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籍是《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本書首次出版於1940年,書籍一經出版便佔據美國圖書銷量排行榜榜首一年多之久,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廣泛印刷發行,並被譽為閱讀領域的“聖經”,其在閱讀領域的地位至今未被撼動。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為什麼要閱讀?只有需要閱讀的人,才願學習本書中的閱讀方法。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最主要的方式,是提升自身能力素養的重要渠道之一。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閱讀是獲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過程。一個人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他/她的閱讀能力。

1.1 閱讀能力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前景

查理芒格說過:在我認識的成功人士中,沒有一個不是堅持閱讀的人,一個都沒有。

如今雖然我們接收信息的渠道豐富了很多,包括手機、電視、廣播等,但是閱讀作為主動獲得知識的渠道仍不可取代。

書籍是知識系統化的保障,是任何形式的碎片化的信息無法比擬的。

物理學家牛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可見人類認知發展的普遍規律——任何成功,都需要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而書籍無疑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閱讀則是最好、最快的學習方式。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1.2 如果不主動閱讀,即使環境再優越,也很難成功

在樊登老師的書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哈佛大學為什麼人才輩出?這些人才,難道真的是哈佛培養出來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

哈佛大學只是在做一個“教小鳥飛”的動作而已,小鳥最終能在空中翱翔的真正原因在於,“鳥”本來就會“飛”。

簡單來說就是,能就讀於哈佛大學這樣的世界頂尖學府的人,其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足以應對相應學業要求的智力。

這樣的人才,能夠在各自工作的領域中出類拔萃、表現卓越,其“功勞”並不取決於就讀的學校,而是其自身能力所及。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學校只是為他們快速成長提供了一個環境和一種可能。那些自身能力較強的人才,即使沒有這個環境和資源,也會通過其他渠道走向成功。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這就好比“醜小鴨”,即便在鴨群中,最終也能飛翔一樣。而真正的鴨子,即使整天跟天鵝在一起勤奮練習,也無法飛翔。

我們到底是“醜小鴨”還是真小鴨,決定於我們是否有較強的學習力、理解力和驅動力。

其中,學習力、理解力決定了一個人可以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才是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想獲得成功,就需要通過閱讀獲取知識。主動閱讀的程度越大,我們對同一本書籍的理解和消化吸收的程度也就越大。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1.3 再好的培訓機構也無法教會你成功,除非你學會閱讀

現代社會,成長、成才、成功,會有很多種可能的路徑,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一夜成名,之後便會有很多人跟風去研究別人成功的“秘籍”,然後學習、模仿。

人們總是期待“速成”,於是很多培訓機構拋出來的宣傳文案通常是:30天,小白也能學會***;從0開始,手把手教你***,讓你秒變達人.....

真有能讓所有“小白”秒變“大咖”的方法嗎?

告訴你一個扎心的事實:從“小白”到“大咖”,沒有捷徑,成功的唯一渠道只有自己的努力。

這並不難理解,就跟我們小時候上學一樣。同一間教室,同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卻千差萬別。這便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同樣是“小白”,學習同樣的課程,結果卻可能有以下三種:

一種是沒有認真學習的“小白”,“白”著進去,“白”著出來;

另一種是認真學習的“小白”,學會了課上教的所有“技巧和套路”,然而卻沒有自己的“創造性”的學習,這種情況,最多是變成“灰白”,能從0到1就是相當出錯的成績單了;

第三種,則是既能有效吸收課堂內容,又能主動學習的“小白”,通過主動學習,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加上自身的基礎和經驗,這樣的“小白”最終脫穎而出,不僅實現了從0到1,還可能實現從1到100......

培訓機構通常寫到文案裡面的,便是第三種“小白”的成功案例,但是,在學習之前,你有評估過自己是哪一類“小白”嗎?

跟前面講到的哈佛大學“教小鳥飛”的案例相近,如果你不是第三類“小白”,最好的結果是“學到”而非真正“做到”,而這第三類“小白”額外的“輔助工具”便是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


我們前面用了大量篇幅,是希望可以達成共識——閱讀是成功的重要渠道。

良好的閱讀能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書籍中的知識與智慧,幫助我們更接近成功。

然後我們再來了解今天推薦的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並學習書中教授的閱讀方法。

2.1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一看書名便知,這是一本向讀者講授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書籍。本書重點在於幫助讀者提升理解力。

學者梁文道在他的作品合集《我讀》中,開篇便向大家傳達“讀書這件事”的意義,其推薦的第一本書便是《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如果你想從所閱讀的書籍中學到知識、有所收穫,而非消遣娛樂、瞭解資訊類的閱讀,那麼,這本書剛好可以滿足你學習閱讀方法的需求。

想通過閱讀提升自身能力、增長知識的讀者,可以先學習本書所介紹的閱讀方法,然後再去探索學習相應的實用性書籍,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該書作者之一是美國大名鼎鼎的艾德勒。艾德勒是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著作家,曾擔任《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五版的總編輯。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另一位作者範多倫,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艾德勒的助手。兩人密切合作主持和參與許多經典著作研討會,對如何閱讀有很多共識。

因此,本書1970年再版時,他與艾德勒共同完成了這本經典書籍的修訂改版工作。現在我們能讀到的便是1970年再版之後的版本。

範多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後因電視醜聞離職。電影《機智問答》就是以範多倫為原型拍攝的,這段內容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譯者序中有所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影片欣賞。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2.2 書中有哪些方法?

本書中,作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並且主要向讀者傳達這四個閱讀層次的運用。

我試圖用書中教授的分析閱讀的方法來閱讀這本書,但經過一週的努力,不算很成功,基本停留在檢視閱讀的層次。

可見,學習並運用一種新的方法,確實有一定難度,至少對於我目前的理解力水平而言,想踐行這本書中的閱讀方法,還有些差距。

因此,我只能講一些我所讀懂的內容。

首先,作者強調,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需要主動閱讀,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

其次,作者教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僅適用於想通過閱讀提高理解力的情況,而非獲取資訊或者用於娛樂的閱讀。獲取資訊或用於娛樂消遣的閱讀,隨時可以開始,並不需要使用書中的方法。

然後,作者解釋了閱讀的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基礎閱讀。關鍵點在於“認字”。只要認識書中的字,便是具備了基礎閱讀的能力。在認字的基礎上,能明白這些句子表面上在說什麼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具有小學(最多至初中)的閱讀水平,便可以實現基礎閱讀。

在此基礎上,學習更高層次的閱讀方法,潛心鑽研,便可以更好地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吸納書中知識,將知識變成自身的本領,從而在所鑽研的領域有更深的造詣。

第二層次:檢視閱讀。檢視閱讀包含兩個層面,一是用較短的時間,以較快的速度瞭解一本書談論的主要內容、書的架構、書中包含哪些部分以及這本書屬於哪一類書。

第二個層面則是從頭至尾快速閱讀,即使遇到不懂的內容,也不要停下來查閱資料或者回顧逗留,只管往下讀,即所謂的“粗讀”。

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最完整的閱讀。這就像我們在考試時做閱讀理解一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在沒有任何工具書或其他輔助手段的情況下,爭取理解最多、最全面。

第三層次:分析閱讀。這是比前兩個層次都複雜和系統的閱讀,也是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它是全盤的、完整的,或者說最優質的閱讀。在這個閱讀層次中,讀者的目標是抓住這本書,讀到這本書成為他自己為止。

分析閱讀是在無限的時間內最好、最完整的閱讀。

這裡以書籤截圖的方式,展示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15個規則。分別是:

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有以下4個規則: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需要說明的是第4個規則——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一本書的內容通常是一個問題或者多個問題的答案,我們要做的是找出這些問題。

這個理念,與我們之前閱讀的《金字塔原理》的觀點不謀而合(文章附後)。

不同的是,《金字塔原理》是站在寫作者的角度指導讀者如何寫文章,知道問題,然後分析答案,撰寫答案,這個答案便是我們的文章。而本書是從讀者的角度,告訴我們,找到作者的“問題”,也就是一本書所解決的那個“問題”。

完成了檢視閱讀,基本上可以算完成了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瞭解了一本書的基本問題。

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有以下4個規則: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有以下7個規則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如何閱讀一本書》:書要這樣讀,你才能成功

這裡需要提示的是,對一本書的評價要儘量公正、客觀。

分析閱讀是本書闡述的重中之重。不是三言兩語便可以敘述清楚的。要了解這部分內容,需要認真閱讀原著,運用自己的理解力,來學習踐行書中的方法。

第四層次:主題閱讀。簡單說就是同一主題範圍,閱讀兩本及以上數量的書籍,從而對這一主題有更加全面、系統的理解和認識。

個人覺得,這類似於我們的專業學習。主題閱讀適合研究一個課題,就像我們大學裡的專業課一樣,我們需要學很多必修和選修的專業課,這些課程都是為了一個專業的研究領域服務。

比如,我是學化工專業的,那麼我會學到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量子化學、結構化學等等一系列化學這個“主題”下的內容。然後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再把這些知識用於研究化學領域的相關課題,形成自己的畢業論文。

當然,主題閱讀還沒有複雜到需要用幾年時間來完成一個主題的閱讀,也不一定要寫出一篇論文來展示我們的閱讀成果,這裡只是做一個類比。

2.3 本書的不足之處

我之前的書評或者薦書稿,都沒有涉及到一本書的不足之處,今天既然從書中學到了要對書籍做出客觀的評價,那就把這本書的不足之處說一下,也算是活學活用吧。

這本關於閱讀的偉大著作,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書中關於如何做好讀書筆記這件事,講解還不夠全面、充分。

書中僅有少量文字涉及記筆記的方法,卻沒有詳細展開,這對於“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者來說,確實有些遺憾。

不過,運用主題閱讀這個方法,本書中的遺憾,我們可以從其他講解閱讀方法的書籍中得到彌補。

本週我們將解讀的另一本關於閱讀的著作《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將全面介紹超實用的筆記讀書法,歡迎關注!

很多讀者認為這本書晦澀難懂,用作者自己的話說:

“事實上,一本書之所以能給你帶來新的洞察力或啟發,就是因為其中有一些你不能一讀即懂的字句”。

按照書中教授的方法,認真多讀幾遍,如果有可能,對本書進行一次分析閱讀,相信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鏈接推薦:



作者簡介:鴻雁,閱讀與寫作的踐行者,碩士研究生,70後二胎寶媽,致力於讀好書、寫美文、為你薦書。願與你一起終身學習,終身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