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寶媽的“第二春”,做好這些事,產婦恢復後“脫胎換骨”

“坐月子時寶媽的第二春”

這話一點兒也不假,月子坐得好不好,全都寫在孕媽的身體上,“坐月子”是產後媽媽身體恢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如果坐月子坐不好,可能會留下病根,並影響寶媽的生活。

如果坐得好,孕媽就“脫胎換骨”,不僅恢復得快又好,而且整個人都容光煥發。

其實,正常的月子期並非一個月,而是42天,許多寶媽沒有做到這一點。而是按照30天的標準來進行。

坐月子是寶媽的“第二春”,做好這些事,產婦恢復後“脫胎換骨”

因為現代婦產科學的研究表明:分娩後,寶媽體內的小房子收縮到產前一般需要6周時間,稱為醫學上的產褥期。胎盤中的內膜需要6周才能完全修復,所以身體需要42天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那麼,產後寶媽在坐月子期間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算“第二春”呢?

坐月子是寶媽的“第二春”,三條禁忌不能觸碰,否則白熬還遭罪

1)和寶爸要保持距離

順產分娩的寶媽恢復需要42天,剖宮產則需要2-3個月。在寶媽分娩完之後,體內還有一些未排乾淨的惡露,需要完全排出後,寶媽才能恢復良好。

坐月子是寶媽的“第二春”,做好這些事,產婦恢復後“脫胎換骨”

這時就需要寶爸和寶媽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於親密,如果越界,可能會使小房子在收縮過程中變得無力,甚至可能會出血。

此外,新恢復的小房子特別脆弱,如果衛生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感染,影響寶媽的一生。

2)不能碰涼水

大部分的月子病都是因為在此期間遭受寒涼所致。生產後,女人的身體會特別弱,因為在分娩過程中,有水分和血量的流失,寶媽身體的毛孔都處於展開的狀態。

坐月子是寶媽的“第二春”,做好這些事,產婦恢復後“脫胎換骨”

所以寒涼容易趁機鑽空子,一點點鑽入寶媽的身體裡,致使寶媽氣血不通,所以在整個月子期間,寶媽都應捂得嚴實一些,並且不要接觸冷水,一旦保溫工作沒有做好,很容易出現月子病。

3)躺在床上不動

產後子宮,子宮不斷排出惡露,因為在子宮有很大的創傷,創傷大,止血時間很短,產婦身體的這個階段屬於高凝狀態,為了避免血栓必須儘快去活動。

所以尤其是在剖宮產時,產婦更容易出現血栓,通常在剖宮產24小時後需要下床,自然分娩2小時後即可下床。運動是為了避免身體出現血塊。

坐月子是寶媽的“第二春”,做好這些事,產婦恢復後“脫胎換骨”

在坐月子期間,在床上或地板上做一些適度的運動,以促進身體的恢復。盲目地躺著不僅不利於身體的恢復,還可能增加肥胖的風險。

做好這些事,產婦恢復後“脫胎換骨”

1)飲食要合理、均衡

關於月子期間的飲食,許多老一輩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秘方”,覺得自己是過來人,只有自己做的才健康營養,更適合寶媽。

對於剛生完孩子的虛弱寶媽來說,均衡的飲食對於充足的營養和恢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單一地只吃某種食物這樣的做法並不科學。

坐月子是寶媽的“第二春”,做好這些事,產婦恢復後“脫胎換骨”

2)積極下床

產後的媽媽,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應儘快下床活動並主動如廁,這是為了避免產生“漏尿”等尷尬的情況,並且這樣也有利於寶媽將惡露排出體外。

3)注意骨盆恢復

除了氣血的恢復,寶媽還需要注意骨盆的恢復。很多媽媽都注意到她們的屁股在生完孩子後變大了,這是因為她們的骨盆在生完孩子後被拉長了。

其實從懷孕開始,在激素的作用下恥骨聯合分離,增大了盆腔直徑,保證了寶寶的順利分娩。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暮沐媽咪育兒』,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