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撐起百姓健康半邊天

    “重返一線”老戰士
    張衛玉是醫務科的行政人員,這次支援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負責對執行完任務的救護車內外進行消毒清洗,幫助車組人員消毒,整理、消毒汙染區及防護用品,以及登記上報信息等。她說:“每個人都規範操作,咱們就安全了。”

    培訓中心急救講師於穎申請支援一線,加入疫情防控第二梯隊,之前的日常工作是為了把急救知識傳播給公眾,而這回則是為大家的安全加固保障,為首都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劉莉娟作為一名院前護士骨幹,曾參加過抗擊非典的戰鬥,這回她再次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先後在洗消組和轉運組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胡秀英和愛人都是洗消組成員,胡秀英第一批開展洗消工作,愛人加入第二梯隊,隨後胡秀英又參加了第三梯隊.....就這樣,夫妻倆交接著“接力棒”,也傳遞著那份堅守的責任。
    護士劉震和何洪傑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的工作,當時27、8歲的她們每天工作、居住在一起,在一線堅守了2個月。後來分別調到北區、東區分中心,成為院前急救護士。歲月流轉17載,已過不惑之年的她們再次“相聚”在新冠肺炎防控戰場,繼續並肩作戰。
    “初生牛犢”不怕難
    西區護士郭淑敏,主動請戰加入防控一線,她覺得自己的洗消工作超級重要,是轉運車組的“平安符”。90後的小姑娘一面努力工作,一面操心著家裡的父母、妹妹,寫信叮囑他們注意防護、保重身體,像個“小家長”。後來,她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

    彭賽大年初一接到通知,要她參加培訓後上崗,她說自己的第一反應是“超緊張”。她利用別人吃飯、休息的時間玩命練,最終順利通過考核。在後來的工作中,不但自身表現優秀,還能幫助比自己更“新”的同事。
    舒宇夢把自己要去一線的事情最先告訴了男朋友,男朋友選擇了尊重與支持,隨後她也跟爸媽說了,老兩口也是全力支持,讓她“舍小家為大家”。而在後面的工作中,和同事朝夕相處,一同奮戰,有了近乎家人一般的感情。
    王潔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每一次跟前輩說話,出現最多的詞就是“您”。“您把鑰匙、手機給我,幫您消下毒”,“您把所有車窗都關好”,“您把護目鏡摘下放紅桶裡”,“老師,我再給您噴下手”......隔著密不透氣的隔離衣,也能感覺到溫暖的戰友情。
    95年出生的小姑娘胡越超,出車回來後摘下N95口罩時,主任、護士長及組裡的老同志發現她臉上起了水泡,便立即把她從轉運組換下,讓其他組員頂上。傷口恢復好了,她還是想繼續去一線工作,她說自己“又準備好了”。
    “默默無聞”守陣地
    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調度指揮中心也在不斷總結經驗,更新工作準則。姚楠作為調度組長,在疫情防控專席,負責配合調派發熱患者轉運車輛,她和她的調度員同事們,是第一個幫助患者的急救人,更是急救鐵軍裡發起號令的戰士。

    郝喜梅是黨委辦公室行政人員,平時工作中、生活中,都是大家的老大姐,事無鉅細地照顧著所有人。這次防控戰役剛剛打響時,她剛回到外地老家,收到全體人員停休返崗的通知後,立即動身返回。雖然不是一線急救人員,也要每天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宣傳中心科員趙馨和其他部門的同事一樣,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維護官方網站運行,發佈防控工作動態,協助接待媒體採訪。曾經作為急救醫生的她,也參加了培訓考核,成為輪換梯隊的後備力量。
    中心為女職工送上節日祝福。
    春光爛漫的開端,春風十里的初盛。
    迎來了國際三·八婦女節,在這個不平凡的節日中,我們看到了女性無限的力量與擔當。
    她可以溫柔內斂,也可以開朗活潑;
    她可以相夫教子,也可以衝上戰場;
    她可以嬌憨柔弱,也可以強勢有力;
    她可以渴望鮮花與口紅,也可以嚮往建築與航空;
    她可以擁有抗擊疫情的強大能量,
    也可以承擔任何她選擇負起的責任。
    她們用行動撕去各種標籤,用人生展示自己的強大,

    她們可以成為任何一個想成為的樣子,她們的堅毅美麗絕不止於疫情防控,世界因為她而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