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脂評一句“畫出心事”,道盡紅樓兒女情態心性

《紅樓夢》:脂評一句“畫出心事”,道盡紅樓兒女情態心性

塑造描繪,最直觀清晰的莫過於畫,而曹雪芹先生則可以說是文學界的大畫家,他筆下的人物一個個都是那麼鮮活靈動,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都有著別樣的情態和意趣,其行必藏其心,不怪乎脂評中常用"畫出一個俗物來"、"畫出小人得意來"等"畫"語來評論其人物塑造

這種對於人物的精確描寫給故事裡的人賦予了"人性",也給故事外的讀者以無限的探究意趣,這種如畫般的塑造手法是《紅樓夢》的點睛之筆,也是我們窺探人物心性的一扇窗,無怪乎脂評以一句"畫出心事"為這本奇書的人物做結了。

一、 脂評與人物心性

在塑造人物一途中,《紅樓夢》可以說獨樹一幟,不僅將主要人物描繪得細緻入微,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很可能是推動故事的點睛之筆。這一點在脂評的一針見血下總能讓我們有所領會。

書至第三回,正求助無門的賈雨村聽聞舊員起復的消息後,"

雨村自是歡喜,忙忙的敘了兩句"。對於這句脂評只輕描淡寫的批了四個字——"畫出心事"。

看似簡單的四個字道盡玄機,壓抑內心歡喜強作守禮的人物形態躍然紙上,只"忙忙"二字就將其急迫、狂喜、心思流轉一筆寫盡,讓我們得知了賈雨村對做官的執念之強,自然之後的小人做派甚至前倨後恭也就不奇怪了。

《紅樓夢》:脂評一句“畫出心事”,道盡紅樓兒女情態心性

"反寫"也是曹雪芹先生描寫人物、隱藏伏筆的慣用方法,如宮裡傳來消息,允許"凡有重宇別院之家"的家族迎宮妃省親時,眾人忙著建大觀園、忙著裡裡外外的打點、買辦甚至宣揚,可就在這烈火烹油的熱鬧裡卻有個"失意人"寶玉,他正在為秦鍾生病一事萬分愁緒、悶悶不樂,似乎這舉家震動的大喜事與自己毫無關係一般,這種不在乎、甚至冷清的情態心性彷彿昭示了他和賈府最後的結局。

對這一描寫,脂評中則給了極高的評價,言說"偏於極熱鬧處寫出大不得意之文,卻無絲毫牽強,且有許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嘆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

這種"假作真時真亦假"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推進方式也就成了《紅樓夢》和曹雪芹先生的標籤,每每重讀此書,都令人有"唯以大白酬我作者"的感慨。

二、心性催動的言行舉止

1、 晴雯的牙尖嘴利

脂批謂"晴有林風,襲乃釵副"。作為頗得黛玉風骨的晴雯,將那份小性兒也一併承襲了來,當然還有那份單純和善良。

書第二十回曾描寫過一次寶玉為丫鬟麝月梳頭的情境,眾所周知寶玉的多情和體貼女兒,故而無論他對丫鬟們做什麼其實大都是單純的喜愛和親近,可這次梳頭偏偏被匆匆忙忙進來拿錢的晴雯看到了,張口就是一句嘲諷:"哦,交杯盞還沒吃,倒上頭了!"之後摔簾子"一徑出去了"。

對於這些情態動作的描寫,脂評認為:"... ...但觀者凡見晴雯諸人則惡之,何愚也哉。要知自古至今愈是尤物,其猜忌妒愈甚。若一味渾厚大量涵養,則有何可令人憐愛護惜哉。"

脂硯齋的評論中不難發現,評者認為這種明顯的吃醋行為是很正常的,長大的過程中難免漸生他意,而這種因心意而生的吃醋才是令人憐愛的。況且有心為之稱惡,無心之惡為過,因而晴雯的尖刻和小性兒不過是小女兒家的吃醋,其內心仍一片清明,沒有害人之心,遠遠稱不上是內宅陰私之流

,更不能和襲人一般表面溫柔,背後弄權的"得體人兒"們比較。

但也正是因為這份清明和善良,她才能在死前說出"今日既已擔了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後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這樣的話。可見其心性的痴纏之下埋藏了真和善,果然是合該遭人疼的品性兒。

《紅樓夢》:脂評一句“畫出心事”,道盡紅樓兒女情態心性

2、 鴛鴦的沉默抗爭

賈府的眾多丫鬟中,如鴛鴦、平兒等是稱得上一句"副小姐"的,不是說她們的吃穿用度如何奢靡,而是其重要性無可比擬,有時候她們一句話就能改變主人的一個心意,且有著一定的管家權利,例如賈政不受寵的庶子賈環,就總有"還不如太太跟前一個得臉的丫鬟"的評價。

可這種評價說的是體面、是話語權,卻不是身份和命運,就如探春曾與趙姨娘的一番分辨中也說:"那些小丫頭子們原是些頑意兒,喜歡呢,和他說說笑笑 ;不喜歡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貓兒狗兒抓咬了一下子... ..."可見在主子太太們眼裡,主僕之分是有巨大分別的,而能不能看透這點也很容易分辨。

第四十六回,邢夫人慾將老太太的大丫鬟給賈赦當姨娘,一張口就是要給姑娘"道喜",放言鴛鴦"進門就開了臉,就封你姨娘,又尊貴,又體面"。可鴛鴦卻低著頭不說話,也不動,甚至一面暗暗抗拒著,甚至對著來勸自己的孃家嫂子大罵

,說她是"看的眼熱了,也把我送在火坑裡去"。

在邢夫人眼裡的大喜卻是鴛鴦眼裡的火坑,其各自行為便是心性的體現,從這“一喜一躲”裡看出了邢夫人的愚和鴛鴦的清醒。

這種理智的冷靜是自身的心性堅定、不貪圖富貴,但也是賈府多少默默隕落的女子們給鴛鴦提的醒,但僅憑這份看得清就擔得上一句"鴛鴦女從熱鬧中別具一副腸胃,'不輕許人'一事,是宦途中藥石仙方"的評價了。

《紅樓夢》:脂評一句“畫出心事”,道盡紅樓兒女情態心性

三、 嬉笑怒罵總關情

1、笑中的各有千秋

從我們記憶深刻的賈府笑宴圖裡看得出,因為劉姥姥一句話而第一個噴了飯的湘雲是膽大與直爽,病弱的黛玉笑的岔了氣,疼愛兒孫的賈母將自己最心愛的滾到自己懷裡的寶玉摟住叫心肝兒,火辣大膽的探春一碗茶都扣在了好脾氣的迎春身上,淫浸後宅多年的王夫人一眼看出始作俑者,邊笑邊指著王熙鳳,薛姨媽沒想到這點,只是毫不收斂的噴了探春一裙子茶... ...這裡的一次大笑,將各人的心性和情態描繪的淋漓盡致。

同樣是遭人疼的子孫,天真無邪的寶玉可以肆無忌憚,黛玉卻不敢明目張膽的撒嬌,只能一個人為岔氣而"誒呦",毫無顧忌的湘雲第一個敢放棄形象的噴飯,也就不難想象為何她竟然能將黛玉與戲子相比,不過是同樣的有口無心,不帶惡意、不合時宜的聰明罷了。

長輩們的聰明和態度也在這一場笑裡顯而易見,短短一場宴會,將賈府百態都寫了進去,可見作者的掌控力。

再看寶黛二人為怡紅院的拒之門外事件和解之後,黛玉曾小小的刺了一句:"今日得罪了我的事小,俏或明兒寶姑娘來,什麼貝姑娘來,也得罪了,事情豈不太大了。"說著就"抿著嘴笑"

這裡的笑有著小小的得意,不僅為寶玉的真情剖白,也為自己小小的諷了寶釵一句,這笑裡也有善意,告訴寶玉自己不再生氣,也表達這句小小的諷是不含惡意的,笑容雖小甚至無心,卻由黛玉的善良和"小性兒"共同作用而生,也就給了我們解讀其人物心性的機會。

2、 怒中亦別有玄機

所謂嬉笑怒罵皆文章,如果笑是表達情感心性的方式之一,那麼怒應該是另一種體現人物的好辦法。紅樓中人的

看似都是怒道極致的真情流露,因而有時候可能比笑更加不設防

我們可以細數賈政對寶玉的罵詞,如"酒色之徒"、"作業的畜生"、"無作的業障"、"無知的蠢物"、"不肖的孽障"等等,這些說法都是在表達賈政本人的態度,既對寶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不肖無雙"的人品有著無比的痛恨和無奈,也有自身希望以經濟仕途進身、推崇孔孟之道的自我心性,因而每次對寶玉的喝罵裡都能看出其迂腐、古板的個性。

《紅樓夢》:脂評一句“畫出心事”,道盡紅樓兒女情態心性

書中寶玉可以說是性格極好的主子之一,但曾經有一次他卻在大觀園怡紅院的門前動了真怒。

第三十回中,得知黛玉曾經被下人們擋在門外的寶玉氣急了,打算給那群沒大沒小的丫鬟們一點兒苦頭,懷著"一肚子沒好氣",他看也沒看地踢開了門,對著來開門的襲人踢了一腳,口中罵道:"下流東西們!我素日擔待你們得了意,一點兒也不怕,越發拿我取笑兒了。"

這一次的大發雷霆可是不容易,要知道大觀園是"女兒們"的去處,一應伺候走動的都是女子,即寶玉在動手前是知道受自己這一腳的會是個女孩兒,一向以護花使者自居的寶玉能對女孩施威可見黛玉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高。

口中的罵詞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向帶人溫和平等的寶玉並不是沒有一絲等級觀念的,到超出他底線的時候,自小養成的主僕意識還是會不自覺地跑出來,貴公子的紈絝情態和心性便在這一句喝罵中叫人瞧了個真切了。

四、小結

任何成功的小說人物都不是片面、刻板的,一定是佛斯特所提倡的"圓形人物"不同的心性塑造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物自然有不同的言行舉止、情態風度,而對這些言行舉止的描寫是躍然紙上的,可心性卻是藏在其背後等著讀者去發現、解讀的。

這種“一而二、二而一”的辯證關係是作者筆力高低的分水嶺,《紅樓夢》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才讓整個故事都活了起來,也更有研究和借鑑的藝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