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世界格局逐漸變為兩極分化的大背景之下,美蘇之間的冷戰拉開了序幕,相互之間的軍事競賽也愈演愈烈。曾經在某一段時間裡,蘇軍強大的地面坦克裝甲部隊,一度給美國及其盟友帶來了山大的壓力。為了在戰略上起到主導地位,美利堅開始著手研製更為先進的剋制坦克武器,GAU-8/A“復仇者”航空機炮就是當時眾多設計中的一種。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這門最早由通用電氣公司生產的GAU-8/A機炮的本體質量為281kg,加上裝填系統及彈藥箱後的質量高達1828kg,總質量佔A-10攻擊機淨重的16%左右。該炮全長6.06米、槍管長度為2.3米、寬0.43米,口徑為30MM,採用7管加特林結構,從炮口到彈藥系統尾端的距離是5.93m,彈藥箱直徑880mm、全長2m。彈藥箱一次可裝填1174發炮彈,但通常情況下只裝填1150發。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這種威力巨大的機炮採用電動機與液壓驅動,炮口初速為1070米/秒,射速可以調控,最大射速為4200發/分,低射速為2100發/分。不過,後期型號的射速被固定在3900發/分,為的是節省彈藥和仿製炮管過熱造成的意外。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該機炮採用旋轉閉鎖式機心,其隨動凸輪和閉鎖/開鎖滾輪裝在機心體尾部,機心組件向前運動到閉鎖區內,凸輪作用滾輪,滾輪依次旋轉,機心頭進入閉鎖位置。機心組件裝有擊針、擊針簧和扳機簧,扳機簧受機匣上的發射凸輪控制。在機心組件向前運動並旋轉進入發射位置的過程中,扳機簧受到壓縮然後被釋放,從而將炮彈擊發。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GAU-8/A機炮的供彈系統由圓柱形彈藥箱、出口裝置、輸彈系統、轉換裝置和入口裝置組成。輸彈系統由閉合輸送帶和滑行導槽組成,在射擊時,轉換裝置從輸送帶上取下炮彈,供給機炮,將彈殼送進輸送帶,從而傳到入口裝置,機炮的入口裝置將彈殼從輸送帶取下,再送入彈藥箱。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這種GAU-8/A機炮的的液壓傳動裝置與飛機液壓系統隔離,實行單獨工作,一共採用了2個馬達。GAU-8/A的每根炮管都有自己的彈膛與槍機。其與加特林機槍一樣,整個發射循環是由凸輪帶動並由炮管旋轉實施,而炮管本身的旋轉則是由飛機攜帶的雙液壓系統驅動。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這種機炮配用的炮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PGU-14/B貧鈾穿甲彈,在500米距離上可侵徹69mm鋼板,在1000米距離上可侵徹38mm鋼板;另一種是PGU-13/B高爆彈。另外在訓練時是使用PGU-15/B TP練習彈。為了在戰鬥中實現最強的穿甲效果,GAU-8機炮所使用的炮彈是按照4:1的比例將彈頭重約425克的PGU-14/B燃燒穿甲彈與彈頭重約360克的PGU-13/B高爆燃燒彈混合而成。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PGU-14/B的彈頭鑲嵌在輕質鋁合金彈殼內,內部有一塊小口徑的貧鈾核心,在實戰中,這種彈藥對坦克和裝甲車輛產生的破壞效果非常明顯。不過,為了防止戰鬥中的飛行員在情緒激動時,一股腦地將子彈打光,GAU-8機炮只能進行1~2秒的短促射擊。雖然該機炮可以連續射擊,但根據美國空軍一般也推薦使用短促射擊。

口徑三十毫米 最高射速每分鐘4200發 誕生於冷戰時的坦克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