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新年過了,春天也就不遠了,讓咱們春天再相逢!阻隔病毒,但絕不會阻隔愛”這句話是來自春晚情景陳述劇《愛是橋樑》裡面的臺詞。商丘工學院的同學們也將這句話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不能外出玩耍,但我們不會因為阻隔病毒而阻隔對家人的愛,商工學子們通通秒變“廚神”,為家人們帶來了豐盛的佳餚。快來和小編一起欣賞一下吧!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白薯芝士餅——李晶晶

疫情當前,隔離在家,閒來無事,從抖音上學做了紫薯芝士餅,但是家裡沒有紫薯,就用白薯代替,整整一下午,仔細觀看教程,一步步和麵,感覺到了生活的不易,糧食的珍貴,父母的辛苦,美食做成功的喜悅。希望大家都多多嘗試,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1、將白薯(紅薯或者紫薯)削皮,切開蒸熟,壓碎後放白糖和牛奶攪拌均勻。

2、將攪拌均勻後的白薯,取一小塊壓平,放上芝士,團成圓團。

3、用雞蛋,牛奶,酵母和麵,醒發四十分鐘後,擀成餃子皮大小,將團好的圓團,包住後,壓扁。

4、將平底鍋或電餅鐺刷油,中火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涼皮——盧迪

隔離兩個月,那天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突發奇想,看抖音看了那麼長時間,決定做涼皮,涼皮風掀起,留守在家的各位也都找到了下廚的樂趣。“好像不動手做個涼皮,都不能證明自己廚藝的存在感”說實話,揭涼皮的過程極度舒適,既然有優秀佳作,就有做十次失敗十次的,做涼皮這項活動,居然很好地讓大家越挫越勇了。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可樂雞翅、家常菜、香菇炒青菜——陳囿屹

疫情居家,共抗新冠。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結束,很多學校還沒有開學,作為大學生的我邊上網課邊幫忙為家裡做家務。其中做飯菜是個人能力範圍之內的。在父母下班回來前把飯菜做好,既能鍛鍊自己的廚藝水平也能為父母減少一些負擔。這期間網絡上有很多關於做甜點和一些菜餚的視頻。在上網課的時間之餘,我也動起手來,實踐一下。

可樂雞翅是一道以雞翅和可樂為主,料以蔥薑蒜鹽雞精作為輔料製作的美食,味道非常鮮美,色澤豔麗,肌肉嫩滑也是江南菜的一種。有傳說說是國外的一道菜有可樂和番茄醬配料製作,傳入中國後,國人就改用醬油代替做了改良。

香菇炒青菜是一個非常常用的家常菜。主要食材是上海青和香菇組成。在炒的過程中,以蠔油做醬汁,能夠更加的提煉青菜與香菇的鮮美。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雞翅、無骨雞爪——靳翌楊

小廚上線1

疫情在家,無聊就來學習做些網紅美食778,但是製作之前要先把材料準備好奧,以免製作的時候手忙腳亂。

雞翅可以有很多種打開方式,煮的煎的炸的烤的,似乎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美食的迷人魅力在於,可以在最庸常的食物和最簡單做法中發現新意與挖掘美味,雞翅的做法便是最好的的證明之一。對各種食材慢慢摸索,也為疫情在家的無聊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最後帶來的成就感更是無法言喻的,大家快來動手試試看吧。

小廚上線2

前段時間全網的人好像都在做無骨雞爪,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那麼疫情在家,閒著也是閒著,讓我們動起手來嚐嚐吧。

第一步還是要把雞爪洗乾淨,冷水下鍋,加入料酒蔥姜八角去腥。

第二步放入煮五六分鐘後撈出,多過幾遍涼水,這樣方便脫骨。(放入冰塊中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奧)

省略脫骨環節(注:處理好的雞爪最好從背面劃刀,容易脫骨),我們直接來到第四步,脫好的爪爪要進行入味處理啦。加入剁椒,檸檬,小米辣,生抽,白糖,醋,蒜末就可以啦。

第五步,放入冰箱冷藏半個小時就可以吃啦。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蛋撻——曲瑩瑩

1 、蛋撻皮提前取出,雞蛋打入碗中和白砂糖攪拌均勻後,依次放入牛奶、煉乳、淡奶油攪拌勻。

2、過篩2-3次,蛋撻皮放入烤盤,蛋撻液倒入蛋撻皮8分滿。烤箱上管200度,下管210度預熱,烤20分鐘左右。

其實每個不同階段的時期,我們都應該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一些美好所在,或許我這樣的想法有點太簡單!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自己的一種心情所出現的!做菜有時並不是那麼的色香味俱全,但是懷著一種愉快的心情認真地做出來的食物是比它本事的。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家常小菜——張秀娟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時疫,廚藝成為很多人倒逼出來的新技能,而朋友圈更可看作是一場廚藝大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自制美食開啟霸屏模式。據說排名第一的是做蛋糕,第二是做涼皮,第三是炸油條,第四是做奶茶。幾大排行榜的食物我都有動手去做,雖說有的“翻車了”,但是大部分還可以下嚥。疫情期間才發現自己也可以做出五花八門的食物;其實無論成敗,這些都註定成為這個特殊時期的一份難忘記憶,點綴著我們共克時艱的時光。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原來廚房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洋溢著幸福感的地方。“如今最好聽的聲音就是,油鍋爆炒時滋啦滋啦的響聲”;最親切的呼喚是“快來吃飯”;最踏實的感受就是,打開冰箱發現“裡面有貨滿滿”……

這次疫情也再次提醒我們:回家做飯、吃飯,與家人在一起,是多麼重要和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它關乎家庭幸福,更關乎家人健康。而買菜做飯,無疑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一日三餐自己動手,營養均衡,飲食健康,才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商工學子變“廚神”,宅家生活歡樂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