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和菠蘿有區別嗎,為什麼感覺長得一樣卻叫兩個名字?

錫林微搞笑


菠蘿與鳳梨原本指的就是同一種水果,是同一種水果因不同地方的人對其的稱呼不同而已。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足為奇。

類似的情況有:南梔北桔;在北方叫桔子或橘子,南方叫梔子。還有紅薯,中部地方叫紅薯、白薯,東北叫地瓜。


陽光漫屋


你好,有區別的,菠蘿和鳳梨都是常見的熱帶水果,而且長相也很相似,那麼怎麼區分它們呢?

  1. 鳳梨一般比較長,菠蘿比較粗。
  2. 口味,加鹽水的是菠蘿,鳳梨不用加鹽水就可以直接吃,而且比較甜。
  3. 葉子,菠蘿的葉子帶刺,而鳳梨葉子比較順滑。

珍惜大豆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有共同的認識,就是在生物體上鳳梨和菠蘿其實是同一種水果。就像我們經常食用的魚一樣,鯉魚和鯽魚都是魚,但實際上他們是有差別的。具體的差別可以從一下幾點來看:

  • 從外觀:外觀上鳳梨和菠蘿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鳳梨體型上呈長瘦狀,而菠蘿整體顯示出矮胖矮胖的;鳳梨的果子的顏色整體偏深黃色,而菠蘿果子整體偏綠色;鳳梨的葉子沒有小刺,葉片較為光滑,葉片也相對較為短小,而菠蘿的葉片外面有鋸齒狀的小刺,葉片較長。
  • 食用方法有區別:鳳梨削掉皮後直接就可以食用,而菠蘿削皮後應為存在內刺,還需要把內刺挖掉,切開後顏色也有差別,菠蘿偏黃,但鳳梨要更黃一下,更深一些;
  • 口感味道也區別:鳳梨的水份含量充足,糖分含量高口感較好,香氣較濃,而菠蘿相對來說要差一些且,且菠蘿吃多了有麻口的感覺;
  • 價格不一樣:一般菠蘿3塊錢一斤左右,而鳳梨的價格在10元左右;鳳梨相對來說價格要高一些。

這些就是我看所知道的鳳梨和菠蘿的區別,希望對您有幫助。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菠蘿還是鳳梨,都含有刺激作用的甙類物質和鳳梨蛋白酶,因此在吃它們之前還是應將果皮和果刺修淨,將果肉切成塊狀,在稀鹽水或糖水中浸漬,浸出甙類。

最後,因為很多網友討論這個問題,我已經在我的頭條號的文章中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說明,感興趣的可以前往查看!


楊先生2018


不一樣,菠蘿是菠蘿,鳳梨是鳳梨。長得像。

外觀區別:菠蘿頂上的綠色葉子帶鋸齒,而鳳梨是沒有的。

食用方法:鳳梨去皮直接就可以吃,菠蘿需要泡鹽水才能食用。

圖一菠蘿 圖二鳳梨


贛南臍橙小boss


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都是菠蘿。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的說法呢?原來大陸叫菠蘿,臺灣叫鳳梨,原本是一個東西。

我這麼說肯定有人反駁,說菠蘿和鳳梨確實有不一樣的地方,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臺灣農業人員在原來品種的基礎上,培育出了新的品種,這些品種比原來的老品種優質,比如個頭大,比如過肉多,比如甜度高等。這樣一來。原來的鳳梨和鳳梨就有了區別,傳到大陸之後,就變成了鳳梨和菠蘿有了區別。

其實賣水果的很多是知道鳳梨就是菠蘿的,是菠蘿的新品種,但是說法不一樣就可以讓買的人心理更容易接受高價了,還顯得高大上。

總結起來就是:現在說的鳳梨是原本菠蘿的新品種!二者本質是一個東西。就像黑人白人黃人都是人一樣的。



大大小問號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鳳梨和菠蘿當然有區別,而且區別大了。就好像表兄弟一樣,就好像你跟你表哥雖然是親戚,長得還挺像,但仔細一看還是能分得清誰是誰的。



首先必須明確一點是,鳳梨就是菠蘿,菠蘿就是鳳梨。它們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在植物學分類上也屬於相同的界門綱屬種,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水果。也這也不是我說的,在《中國植物誌》上很明確的寫到“鳳梨,俗稱菠蘿是一種熱帶水果”,該不是有人願意做民科,覺得專家也是在胡扯吧?

我曾經不止一次的闡述過這個觀點,但是每次都會有人罵我是土豹子。說鳳梨是臺灣特產,菠蘿就是菠蘿,根本就是兩碼事。我每次都是一笑而之,願意相信就願意相信吧,我也無話可說,不可能靠一句話就能改變他的觀點,不是嗎?

說個不太恰當的例子,菠蘿和鳳梨的關係就好像蘋果中的紅富士和黃香蕉,雖然樣子口味各方面都差得多,但大家都是蘋果啊,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菠蘿和鳳梨的區別主要在四個方面。

第1點,表皮的顏色和質感不同。



  • 這是分辨菠蘿和鳳梨最顯而易見的一點。菠蘿的皮發黃,質地比較硬。特別是菠蘿表皮的溝壑中,顏色更深。
  • 鳳梨的顏色發青發綠,表皮比較軟,不要產自於臺灣,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當然也有例外啊,臺灣也有紅鳳梨,味道還非常好。但這種鳳梨在大陸幾乎看不到,看到的都是那種小小的,發綠發青的綠鳳梨。

第2點,葉子的形態不同。



  • 如果你把一個鳳梨和一個菠蘿拿到一起,你就會很明顯的發現他們的葉子心態完全不同。你的葉子像寶劍,邊緣光滑往上長。就好像頭髮遭了靜電往上豎一樣。
  • 菠蘿的葉子則正好相反,它的葉子邊緣有齒像鋸齒一樣。而且對於鳳梨葉子的往上竄,他的葉子明顯就像蔡徐坤的頭髮一樣把菠蘿果實包了起來。所以用行內話說就是鳳梨的葉子包頭較淺,而菠蘿的葉子包頭較深。

第3點,果實形態不同。



  • 鳳梨的果子比較短,而且底部比較圓,看起來像一個小號的香瓜手雷。他和菠蘿比起來真的是小了一號。
  • 而菠蘿的果子則比較長,顯得比較粗壯,而且底部比較平,像是一個水桶。比菠蘿和鳳梨的區別,其實可以看成《植物大戰殭屍》中高堅果和堅果牆的區別。
  • 另外鳳梨基本上沒有內刺,也不需要挖果眼。而菠蘿基本上都是有內刺的,吃的時候還需要挖果眼比較麻煩。那為什麼我不把這個單獨拿出來說呢?就是因為現在兩種水果都進步了,有的菠蘿現在也沒有內刺,也不需要挖果眼,所以這就不是區分鳳梨和菠蘿的顯著特徵了。

第4點,口感不同。



  • 如果你把削好的菠蘿和鳳梨放到一起的話,你會發現鳳梨口感很甜,清爽,汁水豐富。果肉細膩無渣。
  • 但菠蘿相對於鳳梨它的口感微酸,果肉稍硬,甜度不太夠,汁水也不太夠,相對較幹。而且上次看過一個資料,鳳梨的甜度要比菠蘿高5~6個點。所以這也是為何鳳梨要比菠蘿賣的貴的原因了。

以上就是鳳梨和菠蘿了三個區別。相信看完以後你會很容易的區分鳳梨和菠蘿。我也希望各位朋友看完這篇問答之後別再犯車釐子是車釐子,櫻桃是櫻桃,奇異果是奇異果,獼猴桃是獼猴桃,蛇果是蛇果,蘋果是蘋果…這一類自以為是的錯誤了。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


瀾饞食記


1、髮型不同;

菠蘿上面的頭髮長,鳳梨頭髮短[強]

2、髮質不同;

菠蘿很明顯的鋸齒狀(頭髮分叉);鳳梨葉子沒有鋸齒狀。(髮質柔順)[呲牙]

3、皮部分不同;

菠蘿皮凹凸分明,顏色比較不均勻;鳳梨相對沒有那麼分明;顏色均勻一點,就像人膚色均勻,人家鳳梨皮膚好啦[驚喜]

4、橫切面不一樣,顏色不同;

菠蘿肉顏色不均勻,中間的芯明顯發白,吃起來比較硬,沒有什麼味道,整個內部顏色比較不均勻;鳳梨內部均勻,中間的芯與周邊差不多,也能吃。

5、肉刺不一樣

菠蘿肉刺很多,而且比較深,吃的時候如果不想浪費太多果肉,要去孔;鳳梨並不是沒有肉刺,而是肉刺少,而且比較淺,也可以把皮削厚一點,那樣就看不到肉刺[強]

6、味道不一樣,甜度不一樣;

菠蘿比較酸,香味不明顯;鳳梨比較甜,香氣足;切開之後果肉看不大出來區別,香味還是比較明顯,吃起來口感和甜度也相差比較多。



翠FA姑娘


這個問題我來嘗試回答下


首先菠蘿和鳳梨,學名都是Ananas comosus 。既然同名應該是同一種。



鳳梨根據《辭海》的解釋,鳳梨即菠蘿,原產巴西。由於產區不同,菠蘿的外觀和內裡都有區別。


習慣上稱的鳳梨實際是指臺灣菠蘿(以下稱鳳梨,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多是臺灣的種子,在海南培育後的果實)。它與海南土產菠蘿(以下稱海南菠蘿)的最大區別是:刺很淺,一般削皮後即可食用。簡單說,鳳梨削了就能吃,沒有刺,菠蘿先削皮,還要去掉刺~


還有一些其他的區別:鳳梨的葉子和菠蘿的葉子不一樣,鳳梨葉子是不帶齒的,菠蘿葉子帶齒的。在削鳳梨和菠蘿時,鳳梨的包頭淺些,菠蘿的包頭深些。



鳳梨味甜,可以不用鹽泡就可以吃。菠蘿必需用鹽水泡食。吃起來鳳梨比菠蘿好吃,甜些。長吃鳳梨沒有菠蘿那麼上火。


鳳梨的皮是綠色的,菠蘿皮是橙黃色的。


重量不同。廣西和海南菠蘿重量較輕,一般一隻在1-2千克,價格也便宜,3-4元/千克;臺灣產的菠蘿較重些,一隻約在2-4千克,由於是坐飛機來的,價格也貴,8元/千克左右。


所以鳳梨和菠蘿是同一種而不同品種的水果。。。


52赫茲實驗室


鳳梨和菠蘿到底有沒有區別,這個話題在日常生活以及網絡上爭論了許久。如果從生物學分類上來看,菠蘿隸屬於粉狀胚乳目、鳳梨科、鳳梨屬,而鳳梨屬目前共有5種植物,但是可以食用的僅有菠蘿一種。除了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金邊菠蘿(學名也叫斑葉鳳梨)以外,常見的還有觀賞植物矮菠蘿、紅包鳳梨、矮生鳳梨等。


從生物學上分類來看,鳳梨與菠蘿只是稱謂的不同而已,並沒有說在鳳梨屬的植物中,那種鳳梨就一定叫菠蘿,那種肯定是鳳梨。無論是菠蘿或者鳳梨,都是指向可以食用的那一類,即金邊菠蘿。而從不同地域的叫法稱謂上看,對於鳳梨或者菠蘿,英語單詞都是pineapple,國外是沒有兩種稱呼。我國內地大部分省份和香港多稱之為菠蘿,而福建、臺灣習慣稱之為鳳梨,這只是傳統上的叫法習慣而已。


至於為何會有兩個稱謂的爭論呢?一方面是商家的宣傳噱頭而已,有的商家在介紹產品時,刻意誇大鳳梨和菠蘿的區別,從而在概念上提升鳳梨的口感和品味,讓人們主觀上產生兩者是不同物種的錯覺。

另一方面,是菠蘿的細分種類也比較多,給了兩者有區別的發揮空間。菠蘿作為可食用的鳳梨種類,其可細分為60多個品種,從葉片形狀、果肉顏色、香氣濃淡、果眼大小等的區別可以分為4大類,即皇族菠蘿、西班牙菠蘿、卡因菠蘿和雜交菠蘿。

其中。皇族菠蘿葉短多刺,果眼較深,果肉深黃,香氣濃郁。西班牙菠蘿葉長有刺,果肉淡黃,香氣平和。卡因菠蘿葉長少刺或無刺,果眼很淺,果肉淡黃,香氣較淡。雜交菠蘿的特點就是通過人工方法,儘量把以上3類的優點,通過基因雜交的方式,篩選出更加優良的形狀進行培育。我國栽種較多的是皇族類的巴釐、神灣,以及卡因品種、金菠蘿、剝粒菠蘿、香水菠蘿等。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作為一名水果行業的工作者,我來回答你,《中國植物誌》原文寫道:“鳳梨俗稱菠蘿,著名熱帶水果。”可以明確的說,菠蘿和鳳梨沒有區別,都是同一物種。所以菠蘿就是鳳梨,鳳梨就是菠蘿,也並沒有哪一個或者哪幾個品種的菠蘿被單獨叫做鳳梨。

很多人說菠蘿要泡水,鳳梨不要等等,說了一大堆的區別!其實他們之間為什麼有的要泡水,有的卻不要,就是因為品種的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人類,分為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的皮膚黑,白種人皮膚白!但他們都是人類!只是種族不一樣!中國人黃皮膚、日本人黃皮膚。我們都是亞洲人,只是國家不一樣!

菠蘿和鳳梨也是如此,有些要泡水,有些可以直接吃,就是因為菠蘿有很多品種,各個品種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請不要相信其他人的亂科普!菠蘿和鳳梨就是同一種水果的不同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