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前幾天看到一條關於扶貧的微博,吸引我的不是新聞本身,而是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在這條微博下面,點贊最高的是認為國家幫助貧困戶脫貧是浪費財力物力。貧困戶之所以貧窮,根本原因是因為懶。

我順手點進這幾個評論者的微博,發現他們要麼是學生,要麼是本身家庭條件很不錯的人。他們的共通點是對於貧困生活基本沒什麼親身體驗,都認為擺脫貧窮的以為方法是勤奮。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與之類似的觀點似乎很普遍,比如前段時間被熱議的香港富豪田北辰參加綜藝節目。田北辰被邀請參加一檔綜藝節目《窮富翁大作戰》,在節目中他只能住簡陋的“鴿子籠”,吃最簡單的便當。但是為了賺取房租和買便當的錢,他只能做勞動強度最大、薪水卻最低的工作、

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田北辰表示自己實在沒有力氣去做別的事了。他以前也認為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懶惰,但是現在他明白導致貧窮的原因可能並不僅僅是因為懶惰。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關於勤勞致富的觀念,在許多優秀的文化觀念中都有,比如螞蟻與蟈蟈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的目的是鼓勵人們通過辛勤勞動來創造財富,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個固定觀念。即導致貧窮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的懶惰。

實際上導致貧窮的原因有很多,懶惰只是其中一個。那麼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聊聊貧窮與勤奮。

窮是不是因為懶?

就像前面提到的,很多人覺得貧窮是因為懶惰。沒有努力讀書和讀書,注重即時滿足導致自己陷入品控的窘境。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前幾年有篇文章在朋友圈之間流傳,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記錄的是一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白領,他的岳父在得了流感之後。儘管經過一系列的治療,但是最終還是撒手人寰的事。

在治療過程中,他的岳父需要花費鉅額費用。為了挽救岳父,他們打算賣掉老家的費用。但是賣房子的錢“也就撐十幾天”,天價的醫療費讓這個家庭差點破產。

在我們的一生中,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或是身邊的家人一直健康的活著。看似富有的家庭,很有可能因為一場病就導致貧困。就像那篇文章中主人公那樣,我們能說他由富變貧是因為懶惰嗎?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事實上正是因為之前的勤奮,才讓故事裡的主人公過上了不錯的生活。如果我們只看到一場意外,就把貧困的原因歸咎於主人公的懶惰,對他來說是不公平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貧窮的呢?

是什麼讓我們窮

前段時間我那個做HR的同事老宋跟我閒聊,說他在富士康做HR的同事告訴他,現在很多大專生、甚至是本科生在畢業之後就進了他們當地的一家工廠打工。他的同事很好奇,就問這些人為什麼選擇進流水線,而不是去做其他工作?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對於這個問題,他們大多數的回答都是:“這裡工資不錯,沒什麼壓力,就是有點累而已。”

很多人看到這裡,也許會覺得這是他們的緩兵之計。這些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肯定會尋找其他出路。我在聽完老宋的話之後,同樣是這樣想的。但是老宋跟我說他當初也是這麼想的,但是他的同事卻說這些人在多年之後,還是留在流水線上做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勞動。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我們能認為他們懶惰嗎?儘管流水線上的工作壓力不大,但是同樣很辛苦。但是這種身體上的勤奮,並不能掩蓋思想上的懶惰。J摩根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摩根家書》中曾經告誡自己的兒子,要想創造財富,就要時刻保持學習。

這就是老摩根在告誡自己的兒子,不能讓自己的思想變得懶惰。

人的大腦不喜歡主動思考,這是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本能。儘管大腦只佔據人體總重量的一小部分,但是在思考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卻達到20%以上。我們可以理解大腦為了節省能量而減少思考這一行為,但是我們不能讓自己順從這個本能。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只有讓自己保持主動思考的習慣,才有脫貧的可能。也就是說懶惰並不是單指身體上的懶惰,更包括心理上的懶惰。那麼除了內因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導致貧困呢?

在2019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中,諾貝爾評選委員會把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幫助全球範圍內貧困人口脫貧所做的工作。這三位經濟學家在2013年的時候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整理成書,這本書的名字是《貧窮的本質》。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在這本書中,三位經濟學家把導致貧窮的原因歸結為下面幾個。

首先,是信息不對等。儘管在信息時代,信息已經不在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但是豐富的信息只會帶來噪音,對於貧困人口來說,獲取那些能夠用來致富的信息仍然很難。

其次,科技的進步導致貧困人口可以從事的工作越來越少。在幾十年以前,人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一份體力工作。各種礦場、汽車流水線,產品生產線上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但是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現,讓一些低級重複的工作不再需要人工。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比如現在流行的無人汽車生產線,只需要少數幾個工人對機器進行實時監控即可。

所以導致人們貧窮的常見原因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思想上的懶惰、信息獲取不及時以及科技的進步。

如何變得擺脫貧困

首先,放棄沒用的信息。很少有人會陷入到香港富豪田北辰所經歷的那種窘境中,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更喜歡看低質小說、看短視頻。這裡不是強迫大家放棄休息,時刻都要保持高強度學習。只是希望大家適當減少這方面的時間支出,多花費一些時間用來獲取有用的信息。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比如可以嘗試在吃飯的時候,多看一些新聞類節目,而不是看娛樂新聞。每天少玩兩場遊戲,把時間用來思考一個新聞發生的原因和結果上。經過長期積累,才能保持大腦的主動思考。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創造機會。

第二,存錢。假如有一天,我們發現一個可以致富的機會,但是卻因為沒有錢來做前期投資豈不是很可惜?存錢的意義就在於,可以讓你在一段時間內不用擔心生存的問題,專心致志地去把握這個機會。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在這裡告誡一下各位讀者老爺,以我多年的工作和與人接觸經驗來看。

不要相信消費主義那套說辭!

不要相信消費主義那套說辭!

不要相信消費主義那套說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第三,擴展信息渠道。多讀書是擴展信息渠道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全部。除了讀書,在網上與別人交談,加入不同的社交圈子同樣可以獲取不同的信息。還是要強調一下,這裡並不是要求大家去混圈子。

窮是不是因為懶?其實懶惰,並不是導致貧窮的主因

加入不同的社交圈子的目的,是為了擴展自己的信息渠道,及時發現可能致富的信息。其他獲取信息渠道,同樣是為了這個目的。

總結,懶惰是導致貧窮的一個原因,但它並不是導致貧窮的全部。想要擺脫貧窮,關鍵在於自己是否能夠擺脫思想上的貧窮。保持不甘於現狀的決心,同時多接觸外部信息。只有先擺脫心窮,才能擺脫身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