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还款的贫困户,允许延长半年

3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农村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介绍了降低疫情对产业扶贫影响的相关措施。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说,新冠疫情期间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一些贫困户反映疫情期间家里主要劳动力不能外出务工,地里种的农产品滞销,甚至还扶贫贷款都成了问题,有什么措施降低疫情对于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的影响,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魏百刚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地区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春节前后到2月上旬,南方一些贫困地区水果蔬菜特别是一些时令性的农产品销售受影响比较大,疫情发生在春节旅游旺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本处于停摆状态。农业生产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饲料这些农资前一段运输不畅,部分农畜产品受封村封路影响运不出来。

魏百刚介绍说,针对这些问题,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多次研究,建立了扶贫产业调度机制,对应对疫情、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作出了安排,指导贫困地区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推进带贫主体复工复产,组织流通企业、电商平台、批发市场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

魏百刚还表示,接下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跟踪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情况,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输出地与输入地对接工作。现在还有近一半左右的返乡农民工没有返城复工,农业农村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帮助返乡农民工尽快返城就业。

二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留乡创业的贫困劳动力,经过调查,返乡农民工中有一部分有留乡创业的意愿,对这部分人员,农业部将推动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做好一对一创业培训,帮助他们选好就业门路,提升创业能力。

三是对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重点是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中小微企业信贷担保等扶持政策落实,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创造更多的岗位,让这些在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尽快就业。

四是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着力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加强科技服务,加强以农机为主的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及时抢耕抢种,不误农时。

“在帮助贫困户恢复产业方面,国务院扶贫办采取了金融措施。”苏国霞补充说,为了帮助贫困户尽快恢复生产,扶贫办和银保监会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的优惠政策。对受到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还款的贫困户,允许延长半年,不做不良贷款记录。同时对有新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要求加快办理流程,及时满足生产需要。

而在就业方面,苏国霞介绍说,现在贫困地区贫困户就业打工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扶贫办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措施。要求安全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就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重点企业优先招用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如果招聘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为促进就业,扶贫办还发挥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的作用,现在已经有一百万贫困家庭的劳动力通过跨省务工“点对点”接送实现返岗就业。扶贫办和财政部明确,要求2020年光伏扶贫的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工资和贫困户参加村里面公益事业建设的工资,尽量减少疫情对他们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红星新闻记者 赵倩 严雨程 北京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