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

中國人對於四大名著並不陌生,今天我們就要來說說水滸傳。看完整個水滸傳之後,你會發現,這裡面有你嚮往的綠林江湖,也有你厭棄的勾心鬥角奸臣賊子,捋不清的恩恩怨怨,暗藏在背後的洶湧波濤,忍辱負重的痛和肆意灑脫的笑,他們最終也沒能肆意灑脫的過完一生。

他是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和作者當時所處的時代有關係,畢竟謀反在古代來說是頭一等的大罪。雖然說梁山泊聚義的故事讀起來暢快淋漓,但是作者依舊把這些梁山英雄的結局寫的很悲慘。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水滸傳》這本書才能經久不衰吧。如果真的把這本書的結局寫的完美了,反而讓讀者覺得不真實。

他是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

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倖存者不多,今天我們就要來講講這些倖存者中的其中一個。《水滸傳》中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很有順序,也深得觀眾喜愛。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也算是各有所長,都是十分英勇的,尤其是作者對每一個人物形象的刻畫也是極為生動的。但是他們中的一大部分最後都死去了,只有及個別有遠見、有智謀的人倖存了下來,其中一個就是公孫勝。

他是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

公孫勝從小就喜歡習武,長大後就到了二仙山的羅真人為師,學得了一身出神入化的道術。學成下山之後就到處遊歷,而且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遊歷途中遇見了梁中書給岳父的生辰綱,認為是不義之財,因此就與晁蓋吳用等人一起劫取了生辰綱。因此被官府搜捕。

他是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

梁山好漢為首的原是晁蓋,後來改為宋江,梁山原有的兄弟都是被逼落草為寇的可憐人,在晁蓋的帶領之下偏安一隅過著朝庭看不上眼對付的生活,後來智取生辰綱讓梁山眾人名聲大震越來越多被朝廷逼迫的能人上了梁山落草為寇,這其中就有林沖,而宋江則是後來被梁山收留的人,可就是被收留的宋江在晁蓋去世之後半推半就之下坐上了梁山好漢頭把椅子,成為眾人的大哥。在成為大家大哥的宋江有著自己的想法,他雖然行俠仗義,可是因為他決定被朝廷招安,導致了後面梁山好漢悲劇的人生。

他是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

此人在朝廷當中擔任的也是一個小官,因為殺死閻婆惜遭受朝廷通緝。然而宋江成為首領之後,他把梁山的未來走向給重新定位了:原來的聚義廳被他改成了忠義堂。忠義二字通常都是指對朝廷效忠,而此時的朝廷已經不得民心了。不能民心的朝廷還有什麼值得大家去靠攏呢?宋江此時為何要把好好地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呢?大家殺富濟貧不好嗎?幹出類似於劫取生辰綱的事情不是打擊貪官汙吏的舉措嗎?

他是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

他的虛偽實際是讓梁山投靠朝廷,宋江也想通過“招安”成為朝廷鷹犬,他以後就可以做比原來要大很多的官員了。他對宋江的做法頗有微詞。公孫勝謊稱他要回去為老母盡孝不能再在這裡了,他這樣說真的讓人無法阻攔,百事孝為先。宋江也無法對公孫勝的做法持任何懷疑,宋江曾勸公孫勝把老母接過來。

他是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謊稱回鄉探母,結果一去不返


可是公孫勝把宋江的好意給拒絕了。本身他就不想與宋江為伍,任何都是他脫身的方式。公孫勝離開宋江後重新過起了雲遊四方的生活,果然如公孫勝所言宋江把梁山引向了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