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會賺錢的APP”黑幕,套路真多

如今,以“躺賺”“走賺”“玩賺”等噱頭吸引用戶下載使用的App廣泛存在。這些App的應用類型包括購物、新聞閱讀、影音播放、教育培訓、輸入法、健康運動等,有些App的下載量甚至超過百萬次。

什麼某某養豬場,某某小說,某某消消消,某某大富翁等等,都是說只要下載這個遊戲玩,一天的飯錢、煙錢、零花錢就有了。事實真是如此嗎?

揭開“會賺錢的APP”黑幕,套路真多


“賺錢App”的套路


邀請好友助力可獲得100元現金,你肯定也收到過朋友的推送吧。幫好友助力,就會獲得一個隨機紅包,一般金額比較大,因為至少到100元才可以提現,所以紅包的金額一般都會在90元左右,然後需要分享鏈接邀請好友助力。同樣的,開始邀請的好友助力金額會比較大,越往後,每分享一次,助力的金額也就1分錢,90至100之間的差額10元,你至少要分享上千個好友,才能得到。

還有XX小說,規則是隻要你能集齊10個手機碎片就能獲得一部新手機,但是用過的人都知道,前9個碎片很容易就能集齊,到了第10個碎片,就很難獲得了。

前面很容易,後面進度比蝸牛爬還要慢。在心理學上,這種“差點就成功”的感覺是非常有用的反饋,讓你清楚知道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已經十分接近目標了,結果是可期待的,具有迷惑性的假象會讓你無法自拔,從而陷入重度瘋狂。

這些App裡還非常有心機地設置了賺錢排行榜,你能看到其他玩家的赫赫戰績,難免眼紅腦熱,從眾和投機作祟下,大部分人會火速跟上。

每日簽到、做任務、分享好友……直白來說,這些讓你賺錢APP的模式就是以量取勝,不斷消耗你的時間和人脈。

揭開“會賺錢的APP”黑幕,套路真多


玩的不是APP,玩的是你自己


這些app從註冊使用到現金提現,整個過程圈套重重,一旦進入這些app,用戶就相當於進入了“連環套”。簡單說就是: 註冊送獎勵——中間加大獲取金幣難度——拉人頭獲取金錢。可以說,通過“拉人頭”推廣才是這些平臺的目的。

這個套路不就是“傳銷”嗎? 通過拉人頭推廣組織, 可能唯一的不同就是, 這些平臺“入會”不需要交費。

到這,肯定會有人出來反駁說:可我真的在這些APP上賺到了錢。不否認,的確是有人歷經艱難困苦在這些APP上提現掙到一筆小錢,但與平臺用戶量擴大後的廣告收入相比, 這點蠅頭小利並不算什麼。

人頭有多值錢,要知道淘寶、京東、百度等平臺,每年都要砸下百億量級燒錢搶人頭。

在流量為王的當下,拿汽車之家來說,4S店的流量費平均要花上1000元,才能換來用戶購買一輛車,而你為了區區幾毛錢,就心甘情願賣掉了自己的手機號加實名認證,這些平臺都要笑醒了。

可以說,從你踏入這個遊戲的那刻起,就註定要輸得底褲全無。


揭開“會賺錢的APP”黑幕,套路真多


保持清醒,別再幫著騙子了


看新聞、刷視頻、走路、聊天,這些可以讓人“賺錢”的方法,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如“家常便飯”一般的事情。換句話說,就算不給你錢,這些事情你也要做。幹這些事情都能賺錢,豈不是等於天上掉餡餅?

首先,這類APP用戶自身實際承擔潛在的高風險,個人信息洩露、獲得的回報與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不成正比。而且此類APP大多都設置較高的提現門檻,難以兌現宣傳時的承諾。

其次,用戶的行為極可能遊走在違法的邊緣,例如一些賺錢類App的行為模式涉嫌傳銷、詐騙等違法情況。

事實上,賺錢APP大都涉嫌虛假違法宣傳,以所謂的賺錢獎勵誘人下載,以及向周圍親戚朋友分享,吸引大量手機用戶加入,刺激流量擴張,再通過流量變現獲利。同時,巨大的流量還可以用來吸引融資、提高企業估值。

對於“賺錢”APP,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應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避免輕易提交個人信息、支付信息等內容。這些所謂賺錢實際上打著虛假廣告的app氾濫成災,我們不應該把自己寶貴的時間浪費其中,而應該把時間投入對我們真正有益的事情上。

揭開“會賺錢的APP”黑幕,套路真多

某種角度上說,互聯網時代不是賺錢更容易了,而是更難了。因為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成本的下降、市場銷售渠道的垂直化以及用戶握有的選擇權利的增大,都需要人們投入更多的智力、精力、耐力去中流擊水,奮勇爭先。所謂很容易的賺錢機會,大多是看上去容易,深入其中才會辛苦自知。

別以為互聯網鋪天蓋地的時候,就可以不勞而獲了。跟過去一樣,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食。到什麼時代,靠苦幹、實幹興家旺業都是一個不變的真理。貪小便宜、異想天開、好吃懶做,在什麼時代都不可能好好地存活下去。

當你再看到一些所謂動動手指就能賺錢的APP的時候,就別再幫著騙子騙自己了。你甚至有義務,去轉告一下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讓更多人遠離陷阱和騙局,也讓那些故意挖坑設套的人沒有落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