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身邊最有頭腦的人,深刻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功成即身退

古代皇帝的上位之路遠比我們現在的職場升遷複雜的多,作為未來的儲君,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從小接觸、學習的內容是關於如何治國的,有些負責任的皇帝對儲君的要求特別嚴格,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能夠嚴格要求太子的往往是這些建立新朝的皇帝,他們深知江山來之不易,更不希望江山毀在不成器的太子手裡,不過歷史上這樣的太子並不是沒有。


劉邦身邊最有頭腦的人,深刻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功成即身退

像秦二世胡亥和隋煬帝楊廣這樣的皇帝,就把父輩得來不易的江山毀掉了,這樣的昏君在百姓眼裡是不受歡迎的,為了生存百姓往往揭竿而起,即使在後人的評價裡像秦始皇那樣的一代帝王,也遭遇過很多次的暗殺,最著名的故事就是關於“荊軻刺秦王”了,荊軻雖然沒有達到目的,可是他卻留下了俠義之名。

其實還有一些刺殺秦王的義士,他們有的被秦始皇反殺有的逃走,並沒有在史書中留下多少記載。不過有這樣一個人,雖然他刺殺秦王這件事鮮為人知,可是他卻為漢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但凡提到劉邦身邊的謀士,他必佔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說要是沒有他,劉邦能否當上皇帝都是一個未知數,他就是劉邦麾下著名的大將張良。


劉邦身邊最有頭腦的人,深刻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功成即身退

張良本是韓國人,他的家族在韓國非常顯赫,祖先曾經擔任過韓國的五任宰相,地位非一般的朝臣可比,不過到了張良時他並沒有延續祖先的榮耀,並不是他無能而是因為這時候秦始皇嬴政開始了統一六國的霸業。中原格局被秦始皇重新洗牌,張氏家族的命運也被改寫。原本應該跟隨祖先腳步位極人臣的張良,因為秦始皇國破家亡。

國仇家恨齊齊壓在他的身上,張良為了報仇散盡家財只為尋找能夠刺殺秦始皇的義士。他聽說濊國有個叫滄海君的人廣交天下俠士,覺得他應該可以幫到自己,於是跋山涉水不遠萬里來到濊國找到他,滄海君果然沒有讓張良失望,他給張良推薦了一個力大無窮,能甩動六十公斤巨錘的大力士。張良找鐵匠專門為大力士打造了適合他使用的巨錘,打算讓嬴政的腦袋開花。


劉邦身邊最有頭腦的人,深刻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功成即身退

本來皇帝一般沒事都會待在宮中,身邊很多守衛保護他的安全,不過當時嬴政剛剛統一六國,還有許多事情要忙,需要到各地去視察,一旦離開皇宮,刺秦志士就有機會刺殺他了。機會很快來了,嬴政去泰山封禪,張良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就等著嬴政在他埋伏的路上經過。怎麼知道秦始皇坐的哪輛馬車呢?原來古代皇帝做的馬車是有特定規格的,戰國時期天子的座駕一般是六匹馬拉車。

張良讓大力士盯緊路過的六匹馬拉的車,時機一到就甩動巨錘砸死秦始皇。結果護衛秦始皇的軍隊到了張良埋伏的地點時,他慌了。因為幾乎所有的馬車都由六匹馬拉著,根本看不出來哪一輛坐著嬴政,眼看著車隊漸行漸遠,張良無奈之下隨手指了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命令大力士動手。大力士早就等著張良的信號,聽到命令巨錘掄圓了就丟向馬車。


劉邦身邊最有頭腦的人,深刻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功成即身退

一聲巨響馬車被砸的看不出本來面目,車裡的人當場就死了。不過這個人只是秦始皇的替身而已,張良來不及惋惜和大力士轉身就跑。出了這樣的事秦始皇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立刻下令全國捉拿兇手,沒幾天秦始皇的手下通過那個巨錘就查到了線索,張良倒顯得很鎮定,他男扮女裝躲過了秦始皇手下的追查,之後隱居到了下邳。


劉邦身邊最有頭腦的人,深刻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功成即身退

後來秦朝滅亡,張良才得以出山投靠了劉邦,做了漢軍的幕僚。他不但是個軍事奇才,政治方面也不遑多讓,劉邦從一個混混蛻變成天子,這其中離不開張良的輔佐,他給劉邦制定的洗白政策讓劉邦擁有了大批的支持者,在他們眼裡劉邦不是那個在沛縣靠著岳父這顆大樹的小人物,而是一個擁有智慧和情義值得他們追隨的大英雄。每當劉邦剋制不住自己的私慾時,張良都會及時提醒他,讓他記著秦始皇的前車之鑑。


劉邦身邊最有頭腦的人,深刻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功成即身退

劉邦登基以後,張良說自己身體不好,現在天下初定沒有什麼要緊事了想好好調養下身體。他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在和劉邦共事的這些年裡,劉邦身上的劣根性他比誰都清楚,他知道劉邦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急流勇退保全自己。剛開始只是稱病不上朝,後來直接辭官隱居了。張良離開後和劉邦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基本上都慘淡收場,唯獨張良全身而退,他用自己的行為和智謀詮釋了漢朝第一軍師的魄力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