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比較潦草點的隸書字帖推薦?

石間煙霞


既然稱之為隸書,不是稱為潦草,就是因為隸書不草。

不過倒有一種書體叫章草

章草如下圖所示,據說就是從隸書演變出來的草書,同時也是草書的“前身”,章草有其獨特的魅力,不過和“今草”相比,現代學習並接受的人少一些,現在說草書,基本上是指今草,也就是王羲之、董其昌、王鐸的草書風格。

隸書字貼推薦

如果樓主喜歡隸書,並且喜歡潦草一些,我倒感覺可以先找一些隸書字帖修習,然後加入自己的一些理念,創作出屬於自我風格的一種叫“潦草隸書”的風格。

隸書字貼有《曹全碑》、《張遷碑》、《石門頌》、《乙瑛碑》等。

最後祝願樓主能夠找到自己心目中潦草的隸書。


設計師清華vlog


我不明白你所說的潦草是什麼意思。隸書中的草書是《石門頌》,但並不潦草!章草有隸意,單字看超級潦草,但人家不叫隸書,也不叫草書,而且寫章草必須字字獨立,絕對不能寫成連綿草。我的回答是我一字一字打出來的,力求簡單,不將問題複雜化。若覺得好,給個點贊,謝謝!不好,也可以批評我,我接磚!我同樣發自內心感謝!


信真信善信美






唐島居士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莫名其妙,真的。潦草的隸書?我思考了半天,想來想去把這種“潦草”的隸書稱為“行隸”。如果是這樣,也就不難解釋了。

對歷代隸書的發展史我不用再過多闡述。就所謂書寫“潦草”一說,其實,這就是“牽絲”,牽絲在不同的書法家手裡表達也不同。我們所看到歷史名家留下的隸書名碑名帖中,都或多或少、有意無意表達出來。碑刻的無法體現原貌,手跡的比較明顯。還有就是隸書的演變中有很多個性突出、“不守法則”的書家。

當代隸書的書寫者,更是放大了“牽絲”的用處,達到“牽連”、“變形”、“求拙”等書寫手段。似隸非楷、靜中多動、行筆不工、活靈活現基本是現在表現的特色。所謂“潦草”隸書,主要是現代人創新出來的。

如果臨帖,還是建議承古,否則就算適應了當下的書壇怪相,“有術無功”也不會太持久。


傳承書道袁建華


當代範笑歌先生的隸書有很多,有狂放的,嚴謹的,樸拙的,秀逸的,所以可選擇的面較大。

範笑歌隸書首先在於用筆的控制,控制用筆後再來體現各體風格,也就是說必須要有超級控筆能力,否則寫不了各體。

所謂的潦草隸書就是行隸或草隸,沒有控筆能力就寫不了草隸,沒有法度的草隸會粗野和凌亂。


兂遦嘧疀


習作!





觀景閣


可參考龔望老先生的隸書!






臥石齋


可以寫石門頌、楊淮表記一路

《石門頌》摩崖是我國著名漢刻之一,是東漢隸書的極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對後來的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清代張祖翼評說:“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也。”

該刻被稱為草隸鼻祖和楷模,大氣磅礴,揮灑自如,既整齊規範,又富於變化,富含感情,不拘一格,不拘繩墨,筆勢縱放,奇趣橫生,筆畫粗細雖區別不大,但每一筆畫卻變化多端,用筆揮灑自如,不作修琢,有自然豪放意趣;字畫瘦硬,結構疏朗,飄逸有致,筆隸中帶篆、帶草、帶行,被書家稱為“隸中之草”。

希望對您有用


小小吳1209


可以試試號稱隸中之草的《石門煩》或學習下漢簡之類的。





老冉書法


這個算是潦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