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鬆齡郭鬼子為什麼要起兵反叛?

大頭喇嘛


在東北王張作霖的奉系裡,有一員將領和張學良亦師亦友,最後卻背叛了張作霖,他就是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又愛又恨的郭松齡。

郭松齡出身遼寧瀋陽,據說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人。當時東北有俄國和日本的駐軍,被當地人不喜,統統稱為俄國鬼子、日本鬼子,郭松齡因身材魁梧,又衣著樸素,外貌上與當時的白俄士兵相仿,因而得了一個外號“郭鬼子”。

張學良本來就有正義感,對西方的先進思想也不排斥,兩人逐漸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連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和郭松齡的夫人韓淑秀也變得情同姐妹,韓淑秀遇到經濟上的困難,于鳳至也二話不說,用自己的私人財產幫助她。

在講武堂,郭松齡對所有學員一視同仁,要求嚴格。漸漸地,張學良身上的少爺脾氣少了,學會了嚴於律己。又天資聰慧,得郭松齡傾囊相授,軍事知識和素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畢業後更把郭松齡調到自己麾下,一起操練新軍,整頓軍紀。

奉軍的錢袋子在王永江這個財神的打理下,變得日漸豐盈。張作霖野心也隨之變大,把目光望向了關內。在總參謀長楊宇霆的策劃下,發動了第一次直奉戰爭,這場仗也是一塊試金石,在直系軍隊先進的戰術和猛烈的大炮轟擊下,奉軍老牌部隊節節敗退,折兵損將、慘不忍睹。

在山海關前,還是張學良和郭松齡的三八旅頂住了壓力,一番苦戰後,粉碎了吳佩孚的直軍攻佔奉天的計劃,最後兩軍議和。張作霖休養生息後,發動了號稱復仇之戰的第二次直奉大戰,郭松齡率所練之新軍勢如破竹,一鼓作氣打到秦皇島,此戰以奉系的勝利而告終。

這兩場有名的大戰展現了郭松齡卓越的軍事才能,也奠定了郭松齡在奉軍中的地位。深受老帥、少帥父子倆的器重和信任。郭松齡字茂辰,張學良人前常說郭茂辰就是我,我就是郭茂辰,足見其厚愛。張學良後來還為郭松林爭取到統領奉軍最精銳的七萬新軍的權力。張學良不在天津的時候,整個軍團郭松齡一人說了算。

郭松齡身居高位,軍事指令也下達通暢,無人掣肘,按理說應該心滿意足才是。不料郭松齡卻暗中聯繫馮玉祥、李景林,打著清君側、擁立張學良的口號,徹底背叛了奉軍,並通電全國。郭松齡為什麼會反張作霖?爭論一直不曾停息。在小編看來,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一、與楊宇霆的私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奉軍新軍裡一直分為兩派,一派是郭松齡為代表,在國內陸軍學校畢業的陸大派,另一派則是在日本陸軍學校畢業的留洋派,像楊宇霆、姜登選、韓麟春都在此列,兩派因軍事理念的差異一直看對方不順眼。而且楊宇霆一直建議張作霖挺進關中,統一全國,迎合了張作霖的野心。而郭松齡卻希望奉軍可以好好經營東三省,國人不要自相殘殺。

第二次直奉大戰以奉軍大勝結束。張作霖把各個省封給手下,其中把安徽封給楊宇霆,山東封給張宗昌,把江蘇封給姜登選。而此戰最大的功臣郭松齡卻什麼也沒得到。趾高氣揚的楊宇霆和落寞的郭松齡,成了讓兩派的矛盾迅速激化的鮮明寫照。其實張作霖是把郭松齡與張學良捆綁一起。等張學良徹底接班那一天,郭松齡在整個奉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惜他沒等到這一天。

二、新舊兩派的矛盾

張作霖團隊裡有兩種人,一種是當年一起刀口舔血的把兄弟,這些把兄弟為張作霖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深受東北王的信任。隨著歷史車輪的轉動,他們陳舊的作戰思路和帶兵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了,第一次直奉大戰的潰敗就說明了這一點。

而新派則是張作霖蒐羅來的各處人才,以王永江、楊宇霆為代表。他們在軍事、政治、經濟各方面進行著革新,讓張作霖愈發器重。兩派的矛盾也在日益激化當中,不過郭松齡確是一個例外,他雖身處新派,但因其性格剛直、自尊心過強,落得個兩邊不討好,孤家寡人一個。

三、民族大義

郭松齡曾經參加過孫中山先生的隊伍,對三民主義很是認同。他的夫人韓淑秀也是同盟會會員。郭松齡有一顆救國救民之心,在得知了張作霖在日本大量採購軍火、準備大打內戰的消息後。郭松齡很反感。

四、性格偏激

郭松齡自尊心太強,不削與人交往,被楊宇霆擠兌後,兩人關係變得勢如水火。張學良居中調停,請兩人坐下來一起吃飯,郭松齡聽說楊宇霆也要到場,不顧張學良的好意,憤然缺席。

後來直奉大戰,郭松齡在作戰部被姜登選擠兌,竟然違抗軍令,擅自帶走部隊。戰場抗命,已經形同造反,可以就地槍決的。不過張學良卻沒有處罰他,只是找到他讓他把作戰部隊帶回去。後來郭松齡在背叛奉軍以後,把姜登引誘出來殺害了。後來楊宇霆失勢,郭松齡手握7萬精銳的兵權。按理說應該大氣一點,他卻在火車站當面譏諷楊宇霆,像一個報復成功的孩子。

雖然郭松齡反叛奉軍前期節節勝利,可簽訂合作密約的另外兩方,馮玉祥、李景林卻不想真的和郭松齡合作。最後兩方居然為了爭奪利益自己打了起來,讓郭松齡後院失火。再加上張學良用飛機發布傳單,傳單裡有一句“吃張家飯,不打張家人”足顯張學良之才智,令反戰情緒在郭松齡的軍隊裡迅速蔓延。幾件事兒疊加起來,註定了郭松齡的敗局。

郭松齡的這場兵變,雖說出發點是為了救國救民,消滅內戰,不過不難發現雙方背後有日俄兩國的影子浮現。其實只有自身強大了,才不會被別人操縱。就像今天的中國,正在變得日益強大,軍事、經濟等各領域齊頭並進,讓昔日西方列強不得不為之側目,中國的聲音在世界上愈發變得舉足輕重起來。歡迎留言,咱們明天見。



我是Jason


郭松齡軍事才能很強,上過軍校,在奉系中算有學問的,和張學良的交情非淺,在第一、二次直奉戰爭中表現優越,掌管一定的軍權。按道理張作霖對他不薄,為啥還要反奉,最後兵敗被俘,被殺,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與張作霖政見不同,張作霖是舊式軍閥,沒上過學,土匪出身,身邊多少一起當土匪的兄弟,對民主共和之類的不感冒,郭上過新式學堂,思想受到民主共和薰陶,一身熱血,隨時想著為國做點貢獻。另外,張作霖和日本人的態度曖昧,郭錚錚鐵骨,對日本人非常討厭,這也反應了郭只是一個將才,不懂政治,張作霖和日本人接觸是玩的政治手段,郭認為張作霖要當漢奸,極其憤怒。

二,郭松齡進不了奉系的核心集團,雖然郭很能打,有軍功,但在張作霖眼裡不如一起當土匪的兄弟,始終進不了那個圈子,張作霖對人事安排也是有點偏向以前的老兄弟,這讓郭松齡很憤怒,打仗的苦活累活讓我主打,一到分功勞,便打折,老郭心理苦啊。

三、被馮玉祥耍了,馮玉祥民國第一倒戈將軍,逮誰坑誰,正是因為馮玉祥答應出兵相助,郭松齡才有底氣反奉,沒想到馮玉祥見情況不妙,出爾反爾,沒出一兵一卒,郭鬼子是讓馮玉祥給坑死了。

雖然郭松齡最終失敗,但他是一個錚錚鐵骨的漢子,他本可以勝,只要和日本人合作,新的東北王就是他的,但他拒絕了日本人。也給自己的命運關上了門。


饕餮中國


郭松林何許人也?

郭松齡字茂宸,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鎮漁樵村,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年幼時郭松齡進入省城東南常王寨董漢儒先生開設的書院繼續學習,1912年郭松齡考入北京將校研究所。1913年秋,郭松齡考入中國陸軍大學,畢業後任北京講武堂教官。經張學良的推薦,郭松齡被張作霖委任參謀長兼第二團團長。1921年,張作霖又委任郭松齡為第八旅旅長,與張學良領導的第三旅組成司令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學良與郭松齡擔任第三軍的正副軍長,與姜登選、韓麟春為正副軍長的第一軍作為奉軍的主力,擊潰直軍並獲得勝利。張作霖任命張學良為京榆駐軍司令部的司令,郭松齡任副司令。

可以說郭松齡是奉系的重要將領,是張作霖父子最為倚重的心腹。郭松齡隻身來到奉系,靠著張氏父子的提攜當上了東北軍的高級將領,進入了奉系的核心層。按照道理,他就不應該反可是為什麼就反了呢?郭松齡


多種因素誘導,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反

  1. 由於奉系內部還分成三大集團,分別為元老派,士官派和陸大派。郭松齡就是陸大派的首領人物。當時奉系內部權力的傾軋非常嚴重。由於元老派和士官派思想比較保守。郭松齡為首的陸大派和楊宇霆為首的士官派長期不和,兩派矛盾非常尖銳,張作霖也樂於讓他們內鬥,但郭松齡的陸大派明顯處於下風。張作霖又明顯偏向士官派,所以郭松齡心懷不滿。
  2. 當時日本人在東北的勢力不容小覷,張作霖與日本人承諾了各種權益,但郭松齡極力反對,遭到張作霖呵斥。當南方革命形勢如火如荼,再加上馮玉祥一勸,覺得“反”才有希望!
  3. 郭松齡得到共產國際的口頭支持,又手握重兵,郭松齡認為任何人上臺都會對他不利,而且張學良被他認為不堪重用。使得郭松林不得不“另謀出路”。
  4. 最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愛國。郭松齡早有革命思想和革命行動,一向疾惡如仇,他參加過同盟會,接觸過孫中山,所以很多人認為他反奉並非偶然;當時張作霖大肆殺害革命黨對東北實行黑暗統治,郭松齡十分憤恨,決心“改造東北、剷除軍閥暴政”,所以他舉兵反奉是必然的。

張作霖

對於這一點,我基本認同。但是,郭松齡反奉理由準備不充分,把自己至於不“義”反而失去了部分民心,在《盛京時報》則登有一副對聯:“論權、論勢、論名、論利,老張家哪點負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爾夫妻佔得完全。”只能說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