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思?

易經》被稱為眾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周易》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影響最為廣泛,清華大學即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更有許多人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奉為座右銘。但兩千年來,學術界對這兩句一直沒有公認、統一的正確訓解。須知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怎麼理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思?

先說對這兩句話最普遍也是最流行的解釋: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這種理解的核心在於,認為自強就是奮鬥,不息就是永不停息;認為厚德就是心胸寬廣,載物就是包容萬物。這種理解比較接近這兩句話的字面含意思,和許多人初見這兩句話時的理解最為貼合,故最為大眾所熟知認可。

另一種理解認為,“君子以自強不息”實為“君子以之自強不息”,“君子以厚德載物”,實為“君子以之厚德載物”,這裡的“之”就是指前面提到的“天行健”和“地勢坤”。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通過順應天運行的這種規律,就能使自己變得強大,生生不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通過順應地奉行的這種規律,就能使自己變得道德深厚,可以承載一切。這種理解的核心在於,人順應天地運行之道,就能做到自強厚德,從來生生不息,包容一切。這種理解多被傳統文化研究者所認可,他們的理由是《易經》為道家經典,道家講究順其自然,不會讓人奮鬥不息,埋頭苦幹;也不會讓人不分良莠,全部包容。

怎麼理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思?

但在我看來,這兩種理解都不準確。這是因為古人做古文,是文不加點,前後貫通自洽的。而今人讀古人,習慣拆分段落,然後辨字析句。比如讀易經,往往按卦象將其拆分,逐字逐句解析,不能貫通全篇,往往就失其真意。

我的理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實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而)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而)載物”。其中,“以”的意思是憑藉;“自強”的意思是超越自我;“不息”的意思是生生不息;“厚德”的意思是讓德行深厚;“載物”的意思是承載外物。總體解釋是:君子憑藉超越自我才能生生不息,正如天每日日新才能長久無盡;君子憑藉修持德行才能承載外物,正如地厚實坦蕩才能承載萬物。

我這麼理解的依據是什麼呢?學界認為,《道德經》是對《易經》的註解詮釋,我個人同意《道德經》在很大程度上是《易經》的繼承、系統和發揚。《道德經》通篇可分為兩層意思,一為自然之道,二為人行之德,並告訴人們如何修人德以合天道(自然之道)

。同樣,《易經》也是如此。“天行健,地勢坤”,為自然之道,“自強,厚德”是人行之德,人德合於天道(自然之道)就能達到“不息”和“載物”的目的。

怎麼理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思?

我們參照《道德經》,就更容易正確理解《易經》的意思。何謂“自強”?《道德經》雲,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只有自勝,方可稱強,“自強”便是自我超越。只有不斷超越自我,才可以生生不息。何謂“厚德”?《易經》其實就是一本告訴人如何修德,修何德有何好處的書。全書共闡述各類“德”有十餘種,包括“文德”、“懿德”、“崇德”、“謙德”、“龍德”、“君德”、“居德”、“育德”、“天德”等,並且對應闡述了具有這種美德會有何種好處,比如“無咎”、“乃亨”、“富有”、“有終”、“不辱”、“不去”、“天佑”等。

如果德行淺薄,就會“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行深厚,就能承載外物。外物是什麼呢?就是“名、利、位”,統稱之謂“福”。所以,厚德載物的意思就是,修行自己的品德,讓德行深厚,才能承載更多的外物(福)。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人如果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就會越混越差直至完蛋(息);人如果不修德行、道德敗壞,就會承擔不起外物(福),甚至惹禍招殃,就如《道德經》裡說的,“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怎麼理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思?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見“抱怨多”而“行動少”人,抱怨父母沒有給自己好的條件、抱怨國家沒有給自己提供好的福利、抱怨公司沒有給自己展示才能的機會,看到別人成功不見賢思齊也就罷了,還要輕蔑的說“不就是因為有什麼……”,“要是我有他那樣的條件”,“我也能……”不從自身找原因,自己不努力不爭取,怨天尤人,結果每況愈下。荀子說的明白,“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生活中還有一些人,每天為名利位而奔波,看起來非常上進,好像是真的自強,但總是遇到挫折。就算是一時成功,但往往最終走向失敗,甚至下場悽慘。這樣的人往往是因為德行不修,導致奮鬥無人幫,做事有人阻,挫折有人踩。甚至屢次失利不反思己身,做事往往更加偏激,無所不用其極,晚景淒涼。正如《國語.晉語六》說的,“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

所以,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相輔相成的,自強和厚德不可偏廢。


怎麼理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