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枪李书文,有多能打?一生秒杀多人,日本人叫他钢拳无二打

神枪李书文,有多能打?一生秒杀多人,日本人叫他钢拳无二打

清末宣统皇帝御前侍卫霍庆云在晚年曾和友人不止一次像外人提到,只有神枪李师爷才是真正的盖世强者,单单他拿的那柄重达八十斤的大枪就让众多当时的习武之人望而生畏了。

要说他仅仅能拿起就能让我们称赞是不可能的,最令人佩服的是他拿着那柄重枪就像摇风车似的抡起来转,并且毫不费力,可能能与之媲美的也就是那能提鼎的西楚霸王了吧。

这个人,就是神枪钢拳李书文

神枪李书文,有多能打?一生秒杀多人,日本人叫他钢拳无二打

1、 其貌不扬的真拳王

1862年春,李书文呱呱落地,对于李家来说欣喜与焦虑同时袭来,因为李书文实在是太瘦小了。这在时局动荡要靠"拳头"来说话的社会来说,想要生存是极为不利的。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父亲给取名为诗文,也是希望他能够用文化来谋生。

可事情的发展大大超出了家人的期待,越长越大的李书文不仅身体健康,并且力气尤为得大,是当时乡里出了名的孩子王。

但是小小年纪的他从来不会恃强凌弱,反而是有一股浑然天成的侠气,这让他的父母有些震惊,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原来这么能打。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便开始为李书文寻求一位能够引导着他习武的师傅。

辗转几番寻找为他找到了一位名师,当时的八极拳四世传人张景星,跟随他学习了三年之后,又拜在师伯黄士海的门下六年,最终习得炉火纯青的枪法被时人称为"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

1895年,袁世凯为积蓄实力在天津搜索能人志士为其练兵。没过多久,袁世凯就发来一封请柬想要请李书文的师傅张景星,可张景星以年事已高不便再出世为由拒绝了,并推荐他的徒弟也就是李书文,带着那封请柬去上任。

当李书文到达袁世凯的军营时,大家都不相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八极拳张景星的传人,都以为这个身材矮小、形如枯槁的男子是张景星的仆人。

当李书文说明情况时大家都笑了,袁世凯的另一位教官伊藤太郎更是直接当众对李书文进行了一番侮辱,说时迟那时快,李书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将伊藤太郎打倒在地,恼羞成怒的伊藤太郎拿起日本长刀便朝李书文砍去,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不过几回合便被直接"秒杀"。

袁世凯当即便奉李书文为座上宾,让其好好教导他兵营里的将领。从此李书文的威名便这样流传了出来,再也不敢对李书文的其貌不扬的外表有任何轻视。

神枪李书文,有多能打?一生秒杀多人,日本人叫他钢拳无二打

2、 战无不胜的真霸王

清朝末年俄国的一位名叫马洛托夫的拳王慕名中国的武打文化特意来到了天津设立擂台,借此挑衅中国的习武之人。这马洛托夫的行为让当时的中华儿女倍感震怒,遂有许多在全国各地的武术名手赶往天津与其对打。

可没想到这位来自俄国的拳王的确有几把刷子,大部人都惨败,只有少数的武打能手能勉强与之过过招,但也不能战而胜之。

于是,当时有人便写信给李书文请求他代表中国的习武之人去讨回公道。李书文踏上擂台时,两手放于身后,瘦小的身形让自视甚高的马洛托夫朝李书文狠狠的啐了一口痰。

这样蔑视的姿态彻底激怒了李书文,只见他怒目圆睁、气势如虹,钢拳一下又一下地雷霆出击。在一开始便大意的情况下马洛托夫很快就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神枪李书文,有多能打?一生秒杀多人,日本人叫他钢拳无二打

最后一个勾拳结束,马洛托夫被打的肋骨鞠断,趴在擂台上再不见刚开始时目中无人的嚣张姿态。据说躺在病床上大半年才休养过来,并且再也无法进行拳击这样的活动了。

无独有偶,1908年应友人许兰州之约去为张作霖的军队担任教官一职。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张作霖特意陪同李书文去了训练场。

可当时大部分的教官以日本人为主,其中一个日本武术教官冈本伺机打压李书文的威势。并夸下海口,要是他输了直接带着一众日本教官离开

李书文当即对张作霖要求日本人与他立下生死状,防止日本以此为契机将此事上升到国家战争的高度,张作霖微笑同意,并且也在暗暗思索,认为已经50多岁的李书文可不一定还有以前的神勇。

冈本更是一副势在必得的姿态。可真正的打斗开始没多久就让他笑不出来,李书文掌力惊人,一掌拍在肩头直接将他打翻在地,剧痛难忍。冈本还想多挣扎一番,但被张作霖赶忙制止了

李书文的一生秒杀多人,毫无败绩,日本人叫他"钢拳无二打",在当时被众人奉为当之无愧战无不胜的再世真霸王。

神枪李书文,有多能打?一生秒杀多人,日本人叫他钢拳无二打

3、 一身正气的真侠士

李书文重情重义,尤其强调忠仁义勇。为徒弟时,尊师重道;为师傅时,关切弟子;为国民时,勇于出手灭洋人威风;为人父时,尽职尽责。

李书文一辈子打斗无数从未耍过阴险手段,光明磊落,用过硬的本领让对手心服口服,胜利后也不会像有的人一样落井下石,喜形于色,是真正具有武德的拳王

有一年李书文的家乡遭遇了历年罕见的大旱灾,他慷慨解囊的同时还用自己强大的号召力带领乡民战胜旱灾。这样的正气之举数不胜数,当地人发自肺腑的称其为"把势大王",敬佩之心溢于言表。

李书文的一生是极为不平凡的,他用手中的拳砸破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蔑视;砸碎了外国人自以为是的骄傲;砸出了一首豪气万丈的壮歌;砸进了每个中国人内心。

他之所以得到铭记,不仅仅因为本领过人,而且行侠仗义、帮助弱小。即使在越发讲究文明的现代社会,李书文仍旧有着极为深厚的精神内涵,这种浩然正气值得我们学习,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对等的尊重。

时代记得你,一身正气的真侠士——李书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