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弟子規》中說:執虛器,如執盈。意指對待任何物品都要小心謹慎。

然而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對物品毫無珍惜的念頭,甚至會不屑一顧地說:

“大不了再買唄!反正我家有錢!”

在這種歪曲的金錢觀背後,也許我們需要反思:在物質已經足夠豐盛的當下,該如何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呢?


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身邊多數父母對於孩子金錢方面的教育,無外乎如下兩種方式:

  • 一種是能省則省,堅決避免購買沒有用的東西,哪怕孩子再喜歡也不行;
  • 一種是完全不提錢,孩子只要認真學習,就無條件滿足所有的要求。

很多人認為只要孩子成績好,或者有一技之長,孩子以後就能自己掙錢,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但現實並不是這樣的,如果孩子從小沒有接觸過金錢的教育,沒有樹立健康的財富思維,那麼成年之後,通常也很難正確地支配金錢,並讓錢財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正向的影響。比如頻頻曝出的年輕人網貸危機、中老年人的理財陷阱等等,其實都不是意外。

也許你會說,順其自然就好,孩子能掙多少錢,就過什麼樣的生活,知足常樂就好。然而這麼想你就錯了!

正向的財富思維,除了讓孩子擁有賺錢的能力,更會影響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告訴你,孩子的金錢觀,對自身生命成長的重大影響,以及在成長過程中財富思維的形成過程。在最後,我會告訴你如何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富思維。


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1 對金錢的理解,會影響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擇。


奇葩說辯手冉高鳴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的實習經歷:

大學畢業後,他放棄了沒有酬勞的實習記者職位,選擇去海洋館做馴獸師,同時表演噴火。

奇葩說的舞臺上,他展示了一張自己“衣不蔽體”的工作照,背後是自己做實習記者的同學,兩者形成了鮮明對比。

冉高鳴最後說,當時雖然暫時掙到了一些錢,但這段經歷毫無意義,對自己的成長沒有任何幫助。

毫無疑問,因為沒有將目光放得更長遠,冉高鳴錯失了一次成長的絕佳機會,然而他也是幸運的,看清真相後,他最終放棄了當初的道路,及時止損。

然而現實生活中,因為短視,只顧眼前利益,而放棄大好前程的人,絕對不是少數。

由此可見,正確的金錢觀和財富思維,關乎人生道路的長遠抉擇。

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2 低財商,足以讓孩子的人生道路走上冰點

如今,說到段林希這個名字,恐怕有印象的人寥寥無幾,然而在數年之前,這是一個在大街小巷如雷貫耳的名字。

2011年,21歲的段林希在快樂女聲中,超出眾人期待一舉奪冠,從此一夜成名,知名度持續上升,商演接到手軟,經紀人、化妝師、助理等配置,都是一線大牌明星的標準。

然而,名利雙收,沒有帶給這個女孩兒,繼續奮發向前的動力,籠罩在自己身上的光環,讓她開始自我膨脹,把時間花在了享受上,每天在KTV、酒吧等地方消磨自己的時間。曾經有朋友提醒她記得存錢,也被她拋在了腦後。

飄的有多高,跌的就有多重。工作的懈怠加上高額的消費,很快讓她的經濟陷入困窘。老家的兩位親人相繼心梗住院,她卻拿不出錢來救助。

之後的她,嘗試過和朋友做微商創業、開出租車、辦文化公司,幾番折騰之中,昔日的榮光不再。

段林希的高開低走,在於成名後沒有意識到財富的積累,需要自己不斷的努力,在奢侈的生活耗光金錢和名氣之後,她很快回到了原點,時間給她的複利,只有落魄和迷茫。

回到我們的生活中,其實身邊的“段林希”也並不在少數。

很多人在一時風生水起之後,卻因為不善於使用財富,又因為急功近利的投資或者沾染賭博等惡習,最終一夜回到解放前。

由此看來,如果沒有正向的財富思維,即使有掙錢的本領,能掙到錢,最後也很有可能快速回到起點。

那麼,孩子的財富思維,是怎麼形成的呢?

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3 孩子對財富的認知,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經歷

在你身邊很可能有這樣的人,給自己花錢似乎是一種罪惡,他們可能對父母、對孩子以及朋友,都很慷慨,卻唯獨對自己吝嗇,有什麼好的東西,總是先想著身邊的人,自己卻習慣於“撿漏”。

這種對於自己使用好東西充滿罪惡和內疚的感覺,在心理學上叫做“不配得感”,這種心理一般來源於父母在小時候對我們的言傳身教。

身邊有個朋友,從來不戴漂亮的髮飾,即便是出席公司年會這樣的場合,有關係好的同事送給她漂亮的髮夾,她戴上被別人誇獎漂亮之後,也總會因為感覺彆扭,悄悄取下來。

後來詢問她原因,原來是在小時候上學期間,她看到有同學頭上戴著漂亮的髮夾,便請求媽媽幫自己也買一個,結果媽媽大發雷霆,並衝她吼道:“這種不實用的東西有什麼用?家裡哪裡還有錢幫你買這些東西!”

多次經歷過類似的事情之後,朋友不敢再渴望自己變美,直到長大成人,也依然覺得美好的東西,自己是不配擁有的,如果有人讚美自己,更是覺得彆扭和難堪。

其實,

我們在小時候聽到的任何有關金錢的話,都會留在潛意識裡,並逐步形成自己的金錢觀,影響自己成人之後對待金錢的態度,而這便是財富思維了。

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提出財商這個概念的羅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介紹了他的兩個爸爸。

“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企業家。羅伯特發現自己的兩個爸爸,對同樣一件事情,通常會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並對金錢有完全不同的態度。

比如,窮爸爸總是說:

“貪婪是萬惡之源,人就應該懂得節制,不要渾身都是銅臭味。”


而富爸爸則說:

“貧窮才是萬惡之源,有錢才會幫助到更多的人,才會消滅掉世界更多的惡。”

羅伯特最終選擇接受富爸爸的價值觀,並向他學習有關金錢的知識,最終實現了財務自由,用事實驗證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價值觀的影響根深蒂固,父母對金錢的看法,其影響力貫穿孩子的整個人生。

那麼怎麼才能幫孩子形成正面的金錢觀,打造給孩子一生帶來積極影響的財富思維呢?

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4 培養孩子財富思維的方法


  • 首先,我們需要去培養孩子直面問題的思維習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和困難,而這些障礙,其實正是孩子成長的契機,通過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孩子的認知和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

然而我們會發現,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有的孩子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或者通過求助其他小夥伴、老師或者家長,直到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但是也有不少孩子,會選擇逃避,把難題留給他人,或者直接扔給家長,甚至大哭大鬧。而此時父母應對的方式,會對孩子後期的行為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被稱為“富翁的教父”的哈維·艾克,在《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一書中,提出一條致富法則:成功的秘訣,就是不要逃避問題,不要在問題面前退縮;你要成長,讓自己大於一切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養成解決問題的習慣,在孩子面對挑戰的時候,我們可以陪伴孩子,引導他們思考對策以及尋找答案,直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此外,我們要培養孩子樂觀的思維方式。

曾經有這樣一個很出名的實驗,把半杯水放在桌上,問被試驗者看到了什麼。有人說看到的是半杯水,而有人則沮喪於杯子有一半是空的。這就是正面思維和負面思維的區別。

同樣一件事情,積極樂觀的人,會把它看成是機會,他們會勇於嘗試,樂於付出行動;而消極悲觀的人,看到的更多是障礙,於是他們會不斷地準備,想等所有問題都有把握之後再行動,然而問題只會越來越多,最後不了了之。

由此可知,對於任何事情,積極樂觀的人,最後勝出的幾率通常更大。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去鍛鍊他樂觀正面的思維方式。比如當孩子考試失誤的時候,比起責怪和憤怒,寧可把它看成是孩子成長的機會和空間,這對於孩子的認知發展尤為重要。

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 然後,我們要幫孩子養成管理金錢的習慣。

是否能夠實現財務自由,管理金錢的能力具有決定性的因素。而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多數人是不讓孩子接觸金錢的,比如孩子的壓歲錢,大多是直接交給爸爸媽媽。而孩子對於怎麼花錢、花多少錢,也通常沒有什麼概念,都是父母直接決定。

如果從小沒有接觸金錢,沒有管理金錢的習慣,那麼長大後即使掙到了很多錢,也很可能,因為不會管理,揮霍無度,最終回到赤貧狀態。

一位生活在美國的學者,在帶孩子到鄰居家串門的過程中,發現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存錢罐,並且每一個存錢罐分成3~4份,每一份有一個關於用途的標籤,比如:儲蓄、投資、娛樂、學習等等。

這種從小培養孩子管理金錢的財商教育,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試著保管自己的零花錢,從而讓孩子對於金錢的使用,養成主動思考和管理的習慣,而這個習慣無疑能讓孩子受用一生。

  • 最後,我們要讓孩子養成持續學習的習慣。

富蘭克林說:如果你認為教育很昂貴,請試一試無知的代價。

很多時候,一個人無法成長的原因,是因為他拒絕學習,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而這一行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表現得尤其明顯。

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學習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就很有可能武斷地認為自己都是對的,而這種思維方式一旦被孩子習得,他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縱觀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其實沒有幾個人是天才,都是通過後天不斷努力和學習,使自己不斷成長,最終達成目標,實現自己的夢想。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以身作則,抱以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以此為孩子做好榜樣。


財商是教孩子掙錢?錯!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擁有正向的財富思維


誠如馬克·吐溫所說: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錢是一個好奴僕,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變成你的主人。

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富思維,樹立理性的金錢觀,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舉足輕重。財富思維的培養,不只是讓孩子知道怎麼花錢以及如何掙錢,而是讓孩子在人生的方方面面,都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