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三焦是什么?从古至今各中医流派都提出了哪些观点?

董希伟


看了全部回答,只有林海厦先生说三焦是蜜布于人体大油网,这是才是真正理解三焦的。

凡分上,中,下焦的,都是在抄书,而具片面地理解三焦的作用。

《黄帝内经》: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

用现代医学术语解释:"三焦"是遍布于全身的组织间隙和细胞间隙,是细胞外液循行的通道,通过细胞外液的循行代谢,供给机体细胞以进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氧气,各种营养物质和酶,水,盐类,以及各种激素,并把细胞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引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三焦遍布全身内外左右上下肌腠之间,为水谷精气,津液和五脏六腑之气出入的通道,"总司人体气化"。也可以说是体内新陈代谢物质交换的地方。有五脏六腑总指挥之称!

这才是我们中医说三焦的作用!并不是什么上焦,中焦,下焦的分别作用是什么!

此文并不是问三焦的划分,问上中下焦的功能与各自作用,而是问三焦是什么?


百病五敷康创始者


中医里的三焦并非一类概念,而是有三种,有脏腑三焦、部位三焦和辨证三焦之分,其概念也各有不同。

实际上,历代医家对部位三焦的形态和实质的认识不一。

1、脏腑三焦

是说三焦为六腑之一。但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内脏组织,而是包含了人体胸、腹腔内有关脏腑组织部分功能的一个大腑。由于其与五脏无表里配合关系,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故有“孤腑”之称;

2、部位三焦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三焦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焦部位从胃之上口至舌下,包括心肺两个脏嚣,中焦是从胃之上口至胃的下口,包括脾胃两个脏器,下焦是指从胃的下口至二阴,包括肝、肾、膀胱、大小肠等。

另一种认为三焦为划分内脏的区域部位,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如《医学入门·脏腑》所说:“观三焦妙用,而后知脏腑异而同,同而异,分之则为十二,合之则为三焦。约而言之,三焦亦一焦也。焦者,元也,一元之气而已矣。”三焦的经脉为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三焦的主要功能为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

上、中、下三焦的功能是:

上焦如雾,主纳;主要功能是司呼吸,主血脉,将饮食物的精气输布于全身,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

中焦如沤,主化:主要功能是腐热水各,并将饮食物质化为营血;

下焦如渎,主出:主要功能是泌别清浊,并将糟粕以及代谢的水液排泄于外。

3、辨证三焦

是用三焦的名称作为辨证纲领,即热性病过程中三个病理阶段的证候类型,不属于藏象的范畴。

三焦有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称“决渎之官”(见《素问.灵门秘典论》)。三焦的决渎功能是联合许多脏器而发挥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肾、脾,肺等关系更为密切,如这些脏的功能障碍,可使三焦不通利、气化失常而产生肿胀和小便不利等症。

三焦辨证认为上焦病(主要是肺病)不治即传中焦胃与脾,肺病逆传则见心包病变,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病始于上焦,终结于下焦。因而可以用三焦来归纳,代表温病发展过程中的证候类型,借以说明疾病的演变经过和传变规律。

上焦主要包括肺与心包的病变;中焦主要包括脾胃的病变;下焦主要包括肝肾的病变。

三焦代表温病过程中三个不同的病理阶段。温病初起病在上焦肺经,是温病的初期阶段;病在中焦脾胃,是温病的中期阶段,病人下焦肝肾,是温病的束期阶段。

《内经》首先提出三焦的概念,将其作为六腑之一,并论述了三焦的大体部位和功能。《难经·三十一难》指出:“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提出三焦“主持诸气,有名无形”之说,引起了历代医家对三焦形质的争鸣,但对三焦功能的认识则基本一致。


纯钧LHGR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关于“焦”字的含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有认为“焦”当作“膲”者,膲为体内脏器,是有形之物;有认为“焦”字从火,为无形之气,能腐熟水谷之变化;有认为“焦”字当作“樵”字,樵,槌也,节也,谓人体上、中、下三节段或三个区域。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无为一生2


先了解人体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中医学认为五脏属阴,属里;六腑属阳、属表;五脏和六腑是表里关系。对于三焦中医是这样认为的:上焦属心、肺;中焦属脾、胃;下焦属肝、肾。经常会听到三焦不通,水代谢运化不良等,就是指人体脾肾阳虚水液无法运化,上浮于面部、肝脏、下肢等形成水肿。三焦经是人体重要通道,三焦经不通会出现上热下寒、虚火阳亢等;而下身会出现腰膝冷、便溏、腹泻、手足冰凉等。

古时候中医对人体经络进行归类,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其中十二经脉里就包含了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这些经络走向很复杂,为了便于记忆,简称肺经、心包经、心经等,其中三焦也包括了心包经。

六腑和五脏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废物的功能。如果有其中一个脏腑出现病理了,其他脏腑也会受影响。三焦并非独立脏腑而是互相联系的。

以上个人观点,如有补充讨论或留言,一起关注生活、关注养生知识!





健康是真理


中医是身体哲学,也是最高的人体科学系统,绝对不是几副中药而已,人只要掌握哲学就不会生病,大多数人都去研究西医,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丢了,这是我们的宝库,国家早点用中医,武汉不会死那么多人,黑中医的要负责,中医治疗已经有人恢复了,那些黑中医的,你们是在杀人,国家应该大力弘扬中医,研究中医的精髓而非表面,培养中医人员,还有《黄帝内经》是中医宝库。《黄帝内经》引《上经.尚时》曰:“ 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据古代文献记载,古代修行者都活到一两百岁,据我所知的古代名人都有七八十岁,黄帝内经里也是说上古之人,寿命都超过百岁,哪里来的平均30岁,读的书越多明白的越多。上古,上天留给中国人太多东西,中国人不珍惜,准备先把黄帝内经啃下来,中医必须加入学校课程,如把从小学英语变成从小学中医,中国现在的医学水平全世界都要来学,来仰慕


汉唐之音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经》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

问·灵兰秘典》

《中藏经》、《医学入门》、虞天民、张景岳、王海藏等医书医家都有论述。

个人认为三焦就是中国文化的三分学说,如一根树,分梢、中、根;一间房子的内部,分上、中、下三部分。二层楼的房子,也可以分上中下三部分,而中间的楼板也可分上中下三部。小到一滴水、一点尘都可以分。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至知格物。而直立的人,三焦分法最科学的来自中国武术的三节理论根节中节梢节。其中上身轻灵,下肢灵活沉稳,中节活如车轮是很生动的描述,和中医论述异曲同工。


小太极猴刘永明


这是中医最没有讲清楚的问题。三焦者江河湖海之统称也。气海在肺,食海在胃,液海在膀胱,三海为中焦,云门,气户之上到十手指为上焦,冲门,气冲之下到十脚指为下焦。中焦三海经心火日照升腾为云,遇天之青气(呼吸)而为雨,滋润万物,至脚底之涌泉升至膀胱大肠排出体外。真该好好研究研究了。


qianyuming12345


真正的三焦,应该是人的腹腔分为上中下三个可容纳五脏六腑的空间。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和膀胱。三焦就是容纳和保护五脏六腑的空间。


又见一针血


对于三焦的认知是鉴定甄别真假中医的分水岭,是十二维以上空间的产物。人体内无处不三焦!它相当于每一个细胞的中心重力点,它相当于五脏六腑合力的动态重力中心点,分秒在位移。它也相当于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卫星追随太阳在宇宙空间差、时间差位移的中心点。三焦是决渎之官,引导阴阳,开通闭塞,是管理水的龙王。


中华古郎中


下焦不通阻中焦,中焦不通阻上焦,上焦不通成海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