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從未缺席

今年的三八節似乎有點兒與眾不同!


在人們既定的印象裡,女性似乎總是需要被保護的一方。

但現實是,在人類的任何災難和壓力中,在看得見、看不見的角落,女性從未缺席——她們在不同崗位,用專業的力量默默擔起責任。

當她們摘下口罩,額頭上、臉頰上留下勒痕,鼻樑上還墊著創可貼……

這些素顏印記,讓人鼻酸,也讓人震撼。

在這段特殊時期,網易健康頻道曾經推出《我是醫者》系列節目,紀實跟拍多位傑出醫護工作者。

首期主題“看見她力量”,我們邀請了幾位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工作的女性醫務工作者,聊了聊關於這場戰役,她們的承擔和堅守。

“與其歌頌女性的‘奉獻’,不如肯定她們的專業。”


“她們”從未缺席

湖北荊門,是這次疫情的重點地區之一,也是宣武醫院規培輪轉護士李秋萍的家鄉。

2020年的春節,她第一次沒回家過年。

1月,她好不容易搶到了票,後來因為返程路過武漢,醫院也進入戰備狀態,就又把票退了。室友早已回家,合租房只剩她一個人。

大年三十那晚,李秋萍和同樣沒回家留在北京的學姐一起熬到半夜12點,過了人生中第一個北方的年。

身在北京,心在湖北。

她每天都密切關注著老家的信息。後來,武漢需要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李秋萍第一時間報了名。

不怕嗎?

也怕。

平日裡,李秋萍會和父母視頻。從前是一週一次,這段時間變成了一天一次。

“我媽媽當時還是挺失落的,她說‘我都準備了好久的,給你準備了好多吃的,然後你房間裡用的這些被子,我都給你重新洗過了,重新曬過了,就等著你回來了’。”


“她們”從未缺席

她還是想回到家鄉去,貢獻一份力量。

在她看來,醫生治病救人時,護理工作同樣關鍵和重要。


“她們”從未缺席

因為資歷尚淺,李秋萍沒被選中。但在北京的工作同樣緊張。

防控工作一天比一天周密,醫院為護士專門開了一個需要門禁卡的通道;為了防止交叉感染,改為鼓勵患者家屬通過互聯網進行在線探視。

從照顧日常起居,到幫他們舒緩情緒,照顧病人的所有工作量,全部壓在了護士們的身上。

每天一到病房,她會自動進入一種渾身充滿能量的狀態,“患者他比你更難受,你要是表現得不開心,也會影響他們的心情。”

“她們”從未缺席

李秋萍給ICU病人讀家人的信

有一次,科室來了一個病人,支氣管擴張,還咯血。病人特別焦慮,一直很想出院。

李秋萍想盡辦法安撫她。每天早上來到病房,先和她打招呼:

“阿姨我今天又來了,您今天要吃什麼我給您記下來,有什麼需求全部來找我就行。”

訂餐的時候,她拿著菜單,指著菜名一個個問阿姨,這個您愛吃嗎?

她發現,只要多交流,患者的情緒就會逐漸安穩下來。

“她們”從未缺席

工作的兩年間,與性格各異的病人溝通,讓李秋萍飛速成長。

“病人不會因為你是小姑娘,就對你偏愛,他們需要的是你的專業護理”。

是出於本性的善意、更是出於專業的要求。

哪裡有病人,哪裡就是戰場。


“救死扶傷”,是東北女孩白鈺總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當年她還在急診科實習時,一位90歲的老奶奶被抬進來,心率高達200次/分鐘。

“急診,就是拼時間。”十幾秒之內,白鈺完成了選藥、看準脈搏、推藥等一系列動作。

兩支藥推過,老奶奶的情況有所緩和,嘆出了一口氣。

白鈺說,那一瞬間的成就感和滿足,她說上一年都不夠。

“她們”從未缺席

只是有些時候,誤會的發生難免讓人心酸——在很多人眼裡,護士只是個“照顧人的”。

她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一個老奶奶在半夜大吼大叫。白鈺擔心她,便勸告:“再這樣,你要是心衰了,扎針多疼啊。”

老太太沒當回事,反而愈發吵鬧。白鈺沒辦法,只好把醫生叫了過來。

醫生說了和她一模一樣的話,老太太卻安靜下來。

平日裡,被心急的家屬誤解,被患者指著鼻子罵,都有過。有時候,白鈺被氣到躲在門後哭。哭過之後,還是會原諒對方——“我理解他。”

見得多了,白鈺說,“有時候倒覺得病人挺可愛的。一切工作都以患者為大,其他都是次要的。”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突然來襲,白鈺所在的宣武醫院緊急部署:將派一批醫護人員前往武漢。

得知消息,她和丈夫邢正濤一起報了名。

大年初二,正在午休的白鈺突然被告知,丈夫被選中前往武漢。


“她們”從未缺席

夫妻倆提前去街上採購一次性用品做準備。但那時店門都關了。

本以為怎麼也得一週之後才出發。大年初三,白鈺又接到一個電話——幾個小時後,醫院的支援隊就要前往機場。

這距離她得知丈夫被選中的消息,不到24小時。

她一下子懵了。當即坐地鐵趕回家收拾行李,又趕回到醫院裝車的地方送別丈夫。

此時,車上的幾箱物資都還沒有做記號,現場又沒人拿筆,很容易搞混。

白鈺掏出自己的口紅,嘩啦啦寫下“宣武”兩個大字。

旁邊一個女生替她揪心:“拿口紅寫,心疼嗎?”

她頭也沒回:“不心疼。”

“她們”從未缺席

白鈺送丈夫邢正濤出發馳援武漢 / 談心社《我是醫者》、新京報我們視頻

載著醫護人員的車要啟動了,她不想被丈夫看到,偷偷地別過頭去,抱住一旁的護士長大哭起來。

白鈺和丈夫在同一個科室工作,平日裡,兩人分開最久的一次,是因為丈夫出差,但總共不過三天。

此次一別就是一個月,兩人趕著雙方都不值班的時間,才微信聯繫。

“想孩子嗎?”“想你多一點。”

遠在武漢的丈夫嘴硬,被問到想不想孩子,總是否認。但看見孩子喊爸爸,他還是笑得格外開心。

“她們”從未缺席

白鈺說,雖然孩子還小,不懂家裡正在經歷什麼,但她告訴孩子,“你爸爸是個英雄”。小寶寶似懂非懂地回應:“嗯!”

在白鈺心裡,丈夫是一個很負責任、敢於承擔的人。

自戀愛以來,他很少跟她吵架,每當有爭執,都會勸她先冷靜下來;結婚之後,他沒讓她刷過碗,主動照顧孩子,默默分擔家裡的事務……

以至於白鈺信心滿滿:“他除了愛好我之外沒有別的愛好。”

“她們”從未缺席

2月的北京還很冷,為了通風,急診科的大門時刻敞開著。白鈺在門口的分診臺工作,站了一會,就要去烤一烤暖氣。三班倒的工作,難免讓人生物鐘紊亂、免疫力也下降。


“她們”從未缺席


視頻通話時,不善言辭的丈夫不會直接當面表達思念,只是讓她快去休息,擔心妻子身體受不住。

平日裡,白鈺喜歡把自己打扮得“精緻”些:

保養皮膚、化妝,顯得年輕,人也開心。更重要的是,患者見了,心情也會好。

但在這段日子裡,每天忙於工作,她習慣了素顏,臉上被口罩壓出一道道勒痕。

“她們”從未缺席

丈夫剛走時,她每天擔心到吃不下飯。直到看丈夫那邊一切還好,狀態才調整過來。

“她們”從未缺席

白鈺說,疫情過後,她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吃麻辣燙,第二件是去美容院。

往年情人節,白鈺和邢正濤都會去吃西餐慶祝。今年沒有去成,白鈺卻也得到對方一句認真的許諾:“等我回來,回來以後帶你去武漢看櫻花。”

這是兩地抗疫一線的守望。兩個普通人,一個家庭,以不同的姿態,做了勇敢的戰士。


每年的1、2月份,是流感高發季節,也是宣武醫院感染科最忙的時候。

今年,新冠肺炎的到來,讓這種忙碌又有些不一樣。

具有抗擊非典經驗的感染科,是整個醫院裡抗擊肺炎的主力。

科室裡面一共有10名護士,其中有8個都經歷過SARS。

康利紅,是帶領她們“又一次出征”的護士長。


“她們”從未缺席

2003年,非典時期,康利紅還是一名普通護士。

和許多人一樣,起初,她每天都在提心吊膽:

被感染了怎麼辦?下了班回了家怎麼辦?

會不會傳染給家人?

後來醫院安排了集中住宿,天生好強的康利紅也很快克服了恐慌:

當年的護士長對她說:沒事,你不用進病房。

康利紅沒猶豫,堅持要進。

17年之後,康利紅已經成了護士長。見過了大大小小的突發狀況,她早就熟練穩重:

每天6點半從家出發去醫院,光穿上防護服,就要花10分鐘。進隔離區,四個小時一個班次。

脫防護服,依次經過經過汙染區、緩衝區……

除此,康利紅給自己做過總結:她要和14個部門和人群打交道:院辦、醫務處、護理處、物資、後勤、工會……才能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


“她們”從未缺席

康利紅經常需要溝通業務往來的部門

感染科的大部分護士都在45歲以上,最忙的時候,她們一個多月都沒怎麼休息過。

作為護士長,康利紅還有更大的責任——無論發生什麼,她都要穩住。

有病人被檢測出核酸陽性,需要複測,情緒緊張,一直哭著問“我這病怎麼辦啊”。

但康利紅不能亂,她要周全所有工作,更要顧及所有人的情緒。

這次康利紅記憶最深刻的病人,是一對從湖北來探親的夫妻倆。因為發燒,他們來了醫院做檢查,是疑似病例。

雖然有護士24時陪護,但康利紅每天都會去病房探問他們的身體情況,為他們送去毛巾、臉盆、洗髮水、牙刷。

被確認、轉移到定點醫院前,這對夫妻特意給康利紅寫了感謝信。


“她們”從未缺席

確診患者的感謝信

有一天週六,感染科來了一個重症病人,雖然兩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但是因為症狀明顯,醫院決定緊急給這個病人做第三次核酸檢測。

那天醫院有人值班,在家休息的康利紅看到這個消息後,主動請纓,想要多承擔一些危險和壓力。

算起來,從兒時就夢想當一名護士的康利紅,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待了33年。

感染科就是一個小戰場,而她,願意做那個堅守下去的人。

“她們”從未缺席

一直以來,關於新冠肺炎的女性報道,有太多犧牲、奉獻的字眼。

可是在這次的採訪裡,小妹覺得:

那些讚美,是她們憑藉專業和責任,本該就獲得的尊重。不必刻意迴避溫情的瞬間,也不必非要塑造“女強人”“女超人”的身份。

真實鏡頭下的她們,就是對女性力量,最好的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