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前几天一位博友贴出的一张无锡解放电影院的老照片,重新勾起了我对无锡老北塘三里桥、民主街一带的回忆,那里有我珍贵的童年记忆。我在2003年的时候曾经拿着我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去扫了一遍街,留下过一些影像资料,今日得闲从电脑硬盘中重新翻了出来,和大家分享。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北塘”随着无锡市梁溪区的成立成为一个已经消失了的地名,但北塘的悠久历史和昔日的繁华却是老无锡人无法忘怀的。历史上的无锡是闻名全国的布、米、丝、钱四大码头,米、豆、粮油加工和繁华的商业金融都集中在大运河边的北塘。虽说这里已经是无锡的北门外,但北塘大街一带的繁华街区是城里很多地方都所无法企及的。只可惜上世纪末,繁华的北塘大街连同其他十几条小街巷组成的清明上河图般的商业街市被地产商的推土机铲平,代之以一条毫无生气的柏油马路和沿街的一排不中不洋的小高层建筑。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在这排小高层民宅的北侧有一条叫做内塘河的小河浜,河浜北岸有一条沧桑的老街叫做民主街。沟通民主街和大运河边的北塘大街之间的一座小桥,当时还在。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因为北塘大街一侧已被改建成封闭的居民小区,这座小桥的一头已被堵上,小桥也成了摆设。原本过了这座小桥,就是一条50米长的小巷,小巷的右手边就是解放电影院,每逢电影散场,小巷里一下子就被从影院侧门涌出的退场观众塞得满满当当,如今解放电影院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这里的建筑,说得文艺点就是充满了沧桑的时代感,说得直白点,都是些年久失修、破旧不堪的民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期盼着早日拆迁。很多人见我手拿相机对着破房子一个劲儿地拍,都把我当成建设规划局的人了,纷纷问我:“我俚伊嗒啥辰光拆撒?”(我们这儿啥时候拆?)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幽长的窄巷在文青的眼中充满了浪漫的气息,而久居这里的人们则满心憧憬着能住上高层住宅,脱离这里的阴暗和潮湿。事实上在我拍摄这组照片的四年以后,也就是2007年11月,常州常发集团以21亿多元高价竞得了22万平方米的民主街地块,成为当时无锡土拍的地王。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民主街在民国的时候原本叫做天主街,盖因街上有一座天主教堂。这座天主堂占地2700多平方米,是江苏省现存最大的教堂,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天主堂始建于18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曾被太平军焚毁,现存建筑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法国传教士重建的。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我拍摄时的2003年,天主堂刚刚修整一新,后面高大的钟楼还没有兴建。教堂呈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顶部竖立大十字架,下有一幅砖刻的对联: “万有资生渊微莫测,一元默化浩荡难名”。当时无锡一带80%的渔民(无锡话称“网船上人”)都是天主教徒,因为民主街濒临小河浜,直通大运河,渔民教徒可以直接摇船过来,每逢宗教节日,小小的河道会被渔船塞满。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从天主堂出来,遇见两位大妈手持火夹在生煤球炉,一时间小街上白烟弥漫,很是呛人。想当初,生煤球炉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生活基本功之一。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从民主街转到莲蓉桥附近的北塘大街,居然发现还有一小段老街建筑没有拆除,这几家都是出售船用器材和捕鱼用具的。想必17年后的今天,这几家铺子早就被拆了吧?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这是北塘大街北侧的拆迁现场,房子已被拆一大半,剩下的老宅也是岌岌可危。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2003年,蓉湖大桥尚在建设中。


实拍无锡老北塘的破败老街和三百年的天主堂,尘封17年的老照片

这是京杭大运河中的黄埠墩,是古芙蓉湖里遗留下来的小岛。2400多年前,吴王夫差率兵伐齐时,曾在墩上大宴群臣;南宋时文天祥曾两度经过此墩,在这里写下了一首名为《过无锡》的爱国诗篇;明代名臣海瑞,在墩上题写有“临水玩山第一楼”的匾额;清康熙帝和乾隆帝各进行过六次南巡,每一次都会在墩上停留观赏,乾隆皇因为对黄埠墩甚是喜爱,回京后还特意在昆明湖中仿造修建了凤凰墩。因为四周被运河环绕,一般人根本上不去,黄埠墩也就成了北塘一带唯一没有遭破坏的文物了。而它面对的北塘大街,虽然街名依旧,却早已面目全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