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有多重要?應該考慮清楚些什麼?

我是Jessie,職聊工作室創始人,在行職業規劃行家,只分享最實用的職場乾貨;如果你有職業規劃 / 轉型求職 / 職業瓶頸的困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私信與我交流。



作為一個被第一份工作折磨得幾近抑鬱(不喜歡不擅長),幾經周折才找準賽道迎來人生小高峰的HR&職業規劃師,我想說,每份工作的選擇都很重要,尤其是畢業前5年,而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在於決定了你的起點和勢能。

人的職業生涯,無非這幾種:高開高走,高開低走,低開高走,低開低走,如果有得選,沒有人願意低開,哪怕日後也有高走的可能。

據我多年的觀察和總結:第一份工作就選對的幸運兒大概不足10%,50%會在0-5年內通過試錯、探索找對自己的賽道,剩下的那部分人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也有可能直接放棄。

有句話說的好:如果你現在很幸運,一定是因為三年前你做對了什麼,一切皆有因果。反之,如果你現在每天忙忙碌碌賺不到什麼錢還越來越慫,那一定是前幾年做錯了什麼,我見過很多打算轉行的人都是忙窮慫的狀態:

忙:沒時間思考,學習,光是應付工作就已經耗盡大部分力氣;

窮:收入不高,漲幅也慢,再看看周圍的人,有一種一眼到頭的絕望;

慫:成長慢沒有一技之長,沒底氣也沒勇氣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最後就變成:迷茫,貧窮,無法掌控自己人生的無力感。

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有多重要?應該考慮清楚些什麼?


不管第幾份工作,做選擇時都要考慮清楚以下幾個方面:


一、崗位


1、適不適合最重要,這個適合指的是:對於工作內容能不能做得來,會不會很討厭排斥,如果不討厭能做的來,那這個崗位是不是最優選擇不一定,至少是適合你的。

查理芒格說過:每個人都有他的能力圈,要擴大那個能力圈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要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而自己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註定會一敗塗地,那是必定無疑的事情,你們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必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內競爭。

我第一份工作在這方面吃了大虧,怎麼選擇的過程就不說了,直接說結果吧,第一份工作是做銀行櫃員,而我對數字不敏感,對枯燥、重複度高的工作也無比厭煩,工作勉強做得來,但是卻心力交瘁,以致於我一度認為自己是個沒耐心,不細緻的人。

後來我在做招聘、培訓和職業規劃諮詢的時候,我對面試者、學員也好,都很有耐心,有著敏銳的覺察,很容易在對方談話的細節中發現問題,包括對方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一些細微的反應,我都能感知得到,並且即使過了很久依然記得很清楚,不斷積累的成就才讓我逐漸明白,工作做不好不一定是能力問題,大概率是沒用對能力圈。


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有多重要?應該考慮清楚些什麼?

這條原則反過來就是:不要選擇能力圈之外的工作。也有人問,我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怎麼辦?其實做了那麼多年學生,哪些科目學不好總該知道吧,語文尤其是寫作很差,文案編輯可以略過;理科很爛,程序員,數據分析這種大概率做不來;不擅長和人打交道,硬要做銷售會很痛苦。

你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但你大概率知道自己不適合什麼。


2、有沒有含金量,可替代性強不強。

現在問自己兩個問題:

如果工作一兩年以後,那時的我好找工作嗎?能否獲得薪資和職位更高的職位?

我今天離職了,公司再招一個人頂我位置容易嗎?

一個能力增長慢,經驗價值低的工作,不值得做。

一個隨時就被替代的工作,註定沒有前途。

36歲收費站大姐被辭退的視頻可以瞭解一下,小公司的人可能危機感更強些,大公司大平臺的人,有時會因為頂著品牌光環,誤以為是自己在發光,反而容易在日復一日中變成螺絲釘而不自知。


3、崗位有沒有上升空間,很多崗位,看起來起點很高,名頭好看,比如經理助理,秘書,老闆助理,尤其是中小企業,這種崗位就是打雜的,一般我都不建議學員選擇這種崗位,大概率後面路會越走越窄。大公司除外,比如說上市公司的董秘,總裁助理,這類是綜合管理崗,反而屬於高級人才。


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有多重要?應該考慮清楚些什麼?


二、公司


1、成熟公司看排名:如果成立時間超過10年,在行業裡是什麼位置?能否排在前10,前100?

2、發展中或創業公司看成長性:每年人員、營業額、業務量是否在穩步上升。

梁寧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

世上最悲催的事,就是你在做一個十足勤奮的人,但你所附著的經濟體正在下沉。

如果公司是艘老破舊的船,任由你能力再強,你也跑不過自己待的那艘船。


三、領導


我見過很多求職者和來諮詢的學員,都會關注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其實,這些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選對領導,每個人最切身工作體驗不是來自公司,而是你的直接上級。

換句話說,你工作的開不開心80%要看你的上級對你好不好,你們合不合得來。公司再好,領導對你很苛刻,動不動扔你一堆活,沒有表揚,只有批評,更糟糕的是,你跟著他,還學不到什麼東西,哪怕公司再好,你也會受不了。

在離職原因中,因為直接上級離職的佔比高達30%,如果你的上級有以下特質,你可以趁早離開:

1、不值得信任:表現為言行不一致,將個人利益置於團體利益之上,隱瞞信息,撒謊或說話半真半假。

2、能力不足,還沒擔當:你跟著他學不到什麼東西,甚至還會繞彎路,必要時刻,你還會被當做犧牲品。

3、不願意培養下屬,打壓能力強的員工。年輕人必要有足夠做事的空間,才能快速成長。


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有多重要?應該考慮清楚些什麼?


四、行業


這是很多人關心的選項,大家一致的共識就是要選對風口,“選對風口,豬都能飛上天”,問題是風口選對本身不容易,風口有風的那會你得剛好在,你才能飛得起來。

多少企業倒在黎明前,前有團購網站、各種共享經濟,甚至大家一致看好的VR,現在也是很尷尬的境地,還有說了快十年的物聯網,現在也是不溫不火。

刻意的根據趨勢、風口去選擇行業,風險比較大,那麼多風險投資人,專業人士,投資成功率也僅僅只有4%,你覺得你會比他們成功率更高?


第一份工作的選擇有多重要?應該考慮清楚些什麼?

提供一些選行業的方法簡單實用:

1、看下近十年二十年,行業人均收入都沒有大增長,增長率普遍低於其他行業的,就一定不要選,比如:低端製造業、零售業,工作辛苦,收入待遇也不高。

2、和大趨勢相悖的不要選,比如紙媒、汙染型產業,有些你已經看到是在走下坡路的,就不要再拿青春賭明天了,大概率是輸。

至於哪些好,其實這個真的是主觀意識,有人認為穩定收入過得去就是好,所以體制內這麼多年一樣有人前仆後繼;BAT,華為收入高,成長快,一樣有人diss 工作996,生病ICU。

其實,排除掉那些已知的“不好”的行業,再來選行業,好不好,關鍵要看你能不能在這個領域發展得好。

那些能讓你喜歡,能賺到錢,能讓自己更值錢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人生是場馬拉松,高開也好,低開也罷,關鍵是要在正確的方向不停的走。

把握每次選擇的機會,提高選擇正確的幾率,人生大概率不會差到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