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之前寫過兩篇介紹基金基本信息和簡單的買賣基金的方法。

這兩天在學習古典老師的生涯模式——自我探索課,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一不小心被助教娜娜老師發現了我投資理財的不同見解和知識,讓我本週日晚做一場關於基金的分享課。我查了之前寫的兩篇關於基金的內容,發現還是有很多需要補充的地方。這篇文章就進一步進行補充,基本的東西就不介紹了,不懂的可以翻看上面寫的關於基金的基本知識。

基金定投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適合大眾的基金投資標的。

個人感覺適合大眾的基金投資標的分為三類:貨幣基金、純國債基金、指數基金。

個人資產的生活費用可以用來存放到貨幣基金裡面。利息和一年定期存款差不多,但是可以隨用隨取,特別方便,還利息高。

貨幣基金大家都很熟悉,可能只是有些人一直在用,但卻不知道。支付寶裡面的餘額寶和餘利寶,騰訊裡面的餘額+,零錢通等本質上都是貨幣基金,只是換了一個名稱表達出來了。

純國債基金和指數基金可以搭配使用,用來抵禦風險。一般股市和債市具有一定的蹺蹺板關係,股票牛市時債市收益就不太好,如果是熊市,債市的收益就出奇的好。

債基和指數基金的投資比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承擔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來界定。一般都是以年齡來進行分配。比如你今年30歲,那麼就把資金的30%存入債基,70%的資金投入指數基金,更具年齡以此類推。

二、基金投資策略

上面說的債基和寬指數基金共同搭配為傻白甜策略。這裡並不是貶義的意思。這種策略不需要操心,不需要分析。只需要進行動態平衡就可以了,但長期下來收益絕對跑贏大部分人的投資收益。

動態平衡的意思是每隔半年或者1年對債基和寬指數基金進行重新分配,使其達到原來的比例。因為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收益的幅度是不一樣的,根據浮動再把資金比例平衡到原來的狀態。建議最好1年以上,很多基金公司的費用1年以內和1年往上差異還是很大的。或者你可以用閒餘資金進行平倉,這樣就會少很多手續費,提高收益率。

翻倍策略,這個策略是指寬投資指數基金,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50,我會再加一個深紅利。一般的配比有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50,這三個投資標的把市場上各個板塊的股票基本上都涵蓋了。對它們同時進行定投,利用PE進行估值,哪個高估了就賣出,買入其他的兩個。

這個市場一般5-7年會有一次循環,每次循環都可以把你的資金翻番。市場高估的時候就賣出,然後接著分批定投,等待下一次的循環或者高估。

牛人策略,這個策略是指研究行業指數,你深入瞭解一個行業,對這個行業進行分析,知道行業的高低估區間,低估買入,高估賣出。這個有點和股票類似了,難度程度相對較大,一般不建議。

基金的投資策略我推薦傻白甜和翻倍策略。適合大部分人,只需要很少的時間,很少的跟蹤就可以做到。

三、為什麼要定投基金

定投基金有三個很重要的好處,就是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積少成多,簡單易學容易操作。

1,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

習慣這兩個字,說著容易,做起來很難。很多人剛開始時都很投入,可一星期之後,能堅持的少之又少。我從2017年12月份開始記賬,到現在已經2年多了,每個月3號之前回顧上個月我的開支,我的收入,我的資產,我的負債。這個堅持對我來說影響很大,我養成了隨手記錄花的錢,我都是用支付寶的記賬本來記得,平常能用支付寶我都用支付寶,方便記賬,回顧。

對比2018年和2019年的賬單,我知道我的收入增加了多少,我的錢都花的哪裡去了,接下來預算是什麼等等。我真的是變成了葛朗臺,計算著每筆的花銷。每個月我看到投資項目的資產在增加我就很開心,我走在了財務自由的道路上,雖然還有很遠的路,但是照著這條路,遲早會到的。

2,積少成多。

拿鐵因子的例子我就不再說了。我們生活中很多的資金就是在不經意間流走了,如果把這部分資金截留下來,對於生活其實是沒有多大影響的。我的建議是剛開始每個月截留10%-20%,投入到自己的資產中,這樣對你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一年下來,你其實能存不少錢。

原則上大部分人都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只要把時間拉長,略微學習下,有個正確的觀念。我回家和我爸談論的時候,聊他的生活。從我爸結婚到現在也有30年左右的時間了,這些年他也掙了好幾十萬,把錢花在必須的生活,剩下的錢都是存在了銀行裡,等待著貶值的吞噬。我給他說如果從他結婚開始每年把一部分錢存到債基和指數基金,這30年過去至少也有一兩百萬,對於農村來說完全可以財務自由了。奈何他不理解,也不相信,只相5信銀行。看來我的責任重大,有義務對他們辛辛苦苦存下來一輩子的錢進行保值增值。

剛開始你可以每個月存入你工資的10%,甚至5%也是沒有問題的。重要的是開始,只要你能堅持一到兩年時間,你自己就會改變。有原來的10%增加的20%,慢慢的你的意識越來越強,而你的資產也會越來越多。

3,簡單易學容易操作

你只需要選出來純國債基金和寬指基金就可以了,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隨便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就那麼多,每天最多花你半個小時時間,一兩個月之後,你絕對能把基礎知識掌握了。剩下的只需要按照既定的原則策略進行跟蹤和更正就可以了。

這樣難嗎,一點都不難。難在你懶惰,難在你不願去詳細,還怨天尤人,難在你不願開始,難在你不願一枝獨秀,而是同流合汙。每個人的生活只能自己負責,不要忘了,你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你看到了父母的不足,父母的生活,那些是你想要的嗎?如果是你想要的那你向他們學習,如果不是,那麼你需要開啟新的學習旅程。而不是既不想過父母的生活,還按照他們的路子走。

對於你的下一代,難道你不想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物質基礎,給他們一個更高的起跳平臺嗎?農村家的孩子和城市家的孩子起點能一樣嗎?你有什麼理由不去學習,有什麼理由不去行動。如果真的是很難,你沒有那麼高的學問,那可以理解。基金定投這麼簡單易學的東西,如果你還是無動於衷,那我只能說你非有緣人。

基金定投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就像我這兩天學的古典老師的生涯課一樣,你工作的目標是什麼,你人生的目標是什麼,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由下往上問自己幾個問題來推導自己的生命意義。你工作是為了什麼?你工作的目的完成後你的人生會有哪些變化?如果你的人生目標都達到了,那麼你會做些什麼事情?

梳理完這個,再反推回來,為了達成你的人生目標你需要做哪些工作,而為了達成你工作的目標,你現在需要做什麼?

這個模式和基金定投是一樣的,為什麼要基金定投,基金投可以掙錢。為什麼要掙錢,為了實現財務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那麼翻過來,為了實現財務自由,你又願意付出些什麼?你願意開源節流嗎?你願意學習嗎?如果你既想著要財務自由,又什麼也不做,等著天上掉餡餅,那你就等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