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中醫是一種大文化

讓文化成為生活方式,

自利利他,完善人格。

雪漠:中醫是一種大文化


孫思邈《大醫精誠》選段

◎張醫生:您的創作,可以推廣當前中醫的發展及其哲學思想。您通過描寫一些癌症患者的康復過程,將人情、友情、同志情、姐妹情等東西,進行靈魂層面的探究,大家就會知道什麼是醫生,患者如何對待生命,如何對待死亡,等等。這樣,就會有很多人受益。

●雪漠:為文之初,我就有個戒,不為金錢出賣良心。有一個做房地產生意的老闆,一直希望我幫他寫傳記。他說,你寫多少萬字,我就給你多少萬塊錢,先給錢再寫也可以,給房子也可以。但我不肯寫。不過,我倒非常想寫寫中醫,因為我很喜歡中醫。我知道,除了醫術之外,你還從你的中醫專家父親身上繼承了另外一種東西,我們可以稱之為精神、醫德、醫魂等,它屬於一種人性與人格的力量。你的醫德、醫風以及生命經歷,都體現了這一點。

一般的新聞報道寫不了這種東西。它可以把事情記錄得很翔實,但它不能涵蓋,也達不到精神的層面。那麼,這方面的使命,就留給了文學。所以,對一個作家來說,故事和形式固然很重要,但你本身傳承的東西,以及我們最近聊天時的一些生命質感、心靈觸動,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們能趁這個機會多聊聊天。

來這兒之前,我在網上看過一些關於你的資料,也看過一些你父親的資料。但是我發現,好多寫你們的記者,都沒有寫出你和父親那種文化的厚度。他們還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這與他們的寫作風格有關。不過,他們已經把你的一些經歷給記錄下來了,所以,我們可以省略那部分內容,直接談一些你有,但許多醫生沒有的東西,我們稱之為境界,比如醫德、無私、與患者之間的情感,以及和當代西醫話語體系截然不同的獨特理念等,它是中醫真正的精神所在,非常重要。這種精神,源於中醫大家施今墨先生在墨家學說中繼承的兼愛之道,非常了不起。

我對墨子的評價也非常高。他的兼愛等思想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比基督教“博愛”之說早好幾百年,只是它沒有宗教化而已。不過,能宗教化的東西,或許不是墨家最好的東西。正是因為沒有宗教化,墨家才沒有西方那種宗教化的陋習,它更重言行。如果現在的中醫都有這個東西,中醫行業的發展,就很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格局。但非常遺憾的是,目前的情況剛好相反,所以,中醫行業才會一天一天萎縮。

我看過中醫界的好多理論,發現很多有名的中醫專家,仍然停留在形而下的層面,沒有上升至道的層面。這是很遺憾的。因為,他沒有把一種能構成文化的理論輸送出去,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他在追求什麼東西。在這一點上,你父親就做得很好,他已經把術上升至道的層面,達到了一種人與癌和諧共處的境界。這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很多中醫都做不到這一點。

中醫有幾千年的歷史,說明這種文化有長久留存的價值,但任何東西發展的時間久了,若是不能時時反省,就會出現一些弊病。

再好的寶珠,一旦鋪滿塵埃、汙垢,也是發不出光的,要想讓它發出耀眼的光芒,你必須先把它擦乾淨。所以,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如果用以前的世界觀和哲學,來詮釋現在的中醫,就有些不夠了。

另一方面,現在的很多中醫,都在向西醫的價值評判標準靠攏,儘量迎合西醫,不能形成自己在文化上的一套話語體系。實際上,中醫跟西醫不一樣,它有一種功能性的東西,比如經絡。解剖時,你根本看不到經絡,但它確實存在,依託經絡學說來治病,也確實能起作用。但西醫注重病理性,它屬於西方科學的一部分,它非常強大。西醫對功能性的東西感到很陌生,甚至不能理解。那麼,它——包括相信它的人——就有可能不信中醫,覺得它不科學。所以,中醫迎合西醫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必須把自己的東西研究透,建立一種強大的文化體系,建立一套能讓世界認可的、普世化的理念。如果它貫穿了一種能讓每個民族都接受的文化、精神——類似於基督教那種博愛的理念——它就會走向世界,與西醫實現平等的對話。

但是,現在的很多中醫都做不到這一點。直到今天,中醫行業很少出現劃時代的大師,無法超越《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等經典的境界,甚至一直達不到那樣的境界。因為很多人並不知道,中醫大師也應該是文化大師,而不僅僅是醫學上的大師。就是說,除了精通醫術之外,他還必須是一個文化的集大成者,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化含金量。因此,他不但要鑽研醫術,還要從中國文化中汲取營養。簡言之,他不僅要重“術”,還應該重“道”。

雪漠:中醫是一種大文化


其實,中醫本身就是一種大文化,它跟中國傳統的道家文化有一定的淵源。傳統的五行學說等觀點,在中醫裡都有體現,而道家的一些觀點,也在中醫理論中有所反映。比如,道家文化認為,人體有一種天成的大藥,人類存在時,這種大藥就存在了,人類得了什麼病,大藥就能治什麼病。西醫稱之為免疫系統,中醫的扶正祛邪等理論,說的也是這種東西。在道家的生命科學中,值得中醫汲取的營養還有很多,儒也罷,釋也罷,都是這樣。整個中國文化中,有著許許多多能支撐中醫文化體系的營養,包括巫文化,例如我之前提到的祝由科。

現在,很多人都把祝由科這樣的東西當成迷信,魯迅當年也在批判。但事實上,魯迅批判的東西,有些屬於中醫的精神層面、信心層面。他這麼一批判,就把生命科學中,屬於靈魂信仰的層面給否定了。比如,他批判過很多藥引子,其中一種是秋天的梧桐葉,事實上,不管那梧桐葉在藥理上起不起作用,對病人來說,有它跟沒它就是不一樣。

因為,中醫重科學,也重文化。一些文人在用西醫的標準否定這些東西時,其實是在否定一種文化。民俗中的一些東西,是不能用科學來否定的。

另一方面,中醫自己,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或拒絕了一些營養。這種固步自封也罷,什麼也罷,導致它至今仍然沒能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其影響力也一直在縮小。

如果中醫能從這方面突破,就肯定會有很好的發展。要在道的層面——包括醫學世界觀、哲學等——方面有大的開拓。我覺得,中醫應該實現“三足鼎立”。哪三足呢?一是醫學;二是文化;三是市場營銷。同時具備這三點,中醫才可能發展起來。現在,中醫的著力點僅僅是第一點,還沒能像西醫那樣,形成一種能支撐中醫體系的能為整個人類接受的普世性文化,它市場營銷方面也做得非常不夠。

一定要明白,中醫和科學不一樣,科學依託數字或文字等東西,就能傳承下去,但中醫不行。中醫以經驗為重

。你雖然能把你父親的東西傳承下來,但下一代人,再下一代人,能不能把這些東西傳承下去?這是個問題。你的這種理論也罷,中醫哲學也罷,都很優秀,如果能流傳下去,不知能造福多少人。目前,不知有多少人,都因為不恰當的醫療方式送了命,所以我覺得,這已經不是你個人的問題了,而是子孫後代,甚至整個人類福祉的問題。而且,你僅僅是某種背景下的一個案例、一個現象,重要的不是你本身,而是你一脈相承的文化。

許多時候,最後一隻動物的死亡,意味著某個物種的滅絕。所以,“最後一個”揹負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著某種文化的全息。如果“最後一個”始終把一些東西當成自己的東西,就不對了。有時,我們研究的某個人、某個點只是一個符號,我們真正在研究的,是他們身上承載的整個文化。

所以,一定要想一想,如何把你身上承載的東西發揚光大。

我一直在關注中醫,看過很多經典。但我之前一直沒有發現你。知道你以後,我看了你的博客,也看了你的一些資料,頓時覺得非常驚訝:為什麼這麼好的東西,我以前卻不知道呢?我還看過你和父親一起編著的書,發現你們不但把理念公之於世,也把什麼時候該用什麼藥都公佈出來了。可惜,那書的影響力仍然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裡。有些人看到了它,但不一定重視它,也不一定認可它;有些人需要它,但不一定能找到它。在這樣一種狀況下,用一種非常科學、有效的方式,把它宣傳出去,是非常必要的。

因為,雖然生命有時很頑強,但有時它也是非常脆弱的。根據佛教的理論,人的性命在呼吸之間。就是說,這口氣呼出去,再吸不進來時,人就死了。許多時候,承載某種文化和精神的肉體非常脆弱,我們要在來得及時,儘快地、努力地搶救一些有價值的文化。要知道,每一種有益於人類的文化,都不屬於某個人自己,而屬於整個人類。你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避免一些弊病,避免被一些人利用,我們也會盡量做到不引起別人的誤解,不損傷你個人的聲譽。如果能找到一種很好的、與時俱進的模式,一種制約負面影響的方法,這種文化就能利益無數人。在這樣一個原則上,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張醫生:談到接班人的事情時,我心裡也不舒服。因為我找不到接班人。

選自《光明大手印:當代妙用》

雪漠作品,愛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