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卖炭翁》中,半匹红绡一丈绫,够一车炭钱吗?

读书班


诗人创作的《卖炭翁》这首叙事诗,告诉广大读者: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很可怜,辛辛苦苦一车木炭就只能换回一丈绫,外搭了半尺红绡。

卖买是公平的,不存在欺市强买。如果过多扭曲理解,可能离《卖炭翁》远离而去。

理解《卖炭翁》这首诗,从卖炭翁的侧面解释最好不过。心忧天寒,又害怕木炭太贱卖不上钱。到了买卖市场,果然如此。





白云3498


值,也不值。

先说值。半匹红绡一丈绫,从数量上来讲,不算太少;从材质上讲,都属于丝织品,也不便宜。单就劳动量来讲,和砍柴炒出的千余斤木炭价格也大体相当。

另外,不是不值,而是因为它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绡和绫是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多做头巾,冒纱之类的饰品,不可以做御寒衣物的,所以对下层百姓来讲没什么用处,所以只是在老汉看来不值,而不是物价不对等。

唐时官府控制铜币流通,多以货物交易,其中很多丝织品,比如绢、绸、锦、帛等可以充当货币使用,而绡和绫是不可以的。所以这里把这个东西带给卖炭翁,有些强买强卖之意。

说它不值。因为在使官看来这些东西不值什么钱。

因为唐王朝多以实物抵捐税,府库充盈,这些东西也就显得不值钱了。

就像企业不景气,拿物品抵工资一样发给员工,员工当然也就不会当市价出售一样。感觉它很廉价。多以他们认为夏季用的这破玩意儿换冬天里的急需物资,当然是捡了便宜。

综上所述,这个值与不值,应该从各自需要出发来看,而不能仅仅从劳动价值量计算了。





星穿海底


按当时的物价已足夠夕炭钱了,一丈绫当时在贵族中可换两斗栗,相当于现在的十六斤左右,也可换三十斤左右的牛肉。因为那朝代粮食短缺,牛肉不能抵歺,所以牛肉很便宜。但问题就在于卖炭人不需要绸绫,此物不保暖,而且穿在身上也与身份不付而得罪了官方。拿绫绸到街上卖吧,又破官方记录己富有的人,是要被征税的,或家里有男丁是要被充军的。所以说炭和绫是等值的,按现在来算也差不多,一斤木炭两块五左右,一丈优质绸缎价钱也不匪,而那朝代换算成现在。一片才相当于现在的约六两,按现在炭钱也就值一千块左右,而现在的上等绫一丈也要千元以上,因此价值是相等的,但客观概念是不相等了。


冒险探宇宙边沿


读读原诗吧,看“半匹红绡一丈绫”的前一句是什么?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卖炭翁进城,本来就是为卖炭而来。如果宫使所付的红绡与绫,够得上一车炭的价值,又冷又累的卖炭翁,应该很高兴才对吧?不用费时间零售,可以早一点回家了。

那为什么还会感叹“宫使驱将惜不得”?

当然是因为绡绫的价格,远不足抵偿炭价,卖炭翁又无力反抗,才会有“惜不得”的无奈。


栖鸿看红楼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出自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说,宦官把半匹的红绡一丈的绫挂在牛车的牛头上,来换卖炭翁的一车取暖用的木炭.具体到值不值。看对谁来说,“黄衣使者白衫儿”可能觉得没少给,可对老翁来说却没有卵用。对于卖炭老人来说,他最需要的是粮食和布,这布当然是棉布,而宫使给红纱和绫虽然也可以做衣服,但是与卖炭老人的身份和冬天季节极不相称。所以,红纱和绫只能作为货币再次交换。卖炭老人急需要的是钱,而宫使是不会给他钱的,而给丝织品。这些东西在宫中有的是。对于老人的这车炭肯定卖亏了,但再亏也没办法,因为人家“手拿文书口称敕”是奉旨采购,谁也不能抗旨,再可惜也没办法,这就是“宫使驱车惜不得”。最后一句“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对于宫使来说,没有白要人家的炭,还是给了东西的,在牛头上系着,谁都能看到。对于卖炭翁来说,纵使有万般无奈也不不可表露,只能“系向牛头充炭直”让老天看看,让天底下的人们都看看,我这一车炭就值这么一点钱。其中的万般之意,不得不令人深思。言已尽而意无穷,这才是诗的境界。




易梵八字


这个问题不管是谁去搜罗大量的历史资料,取用当时某些物价衡量、对比和猜测都不如最直接了当的一个反问猛切下去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来得痛快!

那就是如果这半匹红绡一丈绫在当时与卖炭老翁这一车炭的价格差不多相等或高于一车炭价,那么白居易他写卖炭翁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赞扬那个皇宫里出来买炭的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吗?!

所以……


华夏文明的带刀护卫


《卖炭翁》为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一篇,白居易原序写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

《卖炭翁》这篇写得是:《卖炭翁》,苦官市也。

何为官市,我们在同时期韩愈写得《顺宗实录》里找到了答案,里面的卷二名为《宫市》。

文章不长,我们抄录如下:

旧事:宫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上初登位,禁之。至大赦,又明禁。

宫市之祸

大体的意思就是:宫中有东西要在外面采办的时候,一开始还比较讲道理,只是“稍不如本估”,还有正式文书。后来,宦官当政,“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直接索要,大体最多用 百钱 买人家 值 千钱 的东西。

这还不算完,更可恶的是,我买了你的东西,你得给我送宫里去。

你以为这时让你参观皇宫呢?

非也,还有盘剥等着你,没过一道门户,都要交钱!


文中还举了一个例子,有农夫一车的柴,只给了数尺绢。又让送进去,这农夫也是明白人,就说我把这绢还还给你们,柴我实是不敢送。宦官不依,农夫哭泣到说:我上有老下有小,就指这车柴火换钱。今天你们几个小钱就拿走了,现在我一分钱都不要了,只想回家。你们还想要怎样?这分明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啊!


宫市之祸,乃至于此。

虽然这件事后来被捅到了皇帝那里,罢黜了这个宦官。但是宫市还是取消不了。


上(唐顺宗)初登位,禁之。至大赦,又明禁。

各位看官,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没有!


唐顺宗李诵,他这个皇帝只当了180多天而已!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熬了整整26年太子的李诵即位,继位后他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加上彭城人刘禹锡、河东人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他们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并积极推行革新,史称“永贞革新”。


改革动摇了宦官的权力,他们决定另立新君。

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人一手操办立李纯为太子。

七月,就迫不及待以顺宗的名义下诏,由皇太子主持军国政事。

八月,顺宗被迫退位。史称“永贞内禅”。

此后,大唐虽然仍经历了“元和中兴”、“大中之治”。但宦官渐渐从家奴变成了参与皇室内部纠纷,甚至因掌握禁军成了实际的当家人。


小结

回到《卖炭翁》,相比来说,他没有被要求送炭入宫,实已是大幸。

至于半匹红绡一丈绫,肯定是不够一车炭的钱的。


有好事者可以考证下,一匹红绡,需要耗费多少的人工,一车炭需要耗费多少,大体可知。


殘陽暮里酹江月


半匹红绡一丈绫,肯定是远远不够一车炭的价格的,此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全诗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个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虎豹出沒,荒无人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的“伐薪”一窑一窑的“烧炭”,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每斤都渗透着老人的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可是,“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绡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人民劳动的残酷和腐败的社会本质。



一叶孤帆行万舟


白居易《卖碳翁》中半批红绡一丈绫值钱吗?

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公元817年,政府下令禁止铜钱出境,与蕃商交易只能以物易物。为防止铜钱转道出海,还下令国内禁止将铜钱输往岭南。公元785年,下令禁止客商将钱带出关中地区。由于中央的禁止,导致各地政府也纷纷禁止铜钱出境。

公元732年唐政府再次下令:市面交易不得专用铜钱,应杂用绢、布、缣、绮、罗、杂货。公元743年规定,交易1贯以上,必须钱绢杂用。公元811年,由于钱绢兑换比率变化,又规定10贯以上的交易必须钱绢杂用。

事实上,按照唐玄宗开元16年规定的比价,1匹绢可兑铜钱550文。但至德宗、顺宗时,市面上1匹绢曾上涨至3000至4000文,直至9000文以上。若按法定比价计算,“半匹红绡一丈绫”似乎价值不菲,但细究唐代实物货币制度的详细规定,“半匹红绡一丈绫”其实一文不值,平时只是当礼品或彩头赠送。

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一曲红绡不知数”便是说红绡只是王孙公子搏笑卖艺的赠品而已平时只是当礼品或彩头赠送。


雨落一方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卖炭翁》是《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文章主要刻画了,一个以烧木炭为生的老人穷苦的生活。通过对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并给予有力的鞭挞与抨击,同时,也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具有高度的社会现实意义。

问题中的半匹红绡一丈绫,是文章的结尾处的一句。太监差役们强行拉走,老翁的一车碳,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挂在了牛头上,就充一车炭的价钱了。

那么,这半匹红绡一丈绫的价值,够老翁的一车碳钱吗?

答案肯定是不够的。为什么如此肯定呢?我们下面来进行仔细的分析。

首先,这篇《卖炭翁》,是《新乐府》的第三十二首。标题是“苦宫市也”。

何为宫市呢?所谓的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的、最残酷的方式。

由太监直接负责办理,经常派几百人遍布各热闹街坊,叫作“白望”。其实也就是白吃白拿。这些人不携带任何文书和凭证,看到所需的东西,口称“宫市”。随意支付很少的价值,不仅要免费送货上门,还要向他们勒索“门户钱”和“跑腿费”。当时这一弊政,对商人和农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白居易的这篇文章,就是对“宫市”最真实的写照。因此,太监差役们给老翁丢下的那半匹红绡一丈绫,是远远不值老翁的一车碳钱。甚至还不够“门户钱”与“跑腿费”。

其次,从文中也可以看出,老翁在南山中烧炭,辛苦挣来的钱主要是做什么呢?身上衣裳口中食,只是为了最基本的吃穿。可下了一尺厚的大雪,老翁是可怜身上衣正单,也就是辛苦的挣来的钱,仍然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存。

寒天雪地,碳理当是刚需商品,是可以卖个好价钱的。但遇上了太监差役们,只给了半匹红纱与一丈绫。虽然说在唐代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但价值与货币差远了,就相当于人民币与日元。

一车碳,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老翁万般的不情愿,可又无可奈何。如果半匹红绡一丈绫值一车碳钱,老翁又怎么会不情愿呢?

最后,文章《卖炭翁》的主题,是揭露当时朝廷弊政“宫市”的腐败本质,以及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对底层老百姓的关怀与同情。半匹红绡一丈绫,如果等同了老翁的一车碳钱的话,那无疑是背离了主题。

尽管老翁身上穿着单衣,但仍然希望天气再冷一些,这样就能将碳卖个好价钱。只是他不幸的遇上了,比天气还冷的太监与差役们。

真正冷的不是天气,是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而生活在这样一个,比天气还冷的黑暗社会里,压迫与剥夺在卖炭翁,这样一个底层人身上是显而易见。所以,注定不可能有优待与照顾,连等价交换也是一种奢侈。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注:唐朝的“宫市”弊政,直到顺宗皇帝即位,才禁止了“宫市”的做法。但人们向往的生活还远远没有到来。)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里等你,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