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湾的笑声

我说的月亮湾的笑声,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电影《月亮湾的笑声》,而是当代农家乐“月亮湾”里的笑声。

有一次,我和妻子跟朋友一起出游去农家乐,住在一个叫“月亮湾生态园”的农庄。这次出游的,以某纺织厂的退休女工为主,其余的就是她们的家人、亲戚和朋友。这些平时在家让孙辈捆住手脚的大妈们,好不容易给子女请了假出来放松几天,又跟老朋友、老同事在一起,显得格外开心。因为工作环境的因素,纺织女工养成了活泼豪放的性格,原本心直口快、无所顾忌、高声说话、放声大笑的她们,到了奶奶、外婆的年龄,就更加放开甚至有点疯了。她们时尚的打扮,花里胡俏的服饰,比年轻人还要张扬,看她们现在的样子,可以想象出她们年轻时的情景,她们年轻时没有机会和条件结伴而行,到了这个年龄,终于可以潇洒潇洒了。

一上汽车,先是有人拍照拍视频,接着就是家里家外呱呱呱地说个没完,旁若无人地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说者口无遮拦,笑者开怀大笑,这个时候,她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和长辈身份,车上的热闹程度,完全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三个婆婆一面铜锣。此时此刻,她们已无心去观赏窗外的景色,在她们看来,谈天说地畅叙友情才是最开心的。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也来到了目的地。但是大妈们的兴奋程度并没有减退,反而达到了高潮,她们一下车就不停地拍照,拍农家乐的房子,拍房子旁边的树林,拍林子里散养的鸡,拍河沟里游着的鸭,甚至还拍摄场地上晒着的黄豆和山芋干。拍完景色,接着就是拍人,而且拍得更加认真。她们有自拍的,有互拍的,有拍个人留念的,也有拍集体合影的。有的站在那儿摆弄各种姿势,有的让人拍走路的样子,还有人做出了舞蹈的动作。拍玩照片再拍视频,把手机的拍摄功能全都用上了,各种衣服、围巾、帽子也都充分发挥了作用,广场上、大树下、小河边、门厅前和墙边的逍遥椅等,都成了她们选景的地方。再看她们的衣着,很像是老年时装模特,看她们的姿势,不会次于影视明星,也就从此刻起,月亮湾的笑声开始了。

“月亮湾”的所在地比较偏远,它远离村庄,更远离城镇。因为偏远,所以安静,除了偶尔有几声鸟叫和公鸡叫,没有嘈杂的人声和车声,但随着这群纺织厂大妈的来到,就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这群大妈的活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力。无论她们在车上还是在宾馆,在房间里还是在餐桌上,处处都能体现出她们超常的活力。她们在房间里的讲话能穿透墙壁,餐桌上的说话能响彻大厅,随着她们的来到,棋牌室里的麻将声响起来了,K歌房里歌声也持续不断,她们无论出现在那里,哪里就有一片说笑声,不到深夜鼾声响起,笑声就不会停止。

月亮湾的笑声

农家乐组织游览附近的景区和农贸市场,大妈们又把笑声扩散到了周边,她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特别引人注目。在景区,她们拍照远于赏景,景区里最美丽的景色,也比不过大妈们亮丽的服饰,最漂亮的景点,也比不上大妈们灿烂的笑容,最多的人气,也超不过大妈们的“朝气”,她们是景区里最耀眼的一景。在农贸市场,大妈们也是最具购买力的顾客。土鸡、咸鹅、茶叶、竹笋、梅干菜等当地土特产,成了她们的首选。大家都不甘落后,你买我也买,竟把一个摊位的几十只咸鹅买光了。有位细心的大妈,不但买了比市区便宜的猪肉,连百叶也带回去了,说回家以后来一个百叶结红烧肉。还有一位大妈,带多个砂锅回家也不嫌沉。

回到宾馆,大妈们看着摆在宾馆大厅里的各种各样的战利品,笑得更甜了,笑声更大了,我又一次见识了大妈们的爽朗性格和极强的家庭责任心,我和妻子被她们的笑声深深地感染着,我心里想,也许她们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大妈”的典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