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失敗建築,47層高的大廈居然沒電梯

一、流水別墅

1934年,德裔富商考夫曼在賓夕法尼亞州買下一片地產(匹茲堡市東南郊的熊跑溪),邀請了當時的知名建築師弗蘭克·L·賴特來為他設計一座週末別墅,賴特考察過選址的環境之後,熊跑溪涓涓的溪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結合自己的建築理念苦思冥想,直到次年的九月靈感不期而至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賴特創造性的將別墅與溪流結合在一起,由於施工的難度太高,直到1937年,現代建築史上的名作“流水別墅”終於誕生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流水別墅建成後不久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作為賴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完美體現了賴特“有機建築”的觀念,更是被美國《時代》雜誌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住宅

萬萬沒想到 !!!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這座名留建築史的別,因為坐落在熊跑溪上水汽彌散,別墅的房間裡常年潮溼無法居住,而且每到汛期的時候,溪水流量變大,水甚至會流到房間裡,傢俱都得搬出去

二、 範斯沃斯住宅

“Less is more”,你和任何一個設計師聊關於設計,絕對都能聽到這句,現代主義最重要的設計理念

密斯任包豪斯校長時提出這一理念,並且在自己的設計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說哪個建築最能,體現“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那一定是密斯的Farnsworth玻璃屋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Farnsworth玻璃屋同樣是現代設計史的重要課程,大面積的玻璃幕牆配以白色鋼構架,通透開敞的立面整座建築,除了廁所沒有任何牆壁,整個空間一覽無遺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輕盈飄逸的Farnsworth別墅位於河畔,透過四圍的透明玻璃牆,空間構成與周圍的風景環境相互呼應,主人能在住宅裡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彷彿與外面美景融為一體

萬萬沒想到!!!

在密斯看來這種透明的方式使得,住宅的空間與空氣得以自由流動,但在居住者的角度來看,這座極簡的玻璃屋只會暴露隱私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建築完工後常常會有好奇的人,慕名而來看這神奇的玻璃屋,站在外面朝著屋內拍照。薄薄的玻璃又造成建築溫度冬冷夏熱,夏日夜間則有大群蚊蟲追隨燈光而來,建築建到一半的時候Farnsworth醫生,就曾讓密斯停工,建築完工之後面對高昂的建造費用,Farnsworth醫生甚至和密斯對簿公堂

另外由於建築地基不夠高,1966年的暴雨直接將,河邊位置的Farnsworth玻璃屋洗禮了一次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三、會蹦迪的橋

它算是現代橋樑失敗案例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吊橋是當時世界排名第三的懸索橋,緊隨喬治華盛頓大橋和金門大橋之後。建造成本為 800 萬美元(約 5700 萬人民幣)。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吊橋於 1940 年 7 月 1 日通車,但每當起風時,橋樑在共振頻率的驅動下會產生不可控的振盪和扭轉,僅僅過了四個月,這座 200 米長的橋從中部斷開,倒塌了。

也因此聲名大噪!???(怎麼有種因禍得福的感覺?)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其實在施工過程中就發生過擺動,時不時的振動使修橋工人感到暈眩。這是

因為當時在以經濟為大前提下為了降低造價,將橋面寬度從 7.6 米 減到了 2.4 米,選擇了廉價的大梁有關。

橋竣工通車後,搖擺得更加厲害,在某些有風的日子裡,橋身上下振動的幅度竟達 1.5 米,像是在跳舞一般,也因此註定了吊橋的命運!

四、「忘記」裝電梯的摩天大樓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大樓高 200 米,有 47 層,號稱歐洲最高的住宅樓。然而悲劇的是,這個建築上面 27 層是「沒有電梯可用的」,想要上去只能一步一步爬樓梯。

就是真實版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劇情!

最初這個工程由加利西亞銀行出資建造,主要目的是想通過這個建築向全世界展示,他們已經成功走出了經濟危機的影響(開發商的腦回路太清奇了)。

原本也只打算造一棟 20 層的豪華公寓,但是,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原開發商破產,這個項目也被擱置了下來。後來由西班牙一家專門處理不良資產的銀行接手,建造經費也大大縮水。

於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因為建設方的貪大求全,將原本的 20 層公寓樓增建到了 47 層,所容納的住戶從 120 戶左右變成了 296 戶,但電梯設計和預留空間都還是 20 層時的設計。

世界四大失敗建築,其中一個居然四面都是透明玻璃

而 47 層高的大樓中,電梯所需要的空間、電機設備等所佔用的空間遠比 20 層大樓要大。但設計方卻奇怪地忽略了這個問題,當大樓完成到 94% 了才意識到,大樓內沒有足夠空間安裝電梯。

在我國,20 層高的樓,高度低於 100 米,算是高層建築,47 層的樓超過 100 米,算是超高層建築。高層建築和超高層建築之間,結構、設備等等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增加這麼多層如果不重新設計、重新審批就是違規建築。開發商難道不怕樓塌了嗎?

據說,這棟大樓 10 年之間只賣出了 94 間房,投資方決定餘下的房間將以較低的價格出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