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分,如果我们想知道真相,就必须,看下去

点击“精选电子书”关注我

三月已到,春暖花开。从3月1日起,一项新的规定将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实施,旨在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

豆瓣8.2分,如果我们想知道真相,就必须,看下去

其实,早在这项规定没施行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是网络暴力潜在的施暴者与受害人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书童突然想到了曾经看到的一本书,叫做《网内人》。

书的作者是香港推理作家陈浩基,大家可能对他有点陌生。但是,当你看了他的人生履历后,也许你也要感慨一声,太厉害了!

他是四十年来首度入选《周刊文春》海外推理BEST10的亚洲作家;

《周刊文春》2018年度推理小说&海外推理双冠军得主;

2018“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このミステリーがすごい! )海外作家第二名,获岛田庄司、王家卫盛赞,重新定义华文推理新高度。

豆瓣8.2分,如果我们想知道真相,就必须,看下去

那么,这本《网内人》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呢?说起来,这则故事将以一场自杀案拉开序幕。

十四岁的小雯死了,从22楼坠下,摔得粉身碎骨。

警察说是自杀,但她的姐姐阿怡不相信这个说法,小雯一定是被「杀死」的。

原来在大约半年前,小雯放学回家,在地铁上遭遇性骚扰,幸好热心的乘客帮忙抓住骚扰犯,扭送警局。之后,骚扰犯被判坐监。

不久,一个名为“kidkit727”的网民在本地的大型论坛上以骚扰犯外甥的名义对小雯发起了攻击。

不但公开她的姓名和学校,还贴出一张暧昧的KTV照片来证明小雯“诬告”,说她是“援交”的不良少女。

小雯每天遭受着网民们不堪入目的辱骂和陌生人恶毒的眼光,在学校也被同学指指点点,最终不堪压力跳楼自杀。

阿怡明白,小雯的死一定和论坛上那篇攻击她的帖子有关。因此,她决心靠自己的力量来找出凶手,为小雯复仇。

无论如何,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揭开妹妹之死的真相。

几经周折,阿怡找上了神秘的无牌侦探阿涅。阿涅居住在一栋破旧的唐楼里,生活邋遢、性情尤其乖戾。

阿怡费劲口舌,为了能够让他接受自己的委托,她取了银行卡所有的钱,来证明自己的决心。


豆瓣8.2分,如果我们想知道真相,就必须,看下去

“我过去遇到过很多委托人,我一提出要他们全部财产,他们便打退堂鼓。连自己都没有执念,却想要我这个外人卖命侦查,这不是很混账吗?”

拥有超凡的黑客技术,阿涅也果然不负阿怡所望。伴随着阿涅的调查,真相如同洋葱一般层层剥开。

原来,骚扰犯并没有什么外甥,而抹黑小雯、制造网络舆论来施加压力逼迫她自杀的,另有其人。这个真正的凶手竟然就在小雯的身边,在她的同学之中……

随著真相一层层剥开,阿怡心底那个「妹妹」的形象却渐渐模糊;

她.....究竟了不了解自己的妹妹?她要为死去的妹妹做些什么?

阿怡是一个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人,在调查妹妹死亡的真相中,她见识到了网络巨大而可怕的能量,不由地憎恨起网络。

对此,阿涅说道:“可怕的不是网络,而是网络背后的人性。”

“人总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自私自利的生物。”

“我们满嘴仁义道德,表面上容不下丁点恶念,可是一旦失去了余裕,就会祭出什么‘物竞天择’的理由,为自己所作所为开脱,这就是人性。”

慢慢地,阿怡陷入亲情与谎言的陷阱跳脱不出来;

而罪与罚的天秤也开始倾斜,自己究竟追逐的是真相还是一血仇恨?

复仇是什么?

是弥补遗憾的救赎,还是人性陷落的深渊?

网络又是什么?

它带来更多的便利,还是更危险的纷争?

虽然过程比较沉重,但是作者还是秉承着美好的观念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

阿怡没有去实施复仇计划,但是恶人终有恶报,坏人们得到了自己应有的报应。

不必让好人陷于道德的沼泽,坏人终会自陨!

豆瓣8.2分,如果我们想知道真相,就必须,看下去

仔细想想,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案例太多太多。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你的身边,你又会做何反应?

当地铁骚扰案发生时,你是漠不关心视而不见,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对骚扰者大加口诛笔伐,或是指责受害者“自找的”?

当网络上曝出攻击受害人的帖子时,你会参与到其中是辱骂还是同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曾参与到了“网络暴力”之中,只是我们不知道。有时候,自己有意或无意中留下的只言片语,对于受害人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伤害。

在《网内人》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聊天记录”。作者在每一章的末尾都放置上两个“杀人犯”的聊天记录截图。

通过聊天记录,我们也可了解“杀人犯”们的心理活动和他们接下来的行为轨迹,但是每一份聊天记录只有寥寥数语。

获得的信息十分刺激但是太少不够过瘾,真是心痒痒地直想知道杀人者到底是谁,他们究竟有何动机?

如果我们想知道真相,就必须,看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