謠的對象當成了頭條,而非“張三”。

疫情關乎著大家的健康乃至生命,是一場艱難卻又十分重要的阻擊戰,所以如果自媒體的內容僅僅是對官方權威媒體的信息進行轉述而已,那麼不妨打消以此來追熱點的做法,特殊時期做到為“一手消息”“權威消息”讓路。


疫情期間,我所認為自媒體不應做的三件事

在非常時期,專業、權威的媒體應該得到更多的注意力


第三,強行追疫情熱點可能會導致自媒體本身的內容質量下降,而且也要考慮到原來進行關注的讀者是否想看到此類內容。自媒體創作者有著自己不同的創作領域,讀者們進行關注則屬於對作者內容的一種認可,這種認可代表著什麼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肯定是“期待看到作者在該領域更多優質的創作”,要看關於疫情的消息和報道,他們大可以去看別的媒體,如果發現自己關注的自媒體輸出了“跨度很大”的追熱點內容,讀者們會作何感想呢?

而對於自媒體內容創作者來說,如果為了追熱點而強行把選題往疫情相關內容上靠,然後產出了一篇生硬、空泛,不僅無法給人提供實質性的知識,而且閱讀體驗很差,甚至還有知識錯誤的內容,那麼不僅無法讓新讀者進行關注,甚至老讀者也會感到失望,並且有時不僅僅只是對內容上的失望,因為人的健康、生命在三觀正常的人嚴重是不允許被拿來隨便做文章的,“人血饅頭”這四個字我們已經看到不止一次,聯想到這一層的讀者將會從道德品質上直接將作者否定,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在疫情持續期間,除非是自己對即將表達的觀點有十足的把握,並且這一觀點並沒有被大媒體廣泛傳播,對大眾來說屬於新鮮的知識內容而非“二手信息”,否則應儘量剋制想要追熱點的衝動。



二、疫情期間不應產出只有“情緒”的內容

有的內容核心要素是“知識”,當你讀完之後可以瞭解到一個全新的知識點,比如“剁椒魚頭的做法”“大理自駕遊攻略”等等;有的內容核心要素是“美感”,這樣的內容可以給讀者美的享受,比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把我們帶入到了蘭亭周圍優美的山水風光之中,這樣的感覺是可以讓人享有持續較長時間的舒適狀態的;有的內容核心要素是“發人深省”,在讀過之後讀者們往往會陷入思考狀態之中,從中領悟到一些哲學道理,著名作家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慈善數學講座》就屬於這方面的內容,我們在看完這個有關“免費大學”中間各種貓膩的故事之後會對很多的社會現象進行反思,比如“賭徒只不過是一群被莊家玩弄的可憐蟲”之類的。但是,有的內容卻不屬於以上三類中的任何一種,它們僅僅是讓讀者在看過之後產生“情緒”而非思考(這種“情緒”持續時間雖然不長,但卻會消耗讀者的精力和注意力),而其中一些作者撰寫此類內容的目的也是對讀者的情緒進行引導,比如一些抖機靈的笑話段子就僅僅是想逗讀者們發笑,一些所謂“帶節奏”的內容則是想讓讀者對某物或者某人產生敵對情緒,讓他們去恨,去憤怒,或者還有一個去年開始流行的新詞——讓大家焦慮(或者說,販賣焦慮)。雖說以情緒引導為主要目的的內容本身也算是平時自媒體運營的常規手法,但現在是疫情持續的非常時期,這種類型內容的弊端會被加倍放大,導致的後果也會是相當嚴重的。

第一,只有“情緒”而沒有“知識”“美感”和“啟發性”的內容,可能會讓讀者落入“蠶繭效應”之中。因為在當前的互聯網信息時代,讀者們所接觸到的信息大多是基於用戶習慣等數據來進行算法推送的,當用戶被謀篇內容引導了情緒之後,很有可能會在搜索引擎中多次查找相關的關鍵字,而機器根據該名用戶頻繁進行搜索的關鍵字又把相關的內容繼續推送給他,於是這名用戶在一段時間內視野就會被壓縮,雖然我們都知道互聯網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平臺,但情緒卻“指揮”著用戶把自己封在了信息蠶繭裡。信息蠶繭在平時就已經有所危害,在疫情持續的這段時間風險更大,大家此時都非常容易被負面情緒所影響,畢竟對疫病的恐懼籠罩在大多數人的頭上,未來生活和工作的不確定性更是讓人不堪重負,如果自媒體產出的內容再去把讀者們的情緒往消極方向進行刺激,那顯然就是在把人往火坑裡推。


疫情期間,我所認為自媒體不應做的三件事

無論什麼時候,“信息蠶繭”會讓用戶變得閉塞


其次,當下人們更加需要保持的是清醒與理智。無論是前些年因福島核輻射洩漏而去哄搶食鹽的行為,還是新冠疫情之後大量購買未經科學證實的“傳說中的”所謂“新冠肺炎特效藥”,這都是人們不再理智的表現。弗洛伊德學派認為,人的大多數“失誤”行為都是源自內心的“衝動”,而社會學中又認為,群體性恐慌的原因在於絕大多數人都對未來做出了一致的判斷,於是導致了他們行為上的高度統一,產生的某種巨大流量超過了原本社會系統本身的負載能力,最後就形成了社會的災難,典型的例子就是一部分人過度購買了某種物資導致了這種物資的數量短缺,另一部分人就買不到了。


疫情期間,我所認為自媒體不應做的三件事


而人保持清醒與理智的一個好辦法就是閱讀真正能帶給他們知識,或者能夠令他們靜下心來深入思考某個問題的內容,也許自媒體們並不是直接站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但如果可以通過輸出的內容讓讀者們不再恐慌,不再只有“情緒”而沒有“思考”,那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三、不應該輕率地藉機對某個行業進行預測

在新冠疫情持續期間,大家都會對自己的工作、事業產生各種各樣的猜測,有的朋友已經在心中模擬了很多條“時間軸”,比如“如果二月底順利復工的話工作計劃大概是怎麼樣”“如果三月上旬/中旬/下旬才能復工的話工作計劃又會是怎麼樣”,甚至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公司沒能挺過新冠疫情帶來的漫長停工期,那麼後續將會怎麼辦。這是每一個正常成年人都應該具備的計劃能力,我個人認為在這個時候,所有人對工作、事業的預測比起他人來說都會有更高的準確率,因為自己的資歷、能力以及所在工作單位的狀況自己是最清楚的,從事的行業從上游到下游其實很多人也都摸清了門道,所以為什麼不去相信自己的預測呢?


疫情期間,我所認為自媒體不應做的三件事

一種比較直觀的時間軸規劃方式


要知道,之前有很多喜歡去預測“風口”的自媒體已經被多次打臉了,無論是“O2O”“共享經濟”“直播平臺”還是“電競場館”甚至是向網吧老闆們兜售“手遊吧”概念的,這些想法都被現實擊得粉碎——O2O要面對的東西太多,用戶習慣改不過來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去教育市場;共享經濟和直播平臺至今無法找到有效的盈利手段,最後站到最後的也就只剩下了為數不多的,背後有無數資本撐腰的幾家“巨頭”;而“電競場館”和“手遊吧”更是沒有考慮到網吧用戶的平均消費能力以及他們的核心需求是什麼,很多網吧在改建之後收入甚至反而有所下降。行業分析是一件非常複雜且困難的工作,有太多的因素需要考慮,技術、供應、產能、市場、用戶習慣是否會發生改變、是否會有相關政策進行扶持等等,僅憑一家自媒體的力量很難做到對行業前景進行準確的預測。


疫情期間,我所認為自媒體不應做的三件事

當年被稱為“新四大發明”的共享單車,如今已風光不再


並且,行業預測類的內容也很容易引起讀者的恐慌情緒,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收入、生活,本身在疫情籠罩之下就很少會有人對自己的工作持樂觀的態度,很多單位在這段時間也採用了工資延遲發放的策略來儘可能地降低損失,但這一舉措很容易就會讓員工產生不好的聯想,他們會猜測“公司是不是快要不行了”“公司是不是想直接把延遲發放的工資給欠過去”等等,而自媒體如果武斷地對某個行業進行分析,那麼很有可能會在讓對應行業的從業者陷入不必要的恐慌或是盲目樂觀的情緒當中,無論是哪一種情緒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對於未來的工作計劃,

每一個人此時最好的做法都是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現在應該做些什麼,當全國都恢復正常工作時候又該去做些什麼,利用這段時間去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做好,這樣才能避免以後積累的工作量太大導致自己手忙腳亂,透支精力。

當然了,自媒體也完全可以把比較詳細的行業相關數據羅列出來供大家參考,與此同時在內容中把自己主觀的評論與推測標註出來(比如用“以下是評論部分”這樣的文字進行說明等),嚴格做到“數據材料和主觀內容的區分”,這樣也方便讀者閱讀時候的取捨。



以上就是我所認為疫情期間自媒體不輸出的3類內容,歸根到底其實最主要的是——自媒體此時應該比平常更加註意對自己進行剋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