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不是父母,不是子女,而是老伴。父母會先你而去,子女總會有自己的家庭,能陪你走到最後,一路不離不棄的,是老伴。

有老伴的地方才是家,有老伴的地方,無論是開心甜蜜,還是艱難困苦,日子都是甜的。

——《中年讀者雜誌》

《安家》時近尾聲,出現絕殺技,用一段經典的愛情悲劇撩起觀眾的敏感神經。愛情、親情、財富三個關鍵詞,讓入戲的劇迷準時收看,等候結局。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原本故事的主人公江奶奶和宋爺爺住在一棟老洋房裡,本可安度晚年,誰料天公不作美,宋爺爺突然確診了癌症,一位是退休後的老教師,一生兢兢業業;一位是純樸的江奶奶,善良而無心計更無積蓄。怎麼辦,只有賣房。但她住家中二樓,一樓和三樓分別是江奶奶的姐姐們居住,歲月變遷兩個姐姐已經離世,姐姐們也把一樓和三樓分別留給了自家的兒子,要買賣一定要經過三家人的同意。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江奶奶說:“我家宋老師身體不好,國內治不好國外能治,這錢花在他身上值”。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宋爺爺說:“我們家美廷是小孩氣一根筋,我的病治不好了,這個錢留下來沒你給她買個電梯房”。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兩個外甥,冷血無情,真應了“外甥是狗,吃完就走”那句話。只想著瓜分遺產,電話溝通細節,條件不斷升級,兩個狼狽為奸,而且,不但要求付款方式要現金交易,就是賣房錢還不能平分。甚至說出:住二樓有一樓遮擋潮氣,三樓遮擋陽光,才能住得舒適之類的廢話,甚至要把樓梯等公共空間據為己有。正如有的網友感慨“人家本想救命,而你只想要命。”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最終,江奶奶奉行宋爺爺的人生信條——陶行知先生那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決定把自己的那一層房產無償捐獻給國家。讓1600萬元成為一樁記憶。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江奶奶無兒無女,對兩個外甥一直視為己出,江奶奶和宋爺爺甚至生前已經商量好,如果剩下錢外甥。但面對兩個無情的親戚,她對房子的處理非常合適。

在電視劇裡,兩個外甥和外甥媳婦看遺囑時,沒有一絲後悔,仍舊一一味責怪,足見貪婪、冷血、無情、可憎,倘若編劇把房子留給這樣一對小人,估計觀眾會怒撕導演、砸爛電視。

現實中,這樣無情的故事太多太多,“法制欄目”裡面,子女貪圖父母財產的安全多不勝舉。而通過劇情把現實生活中關於愛情、親情和財富三者密切相關的偽善撕了開來,《安家》不是首創,因為生活,有時比劇情還狗血。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我有個朋友大鵬,他哥哥為了區區17萬元,忽悠村幹部讓老媽寫了一份委託書,最後騙走所有拆遷款,弟兄姊妹反目成仇,老人生病住院,誰說養兒就是為了防老?不孝的兒女,要的再多也沒有用。

大鵬姊妹五人,他父親去世後老母親一個人居住。政府計劃要拆街道上父親留下的門面房,老大分家、女兒出嫁,老三和老四在外地工作,政府就找老人商量著進行。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老人不懂政策,就向政府諮詢,最後鎮上為了加快拆遷進度,安排村長到家裡給老人做工作:“他們姊妹五個都是你娃,你大兒分家了,另外兩個不在身邊,我們要丈量土地、要登記開會,你八十幾了,來回行走不方便。你寫個委託書,讓你家老二代理你處理拆遷的事,拆遷款到時按你委託書上的辦。”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老母親不懂拆遷,只知道有補償款。就口述了一份協議:此拆遷款由老二,老二兒子,老四,老四兒子和她五人共有,委託老二代為辦理最後,拆遷款打到了二兒子的卡上,老母親去要錢,碰了一鼻子灰。

二兒子說:“我爸過去沒有存下幾個錢,老大分了家,老三老四都在外面。家裡的財富與他們沒有一毛錢關係。你女子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你老了要錢做什麼?生病吃藥,買菜買面,有他們給的錢就夠了!”最後,將176850元錢,連零頭也沒有給他母親。

《安家》捨棄1600萬繼承:無償捐贈是對付冷血無情者的不二法門

看完《安家》,有些觀眾惋惜江奶奶將價值1600萬的房子無償捐贈,大呼可惜。

而我以為,在現實生活中,有親情可講就講親情,如果沒有親情可講就無償捐贈,因為,無償捐贈給國家,才是防小人、治壞人的不二法門。對付冷血無情,無償捐贈是大快人心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