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學會這3招,找到食品中“隱藏”的鹽

3月9-15日是“世界減鹽周”,今年的主題是“捉迷藏”。意為呼籲食品與餐飲行業,減少“隱藏”在加工食品、餐館及外賣食品中的鹽,為促進公眾健康做出更多的努力。

科學調查顯示,中國人目前每日食鹽量為10.6g,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鹽量上限(<5g)的2倍之多。

這就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心臟病和腦卒中高發的原因之一。

降血壓:學會這3招,找到食品中“隱藏”的鹽


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很難去改變食品和餐飲行業的行為,但我們可以學會去辨別加工食物中的“隱形鹽”,選擇適合的低鈉食物。一般新鮮的食材含鈉量都不會很高,含鈉高的食品大多是加工類食品,比如味精、雞精、鹹菜、醬菜、榨菜、腐乳等食品就隱藏著大量的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血壓高的人都很少會去選擇。

但還有不少“隱性鹽”加工食品卻很容易被我們忽略。

那我們如何才能找出那些“隱藏鹽”呢?

首先,看食品營養標籤。

我們可以通過食品包裝的營養標籤知道,哪些食物是高鈉食品。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中明確說明了加工食品中低鈉加工食品的聲稱標準。


降血壓:學會這3招,找到食品中“隱藏”的鹽


從中可以看到鈉含量>120mg/100g或100ml的加工食品都應該屬於“隱藏鹽”含量較高的食品。


而對於高鈉食品的規定是:

固體食品中鈉超過600mg/100g或高於30%NRV(營養素參考數值),液體食品中鈉超過300mg/100g或高於15%NRV。

居於兩者之間的是中鈉食品。


降血壓:學會這3招,找到食品中“隱藏”的鹽


根據彙總的標準,在購買加工食品時,我們就能辨別出哪些食品是高血壓可以經常吃,哪些是需要避免的。


降血壓:學會這3招,找到食品中“隱藏”的鹽


理想的做法是,

低鈉食物多吃常吃,中鈉食物適量吃,高鈉食物少吃不吃。上圖中的食品就屬於高鈉食品,要少吃了。

其次,查看食品配料表

可能有細心的人會發現,有一些包裝食品是沒有標註營養標籤,這該怎麼辦?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類比較特殊的食品,那就是食用農產品。

根據《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食用農產品有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應當標明食品添加劑名稱。但是未強制要求標註營養信息,也包含鈉。

所以我們仍舊可以從包裝標識的配料表中查看是否添加類食鹽等含鈉添加劑。

一般配料表中列有食鹽、味精、雞精、穀氨酸鈉、碳酸氫鈉、魚露、蠔油、醬油、豆瓣醬、沙拉醬等配料

的食品,血壓高的就需要謹慎選擇了。


降血壓:學會這3招,找到食品中“隱藏”的鹽


第三,記住某些特殊的“隱藏鹽”食品

有了營養標籤和配料表,我們一般就可以清晰的知道這個加工食品適不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

但是仍舊有一些加工食品,雖然未添加鹽等配料,但仍屬於“隱藏鹽”食品。因為這些食物鮮品本身含有一定的鈉,即便是沒有加鹽製作,在加工尤其是乾製之後,鈉含量急劇升高,同樣要被高血壓列入避免食用的行列。


最為典型的就是加工類海產品蝦皮、蝦乾、海參幹、魚乾、紫菜、海苔等等。


降血壓:學會這3招,找到食品中“隱藏”的鹽


100g對蝦含鈉為165mg,根據4斤蝦可製成1斤蝦乾,如果不考慮乾製過程中鈉的流失,那麼100g蝦乾含鈉量就是660mg,妥妥是高鈉食品。如果海蝦乾,鈉含量會更高(1208mg/100g)


新鮮海參含鈉量就有502.9mg/100g,而乾製之後,達到了驚人的4968mg/100g。而比較常見的海參幹品就有50g/只,每次1只也能獲得近2500mg的鈉,遠遠超出每日2000mg(約等於5g鹽)的鈉限量。


另外還有藻類,100g幹海苔含鈉1048mg。如果是隻是在日常烹調中少量食用,可能鈉含量還不是特別高。但很多人喜歡的海苔是加鹽、味精等添加劑,含鈉量更高,就需要避免食用了。

所以說,大部分的加工類海產品其實並不適合高血壓人群食用。

通過這三招就可以從加工食品中的“隱藏鹽”找出來,在飲食根據自身的情況謹慎選擇。


文獻來源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

[2] 澳新食品安全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