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調減禁養區1.4萬個,眾多養豬人受益

全國調減禁養區1.4萬個,眾多養豬人受益

全國調減禁養區1.4萬個,眾多養豬人受益

3月10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2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一段時間以來,豬肉供應緊張,價格上漲,近期生豬生產又遭遇非洲豬瘟、新冠疫情的雙重阻力,生態環境部在恢復生豬生產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劉志全司長表示,加快生豬生產和產能恢復是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我部在上週發佈的指導意見裡也再次對生豬規模化養殖提出了環評服務的要求。生豬養殖、豬肉供應事關百姓餐桌,促進生豬恢復生產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切實體現,生態環境部對此高度重視,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會同農業農村部督促各地規範禁養區劃定和管理,堅決反對打著環保等旗號,超出法律法規規定限制養豬業發展。目前,該項工作已經完成,全國共調減禁養區1.4萬個。
  二是去年11月會同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當前生豬規模養殖環評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在超過96%的項目已經實行環評登記表管理,在線備案無需審批的基礎上,對年出欄量5000頭以上的規模化生豬養殖項目,開展環評“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環評審批部門在收到建設單位提交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和簽署的告知承諾書等要件後,環評審批部門可直接做出審批決定,從而極大提高審批效率,加快推進項目開工。據初步統計,文件發佈3個月以來,各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加強指導和服務,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實行告知承諾的已批和在批生豬養殖項目473個,涉及生豬產能約4100萬頭。這項改革也為本次出臺環評審批正面清單起到很好的試點作用。


  三是對新建規模化生豬養殖項目實行環評清單式管理,主動提前介入,做好審批服務。我們將近期重點推進的新建生豬養殖項目納入我部“三本臺賬”環評審批服務清單,對納入清單的上千個項目分解落實到282個地級市環評審批部門,同時加強對地方的指導、統籌調度和督促。目前來看,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受到了廣大生豬養殖企業的歡迎,效果也很明顯,江西昕浩農業生豬養殖項目、甘肅酒泉新希望生豬養殖項目,在提交承諾書和環境影響報告書後分別在1個工作日和2個工作日內就獲得了環評批覆,大大縮減了辦理時間,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加強與農業農村部溝通協調,共同做好生豬產能恢復和相關生態環保工作:
  一是督促各地嚴格按照調整後的禁養區劃定方案,依法規範管理。
  二是進一步組織各級環評審批部門,統籌調度,全力推進生豬養殖項目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細化實施要求,針對清單內項目主動服務,指導優化選址和文件編制,開闢綠色通道,加快審批。
  三是做好事中事後監管,確保汙染防治到位,包括糞汙資源化利用等措施。同時,針對各地環評審批進展建立調度、通報等督促機制,助力生豬產能恢復,為生豬保供穩價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