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中医毫无作用?中国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来自中医


现在网上流传着两种错误的言论,第一种就是中医无敌,中医什么都是好的,我们应该全盘否定西医,甚至还要求把所有检验、检查取缔,回归到不用任何检查的“黑暗”时代。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医学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如果总不思进取,老是回头看,那就只会落后挨打。

但是,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就是全盘否定中医和中药材。认为中医的逻辑存在严重问题,中药材也毫无用处。还举出了很多例子,比如中医使用人的粪便做为药材(中医有一味名药,叫做人中黄),另外,中医认为吃蝙蝠粪便可以治疗眼疾,因为蝙蝠可以在晚上飞,所以蝙蝠眼睛好(实际上,蝙蝠是靠声波,蝙蝠是“瞎子”),用以说明中医逻辑混乱,中药材毫无意义。

这种说法也不对,因为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发现了不少好药材,虽然甚至于时代局限,在阐释机理上存在缺陷,但是有些药物和治疗方法还是很有效果的。

比如,屠呦呦教授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就是从中医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辟谣:中医毫无作用?中国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来自中医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称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学献给世界的宝物

除了著名的青蒿素以外,中医还为世界献上了一份治疗白血病的宝物——上海方案

前几天,我为大家介绍了我们中国医生发明的抢救百草枯中毒的“齐鲁方案”,获得了50多万的阅读量(有兴趣朋友可以移步我的主页)。今天,我就接着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医生为治愈白血病做出的巨大贡献——上海方案。


01 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治愈率提高到90%的上海方案

白血病是一种可怕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相当于一种癌症,死亡率很高。在我们的印象,某某某一旦得了白血病,基本上就是活不了几个月的感觉了。很多影视剧,剧中的凄美爱情就是由于主角不幸罹患白血病去世。


辟谣:中医毫无作用?中国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来自中医

重庆武隆区医院的病床上,躺着一名21岁的白血病病人,她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穿上婚纱

不过,现在在中国医生的努力下,有一种白血病的治愈率已经达到了90%。这种白血病就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实际上,白血病有很多种类型,医学上,根据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特征等因素,白血病又分为十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在治疗方案、症状和预后情况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而其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则被我们中国的医生攻克,而治疗这种白血病的方案也被国际上命名为“上海方案”


辟谣:中医毫无作用?中国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来自中医

王振义院士,上海方案的提出者

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王振义院士,提出了利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方案。

经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血液学研究团队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医生们成功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让该类白血病的治愈率到达了90%,并且阐明了治疗的相关机制和机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广泛的认可,因此,这种方案被命名为“上海方案”


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能够诱导发育不成熟的“癌症血细胞”继续发育,发育成正常的血液细胞,从而在不杀死“癌细胞”的情况下,治愈白血病。

辟谣:中医毫无作用?中国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来自中医

近期,哈弗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最权威的科学研究杂志之一)发表论文称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的组合,不仅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效,还有可能对多种类型的癌症有效。


这种未来还会为我们癌症治疗带来更多惊喜的治疗方案,其实灵感来源于中医和中药方


02 以毒攻毒的“上海方案”来源于中医

三氧化二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在生活中它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叫做砒霜。对,没错,就是那种古装剧里面经常用来杀人灭口的剧毒药物——砒霜。

砒霜居然能够用来治疗癌症?这简直妥妥得以毒攻毒啊,想想还是有点害怕。

最早发现这个方法的是哈尔滨医学院附属医学的药师韩太云。当时,在东北的一个卫生所据传能够治疗多种癌症,传的神乎其神。韩太云药师在下乡巡回医疗时,收集到了这个药方,这个药方是使用“砒霜+汞剂+蟾酥”等药物制成。

啧啧啧,全是有毒的物质。砒霜不说了,名副其实的大毒物。汞也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蟾酥就是蟾蜍背上腺体分泌的毒液,是一味传统的中药,但是也有很强的毒性。

这个药方太毒了,虽然有治疗成功的案例,但是死亡病例也非常多。

因此,省卫生厅就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为组长,前往调查研究这个药方。


辟谣:中医毫无作用?中国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来自中医

张亭栋教授,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之一,2015年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张亭栋教授经过研究,研发出了“713癌灵针剂”(1971年3月制成,因此被命名为这个名字)。

在研究中,张亭栋教授发现其中的汞会伤害肾脏,造成肾脏受损,蟾酥会升高血压,而且这两种药物实际上对癌症治疗毫无作用,只有其中的三氧化二砷对治疗白血病有用。因此,对治疗方子进行了改经,剔除了汞和蟾酥。

1974年,张亭栋等人发表了《癌灵1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对17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文章,总结了利用“癌灵1号”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其中对急性白血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


在张亭栋教授、王振义教授等医生的多年努力下,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方案越来越完善,实现了治愈率百分之九十的奇迹。

张亭栋教授2016年被评为“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张亭栋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上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让公众再一次感受到中医的神奇魅力。”新华网如是评价张亭栋教授


张亭栋教授和王振义教授是目前继屠哟哟教授之后,呼声较高的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医学家。


因此,中医和中药材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在其中是可以发掘出很多有益的东西,甚至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就像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一样,看待问题一定要辩证的看,要一分为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不能片面的黑或者粉。


如果大家对“中医”方面的健康知识感兴趣,那么强烈推荐大家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中医”就能看到丰富的相关健康知识,文章、问答、小视频应有尽有。 还有丰富的图片。头条搜索内容全面丰富,以后可以先用头条试试。


辟谣:中医毫无作用?中国治疗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来自中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