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伊拉克戰爭給美國帶來了哪些影響?

用戶65146878


伊拉克戰爭對美國的影響 \r

伊拉克戰爭對美國的影響是全方位、多領域、寬層次的。\r

(一)經濟影響\r

客觀上促進了美國軍火業的發展,其中以托拉斯為首的把控軍火的大亨收到了源源不斷的訂單,可以說賺了個盆滿缽滿。但伊拉克戰爭曠日持久,美國上下民眾怨聲載道,接連上漲的軍費支出導致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嚴重,高昂的稅收使社會各個階層十分不滿,在戰爭的泥潭中漸漸拖垮了美國的經濟,使美國陷入次貸危機,並引發金融危機。\r

(二)軍事影響\r

伊拉克戰爭是美軍第一次使用信息戰,無人機偵察轟炸、遠程精確制導、石墨戰被首次運用在實戰中,最大程度上減少了美軍的傷亡,為美國戰法革新提供了實戰經驗。美軍從以往的機械化軍隊向信息化軍隊完成過渡,促進了美國軍工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武器逐漸被製造出來並領先世界。\r

(三)政治影響\r

美國剷除了以薩達姆為首的伊拉克政府,消除了這個反美政權,客觀上維護了同歐洲各國的關係。但是這也昭示了美國的霸權主義,使世界各國看清了美國是道貌岸然之輩,這場戰爭這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維護自己利益的單邊主義行徑昭然若揭。911恐怖襲擊之後,美國社會陷入了恐怖主義的陰影之中,民眾對美國政府逐漸喪失信心,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美國悍然發動了所謂的“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伊拉克戰爭,戰爭的結果顯然易見,美軍在伊拉克一無所獲,但是國際社會對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而暴露出的侵略之實達成了共識。\r








放開那歷史


你好,我認為伊拉克戰爭是美國打的一場輸到輸掉褲衩式的全盤慘敗,是美國曆史的一個重大節點。

先說一點往往被忽略的——伊拉克戰爭對世界思想走向的影響。

美國用了幾十年時間,大量資金,無數學者對“專制”進行的“深入剖析”獲得的“成果”,建立在此之上的公信力和軟實力,與其配套的顏色革命式冷戰。

這一切,被美國對伊拉克糟糕的、完全是蠢豬式治理給敗壞光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你大美利堅研究“專制”那麼多年,怎麼在輪到自己動手時,治理水平跟蠢豬一樣呢?

再說一點伊拉克戰爭對美國戰略規劃的影響。

伊拉克全盤推翻了指導伊拉克戰爭的理論————震懾與畏懼。

這個名字聽起來不明覺厲,其實就是美國人迷瞪了四十年才搞清楚的閃擊戰。其特點在於以軍事行動配合情報戰,宣傳戰等手段,瓦解敵軍抵抗意志以及敵國統治秩序,從而迅速制敵,減少傷亡。

這個理論不算新穎,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實踐起來確實也很快結束了戰爭。然而問題在這時候來了————摧毀統治易,重建秩序難。

沒有集中營配套,怎麼打閃擊戰?

由於社會秩序崩潰的同時沒有能成建制解除敵軍武裝。造成了兩個結果:

1:想受降都找不到人投降。

2:社會秩序崩潰,民不聊生,敵軍就地轉業成為軍閥禍害人民,沒了一個薩達姆,冒出來上萬個薩達姆,人民的所有怒火都算到了美國人頭上。

總之,使得美軍無法將戰鬥的勝利轉化為戰爭的勝利。。。。。。

也就是說,不怕正面剛,就怕敵人跑的美軍。在運用震懾與畏懼這一馬鹿理論後,不去尋求成建制解除敵軍武裝,反而主動的迫使敵軍化整為零,自己把自己拖入了治安戰。。。。。

為了少死幾個人,最終搭進去幾千人和上萬億美元。。。。。。

伊拉克戰爭前,美國的戰略規劃是通過顏色革命和震懾與畏懼理論下零傷亡戰爭,打造取代聯合國體系的超主權帝國。

伊拉克戰爭後短短十八年,美國自己已經不想要自己打造的超主權體系了。。。。

決定今後國家幾十年內政外交走向的戰略佈局,一場戰爭下來輸的連一根毛都不剩,這是無地可洗的徹底慘敗。。。。。





民間小俗事


1.外交影響

伊拉克戰爭使得美國和歐洲關係緊張,因為歐洲擔心美國的中東政策導致內部猶太人和伊斯蘭人的衝突。

美國的此次行動在國際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出兵伊拉克的行動毫無合法性。

2.經濟影響

2003年,美國財政的赤字達到3742億美元,而且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軍費開支還在不斷上升。

就在全球經濟苦力掙扎之際,2003財年美國財政赤字高達3742億美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目前,美國在伊拉克的軍費開支仍在不斷增長。

3.內部影響

在持續9年多的伊拉克戰爭中,至少9000名美軍死亡,5萬餘人受傷,全國人民極度厭惡戰爭。

這場戰爭沒有贏家,願天堂沒有硝煙。


秦國尉


伊拉克戰爭對美國來講,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首先,捍衛了美元地位。因為目前國際石油市場使用美元結算的,而石油價格會因為石油產地爆發戰爭而飆升,美元也會隨之提升地位。伊拉克戰爭成功地抑制了當時歐元發展的勢頭。

其次,有助於提高美軍戰鬥力。戰爭中美軍投入了不少新的武器,在實戰中驗證了武器性能,獲得了寶貴的數據。同時,也在聯合作戰與城市攻堅,輿論戰等方面有諸多創新之處。

美元和美軍是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柱,通過伊拉克戰爭,二者都得到了一定的加強。但是,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其一,雖然戰爭只打了二十多天,但直到從2011年才從伊拉克撤軍,在這8年中,花掉了大筆軍費,和幾萬人的傷亡。

其二,美國想在中東建立起美國民主政體的政權,一個美國扶持的傀儡政府,建立起新秩序,但卻引發10多年的內戰,為恐怖主義滋生提供了基礎,出現了越反越恐的現象,更多的恐怖主義組織,尤其是讓ISIS的應運而生。

其三,美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同時也給伊朗剷除了一個障礙。伊拉克的什葉派政權上臺,相當於幫助伊朗清除了一個對手(薩達姆政權是遜尼派),而伊朗恰恰是美在中東的眼中釘。

其四,美國打伊拉克戰爭的藉口和程序都有問題(破壞國際規則,繞開聯合國開戰)既影響了美國的國際信譽,也造成了國內的分裂和矛盾。在軟實力上,受到了重創。








田村山語


美國總統對伊拉克發動聯合戰爭破壞世界和平,美國政府就成了禍國殃民的暴君暴政府了。仁政國際法禁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美約戰機殺人毀物傷害無辜百姓,這就是暴君犯的禍國殃民罪。願全球官軍民團結起來,擁立仁政社會共和國,消滅暴君暴政府的君權,招美國官軍民選舉服從仁政國際法的反戰英雄上臺執政,招美國人民世界各國人都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我愛中國


推動了美國軍火經濟的發展 初步驗證了美軍信息化、無人化的作戰理念 將僱傭兵行業扶植了起來 並且使他們獲得了空前壯大

但是 由於戰爭的內耗加劇 也間接的導致了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的發生 美國整體經濟陷入低迷 同時大量的青年投身於戰爭 引起社會的反感 同時也再次將美國從自由民主的神壇擺回帝國主義惡霸的位置 造成了國際間不同人群的對立

對美國未來可能造成的影響:未來美國的軍隊將主要以“零傷亡”為主要戰略,軍隊將實現步兵特種部隊化、整體信息化、作戰無人化、裝備機器人化……而危險的日常任務將交給如日中天的僱傭兵軍團——儼然羅馬的老套路。

經濟上,以軍火和能源起家的大家族和托拉斯將進一步掌握美國經濟,為了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未來的美國國際戰略只能越來越自私和極端,不可能指望他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了。

政治上,雖然保守的共和黨勢力可能被民主黨所取代,但是新任的民主黨競選人很可能是一個富有活力的保守黨路線,美國同歐洲各國的關係也許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這無法實質改變美國維護自己利益的單邊主義軌道。

文化上,美國的價值觀作為普世價值的標杆,再一次遭到了質疑,未來在中亞、非洲和拉美,可能興起新的反帝國主義思潮。


感興趣的野史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加給伊拉克人民的災難。不僅讓伊拉史人民遭受戰火,美國也毫無利益可言,可謂損人不利己。

  一、所付出代價遠遠超出預期的收益

  據美聯社統計,截止美軍2011年12月15日正式從伊拉克撤軍,戰爭共造成近4500名美軍官兵死亡,超過10萬伊拉克人喪生。耗費7670億美元。如果把伊戰對美國財政預算和經濟的消極影響考慮在內,美國可能打水漂的資金多達3萬億美元。

  二、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受到損害

  美國侵伊,除了垂涎當地豐富石油資源,亦有擴大美國在中東勢力的戰略盤算,可是如意算盤打不響,更適得其反。遜尼派的薩達姆政權本是制衡什葉派伊朗的重要力量,美國如願除掉薩達姆,卻令鄰國武裝分子和“基地”組織有滲透之良機。雖然後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號稱更“自由”和“民主”,該國什葉派新政府卻更親近伊朗,而非自己的“衣食父母”美國。

  三、美國的聲譽和國際地位大受影響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在世界上相對衰落的加速器和顯示器。伊戰是一場在最壞的時刻發生的“多餘的戰爭”。美國低估了這場戰爭的代價,同時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和道德能力。在伊拉克監獄和關塔那摩監獄虐囚,使人領略了美國的道德標準;單邊決定更使美國人侵佔伊拉克的合法性廣受譴責。國政府曾以薩達姆政權秘密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義為由,發動伊拉克戰爭,然而事實證明,美國的指控純屬子虛烏有。

  四、國內民意出現分裂  

  伊拉克戰爭不僅奪走了大批美軍士兵的生命,掏空了美國國庫,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撕裂了美國社會。這場備受爭議的戰爭讓美國民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裂。

  五、影響了美國外交和對外干預方式的轉變

  伊拉克戰爭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使美國付出巨大的“直接”和“間接”成本,近期內美國不會發動伊戰式的入侵,而會採取關注點有限、有針對性的干預行動變美國外交。


秋夢h


時任總統布什下令入侵伊拉克已經17年了。就在那時,美國人民被告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假);美軍將被視為解放者(假);推翻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侯賽因將為伊拉克帶來民主和美國的安全(兩者都是有爭議的)。

以下是美國取得的成就: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數為202757人。超過27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在國外流離失所(280014人)。美軍傷亡人數為4540人,美國今後幾代人將不得不承擔的人力和財力成本,美國債務將增加逾萬億美元。

波士頓大學政治學教授、布朗大學沃森研究所戰爭成本項目聯席主任內塔•克勞福德說:“我還沒有確信有什麼積極的影響。”

國際政策中心武器與安全項目負責人威廉•哈頓說,除了推翻薩達姆,入侵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影響。

他說,

事實上,伊拉克的基地組織是在美國的入侵下發展起來的,最終由於該地區的混亂而演變成了伊斯蘭國。美國幫助建立了一個宗派政府,鎮壓遜尼派,也非常不受歡迎,以至於他們自己的武裝力量甚至無法聯合起來打擊伊斯蘭國。

另外,入侵未能達到布什政府中一些人在理論上希望的效果:向該地區其他國家展示如果他們不屈服於美國的意願將會發生什麼。

美國退伍軍人數十年的苦難

美國退伍軍人自己現在正在付出沉重的代價,包括受傷(包括顱腦外傷),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症和高自殺率。

曾兩次被部署到伊拉克的伊波利托·阿里亞加表示,除了遭受肩部,背部和膝蓋受傷之外,他還一直在應對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以及破壞主權國家的穩定並對其社區進行恐怖活動的道德壓力。

2003年,年僅19歲的阿里亞加也加入了海軍陸戰隊,希望旅行並遠離紐約南布朗克斯的鄰居,在那裡他看到了“絕望和荒涼”。

但是當阿里亞加在2005年到達那裡時,費盧傑仍在燃燒。

34歲的阿里亞加說:“我覺得我在壓迫這些人——這些窮人,這些有色人種。”他覺得自己很像他傷害的人,在他們的社區巡邏,進入他們的家,在街上用武器指著他們,因為“如果他們靠得太近,就會被殺。我們就是這樣做的……這就是協議。”

“我覺得沒用。除了我們上面那些與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對人民造成的恐怖沒有直接關係的人的議程之外,我什麼都沒有做。”

他在2007年離開海軍陸戰隊,現在住在佛羅里達州。儘管身患殘疾,他還是戰鬥嬉皮士的一員,一支老兵表演隊的成員,帶領老兵們與非營利組織“無障礙”一起進行戶外探險。

他說:“在處理我在那裡所做的事情時,我曾與抑鬱和精神創傷作過鬥爭,自從我回來後,我曾多次想死。好像我不配活下去。就像我是一個邪惡的人,我的工作就是毀滅。”

雖然有許多退伍軍人肯定不會從同樣的角度看待他們在伊拉克的服役,但很明顯,即使是最自豪的士兵也會遭受創傷。


走進伊拉克


隨著伊拉克戰爭的硝煙逐漸散去,美國“倒薩控伊”的目標似乎已經達到,但是美國政府很快發現,他們有可能被拖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游擊戰中。從布什總統宣佈在伊拉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到現 在,伊拉克的局勢並沒有如想象的那樣趨於穩定,而是越發混亂不堪。越來越複雜的戰爭形勢和鉅額的軍費開支, 讓美國政府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也使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影。至今,伊拉克局勢仍舊動盪,戰爭對該地區及世界經濟的打擊正日益顯現。鑑於經濟全球化的紐帶令世界經濟日益相互依賴,此次的伊拉克戰爭與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相比,其嚴重後果必將對正從低谷中艱難走出的世界經濟形勢產生消極影響。戰爭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際石油價格居高不下,旅遊業和航空業遭受重創,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受到打擊,美國經濟復甦將步履艱難等幾個方面。


鴻雁拍身邊


在持續9年多的伊拉克戰爭中,有超過9000美軍官兵喪生,5.6萬人受傷。一直對伊拉克戰爭持反對立場的奧巴馬說,伊拉克戰爭曾在美國引起極大爭議,“結束一場戰爭較開始一場戰爭更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