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首席审计官共话疫情防控对内审工作的思考

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类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必须让廉洁的爱与情走开!当全国人都在称赞武汉人为英雄的时候,可知道英雄这两个字有多沉重?

丘吉尔说,不要浪费一场危机(Never waste a good crisis)。 “炎症风暴”无情地催毁了我们的安宁,夺走了同胞鲜活的生命,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然而灾难也以暴虐的形式,加深了我们对人与自然客观规律的认识,反思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效性的大考中如何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疫情不仅是灾难,也是一所大学 。

01

我们是内审人,我们明白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在突发事件面前,正是无序和混乱的井喷之时。这是我们百位首席审计官共同交流的案例。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国国防部派出审计部门,汶川地震时期,国家审计署派出审计机构,包括这次疫情中最高法、中纪委、审计署的 “出拳行动”,为的都是如何厘清突发事件中我们应有秩序和规矩。

就像病毒每天都在变异一样,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而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只能让变化加速到来!

这次疫情,或许已近尾声,但于疫情带来的产业变革、企业组织架构的洗牌,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人际关系及文化伦理的审视,可能才开始。亲爱的内审人,这一切,你可想到了你的企业和你将如何在这场变化中生存和发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些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既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物种。我们内部审计如何在这场疫情及今后职业生涯中,识变、应变、图变?

02

疫情是一所学校,每日滚滚而来的资讯,都在上演着国人所思所期的国家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启动应急机制,调集全国资源和力量、众志成城与病毒“生死时速”的大片《我和我的祖国》。

每天都在复盘着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抗疫战场大考《国家治理能力》。

每天都在以实战的“预防关口前移、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案例讲述着“隔行不隔理”的活生生的《内部审计实战》大课!

抗疫前线的将士,是靠前指挥的各级领导者,是逆向而行的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用忠诚与担当,用生命与爱在告诉我们内部审计,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讲的“送金送银,不如送健康” 的内涵岂止是今天屏幕前的泪目……

英雄的武汉人,他们明知在武汉是一个医生对多个病人,而走出去就是一群医生对一个病人,但他们却选择把病毒锁在自己的城市里。我们内部审计的教科书上写着我们的三观“做企业的经济良医”,而我们武汉人用他们封城的代价和染病的生命风险也在告诉我们,内部审计如何做一个良医的道理:“病人对医生的信赖和对健康的渴望”与医生”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融为一体,才是今天最美的医患关系。

我们最为震惊地是:抗疫战斗中的每一个场景,我们都能找到相同概念的审计案例,内部审计从三观到实操的每一个困惑,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更好、更接地气的解决方案。

疫情实战不但加深了我们对管理学的理解,更让我们跨界学习了人类学、组织行为学、大智移云、统计学、心理学、医学……

谁说这沉甸甸、活生生的现身说法大课堂不是为我们内部审计而开?谁说这笔昂贵的学费不是为我们这些窝在家里工资还照开的内审人而付?抗击疫情的一幕幕鲜活的场景,一个个经验教训,个个胜读10年书。

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它就是国家的免疫力!企业是国家的细胞,我们扪心自问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在哪里?它就是我们内部审计自身啊。我们就是企业的免疫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免疫系统”被破坏了,任何“外因”都发挥不了作用。如何打造我们的免疫力?正是我们今天独处时的深思。

03

组织最大的浪费,是经验和教训的浪费。

不浪费一场危机,我们明白:在这场疫情中, 我们无法上前线,但是我们珍惜这笔昂贵的学费。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是一个谜团,审计犹如破案,审计人员在现场,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原创:谭丽丽)

百位首席审计官共话疫情防控对内审工作的思考

“内审战‘疫’行动”的主题征文活动正在进行,投稿及联系方式如下:

[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及电话:贾晓凡 010-63508255

[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及电话:杜 蓓 010-63956622 转 861

详情请点击——【“内审战'疫'行动”征文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