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孟姜女,並沒有真的哭倒過長城

導語

從小我們就聽說過的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這些大都是後人為了表現對美好愛情的期盼而杜撰出來的故事,通常表現在戲曲的演出中。而真實的故事,要從歷史的角度去探尋。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

話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命令大將蒙恬在北方修建萬里長城,以抗拒匈奴。修建長城自然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於是秦始皇就在全國範圍內徵調民夫前去修築長城。


歷史上的孟姜女,並沒有真的哭倒過長城


而孟姜女的丈夫範喜良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抓去做壯丁的。據說當時兩位新人剛結婚不久,連蜜月都還沒度過,範喜良就被帶走了。到了長城的範喜良,沒日沒夜的就是搬城磚,做苦力,工程一眼望不到頭。想念妻子的時候,範喜良只能遙望南方,撫摸著冰冷的城磚默默流淚。

就這樣沒過多久,範喜良就在北境之地飢寒交迫的勞作中死去了。

當時修長城的時候,天天都有人死去。監管勞工的士兵對待屍體的方式,就是直接埋在長城下,讓其成為城牆的一體,繼續為大秦國效力。

歷史上的孟姜女,並沒有真的哭倒過長城

孟姜女在得知丈夫的死訊後,悲痛不已,為了尋夫不遠萬里來到長城腳下。面對無盡的長城,她嚎啕大哭,她的行為彷彿感動了上天,天空劃過一道閃電劈在長城上,長城瞬間倒了八百里,孟姜女由此也找到了丈夫的屍骸。

歷史上的孟姜女,並沒有真的哭倒過長城

後來人們在山海關建起了一座孟姜女廟,藉此來紀念孟姜女和範喜良的愛情。

歷史上的“哭城”

最早關於“哭城”的故事,是在《左傳》中記載的。

春秋時期,齊莊公在位時,齊國的一個士兵杞梁曾在一次戰役中喪生了。杞梁出征前還沒有子嗣,無依無靠的妻子來到城牆下扶屍而哭,七天七夜後,城牆因她的哭聲而倒塌。

歷史上的孟姜女,並沒有真的哭倒過長城

歷史上關於這一段的記載,並沒有證據表明杞梁姓範,也沒有出現“孟姜女”這個名字。後來在敦煌發現的唐朝曲詞裡面,才有了關於孟姜女夜送寒衣到長城的記載。

到了宋朝以後,一些文籍中的記載才讓杞梁有了姓,不過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姓萬,有的說是姓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由此可以看出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應該是根據杞梁的事蹟演變過來的。

結語

長城自然是不會因為哭聲就被震倒的,這只不過是後人誇張的表述罷了。人們這樣做的目的,只是將為了修築長城致使大量民夫遇難、眾多家庭家破人亡的罪名算在秦始皇頭上,藉以發洩心中的怨恨。

歷史上的孟姜女,並沒有真的哭倒過長城

秦朝雖然統一了天下,但是也因為苛政致使民怨四起,天下各地由此爆發了大起義。秦始皇想要修築長城並憑此永享萬世的夢想也因此而破滅。這個故事也表明老百姓的希望,歷代君王應當上承天意,下順民心,才可使國家安定,人人才能安居樂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