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绩可以,到一中我成凤尾,但到二中就成鸡头,该怎么办?

崆峒


建议去一中。因为一中招收的生源质量更高。虽然你进校成绩在年级,班级成绩可能是垫底的,但是你每天是和那些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也是你去二中学习无法达到的。

我的孩子当时初中毕业也是面临同样问题,我和孩子经过沟通,果断选择了一中。现在通过三年的学习,孩子的学习能力,看待问题的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再者,孩子通过三年学习,他的同学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考入的大学也是顶尖学府,孩子以后同学群人脉会更广!当时和我孩子一起的一个选择了二中孩子,学习也是保持稳定,但是他现在的成绩可能是二本大学或者在一本徘徊,而我孩子却可以去冲刺985,211的重点大学。在我看来“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A但愿人长久连子


  • 俗话说宁做龙头不做凤尾。这在选择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问题上怎么对待呢?
  • 说一下我的两个学生。陈某和吴某在初中班级里学习成绩差不多,在临近中考的上学期处于上游偏下一点的水平。随着一次一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训练题的训练,到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陈某比吴某成绩高两个名次。
  • 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是一中、其次是二中,考上北大清华的同学大多来自一中。到了初中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了,陈某和吴某的成绩都是在考一中的边缘,怎么报考呢?
  • 陈某选择了去二中当龙头,吴某选择了报考一中。当然都如愿以偿。三年后陈某考了个二本大学,吴某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为什么三年后差距这么大呢?
  • 1、陈某入学成绩不错,在二中某班级里当了体育班长,篮球打得不错,人也长得帅。崇拜的女生不少,慢慢有点飘,虽然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在全市排名就比较靠后了。高中的学生还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吧,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小圈子。
  • 2、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学生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周围同学们的学习氛围、学习成绩都会激励你不断进步。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吴某的入学成绩一般,但是周围同学们的学习氛围深深影响着他的学习,他一路奋起直追,三年苦读终于金榜提名。
  • 我认为“宁当龙头不当凤尾”,言之有理,“鸡头”怎么能和龙头相媲美呢!

小宝奶奶


今天接儿子返城,恰好也和他谈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和他说清楚,特意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在路上能看到很多杨树。

我指着一棵孤树问儿子,这树有什么特点。

儿子说,树干粗壮,枝杈很多。

我说,对啊,附近地草木没有给这棵带来竞争压力,它也就没有了生长方向,枝干主次不分,这是随意生长的结果。

我又问,你知道对树来说,什么样的算是成材吗?

儿子说个头大的。

我指着远处那片高大的树林给他解说。你看,树林里的树,枝杈稀少且高大挺拔,建房可以为栋梁,解板可以成家具,它们将保持长期存在并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而眼前的这棵孤树和附近零星种植的几棵树一样,它只能算作一堆不错地烧火柴,绝大部分结构都难逃被付之一炬的命运。即使是树林中的树也不一样,虽然多数都高大挺拔,但是里面总有几棵显得比较细矮,尤其是生长在树林周边的那些,多数存在树干歪斜的现象。这意味着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差异。

儿子说他知道树林里的树长的高大的原因,是争夺阳光的缘故。为了争取更多地阳光,它们只能拼命地向高处生长。那些长的慢的,它们头顶上的空间会被别人占据,以后很难有机会赶得上别人了。还有树林周边的树,它们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的,就容易长歪了。

我补充说,周边的树还需要承受更多地风雨摧残,牛羊啃食,它们生存更难。尤其是孤树,它不但要独自承受风雨,因为没有太多选择,还要随时面对被折枝、采叶甚至砍伐的风险。

我接着问儿子,如果有人想买树,他会选择但成片的树林里找呢?还是四处乱跑找分散的?

儿子说,当然去树林里了,有很多可以挑选,找到主人,一次可以买很多,更节省时间。

我说,对啊,这意味着在它们长大后,会有更多被选择地机会。而且,因为它们处于一个大集体之中,整体价值较大,所以,它们的主人肯定不会忽略它们的存在,会经常施肥、驱虫、修剪。而孤树不同,因为个体价值相对较低,它能得到的照护非常有限。

最后我告诉儿子:

树和人其实一样,如果想成为栋梁之材,主枝一定要明确,努力向上生长,别落下了,而且绝对不能把主干长歪了。

艺术就像花园里的园艺树种,它们看上去很美,但讲究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会变成烧火柴,就不值钱了,既然没有那种天赋,就没必要为此而感到自卑,这些东西对个人来说就只能算是旁枝,象征性地长几片叶子就可以了。

要努力争取去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这样能让自己时刻从别人身上看到成长的方向,发现不足,不自大也不会自卑。只有在最优秀的集体里,才能获得最丰富地资源,同时,那里也有最多的选择机会。


驭水客


就去二中,二中你算尖子生,老师也会格外关注你。一中你是吊车尾,如果你够刻苦确实可以把成绩赶上来,也不失为一段悬梁刺股的佳话。但是老师对你关注不大,说实话,成绩的好坏和老师的关注程度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当初上二中绰绰有余,去一中还差点分,我家想让我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出了3万块钱把我送进了一中,刚去前一段时间我还能跟上,然后后面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跟不上别人,并且老师把我和一些用钱买进来的学生座位一直放在最后面,然后我就越来越自暴自弃,成绩就越来越差,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去二中。


南阳劉子骥


你的说的话就是在告诉我你不行。我亲身经历是,孩子从小就在普通小学上学,小生初是在25年前。考后我去资询,教委的告诉我市五所上哪个都可以。一直到上大学都没有为选择犯过愁。我说的意思就不要为一小事犯纠结,能去哪就去哪,换句话说能去好学校不去你不是在犯傻吗。今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好呢。自己都不一定能了解自己,只要看着好或当下好就行了。千万别自寻烦恼。


任乐行


我记得好像回答过这样的问题,我以我自己为例说说我的看法,我自己的建议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我上高中那会考试成绩差,没能考上我们县城的一中,我有个大伯在教育局问了问说要拿3000~5000块钱(那时还是万元户的年代),对于一个农村家庭基本就是一年的收入,所以我没选择去一中,而是去了我们县第四中学(离家较近),去了以后我的成绩年终考试班级第十一名,但是我理科擅长,很多老师比较重视我,所以经常让我去讲台在黑板上做题,升高二考试我取得了年级第三的好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自己的自信心提升了上来,也愿意学习了,所以成绩不断提高。最终我考入了师范院校当了一名老师,而我们村那些当年考上一中的同学现在有好几个在打工,当年我初中那些考入一中的同学,当年就一个考了本科,其他都是复习一年走的专科。可想而知如果当年我要是掏钱进入一中估计比他们好不到哪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还要根据自己情况去分析。


指引者2019


想都不用想,肯定去二中。首先再好的学校高考的时候末尾的人都不咋的,在不好的学校高考的时候前几名成绩都还可以。我以高中时重点高中。成绩不好的高考完了还不是只能读个专科,隔壁一所高中一直都是差生去的,中考录取线比我们的低接近80分。高考每年前面的成绩还不是有600分。

你做鸡头的好处就是老师学校都会格外关照。毕竟考好大学的苗子就不多,有几个都会格外关照的。而且你的心情会很好,因为你会在很多人的关照下学习,有一种虚荣会让你学习的。反倒是你去了一个让你垫底的班集体,且不说你会不会自卑,同学有问题不会找你,老师也不会管你。


吵不醒的记忆


我和你当初一样情况。去的一中。重点学校竞争压力超大,老师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尖子生培养上,而且这样的学校很看重分数,成绩差在这样学校呼吸都有压力。还是修行在个人。我去二中的同学一样很优秀,高考是二中全校第一,去了中山大学。最后怎样还是要看自己的。


庆娴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句俗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择校的时候很容易遵从这个观念,即使在普通学校里做“鸡头”,也不要去重点学校里做“凤尾”。毕竟做“鸡头”是快乐的,轻松的,做“凤尾”,却只会感觉到压力。

那么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打底是做“鸡头”好,还是做“凤尾”好呢?

1.如果选择做“鸡头”,你就把自己局限在水平低的环境里。

即使是“鸡头”,也还是“鸡”,即使是“凤尾”,那也是“凤”,这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物种。选择做“鸡头”,那就永远与水平不如你的人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井底的青蛙视野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样的”鸡头“又有什么意义呢?人除了从书本上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从周围的人身上攫取优秀的思维习惯、行事作风,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在”鸡群“里,你是那个榜样,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优秀的人,其实在凤群里。

2.“鸡头”会给人安逸感。

在”鸡群“里会有一种安逸感,周围的人都不如你,那你就有可能会懈怠。这种安逸感最可怕之处就是让人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把视野局限在眼下一方小小的天地,永远不会为了更进一步去缩短与那些优秀的人之间的距离而努力。

当然,每个人的性格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不一样,选择做“鸡头”还是“凤尾”,更要因人而异,如果你自身承受能力很强,很善于变压力为动力,那么选择做凤尾无疑是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与更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激励自己奋起直追,但是如果本身耐挫能力特别差,一旦落后便容易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受挫从此一蹶不振,那么做“鸡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人生的格局也仅仅局限在平庸的范围之内了。

所以,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还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要看你自己的选择。


大人物王老师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这句话你肯定听过。但是怎么选择还要看个人性格。

如果去二中你的成绩名列前茅,这样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会以你为榜样,从而更加增强你的自信心。但是,在这种处处以你为榜样的情况下,你可能就会骄傲,持有骄傲的心态可能会让你得意忘形,不思进取,从而导致成绩下降。

如果你去一中,周围都是比你厉害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垫底的,这样时间长了,就会严重打击你的自信心,人一旦丧失信心,就会意志消沉,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情况下心里压力势必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当然这说的只是可能的情况,也许你是那种逆境中求生存的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能激发你的斗志,从而努力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所以,自身评价一下,你是不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按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成绩好的时候不得意忘形,成绩差的时候不灰心丧气,那么你去哪个学校都可以取得好成绩。

愿你做成正确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