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男丁格爾”,把女兒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

面對疫情,黑龍江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已經派出三批精銳增援湖北,在支援湖北醫療隊11人中,楊林、李鵬、張巖松、鄭培君這四人的身份尤為“特別”,他們既是鐵血錚錚的男子漢,也是責任在肩、使命必達的“男丁格爾”。他們中,有人護理完我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後又奔赴孝感,有人細心護理病人喂水餵飯,有人把女兒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希望成為女兒的驕傲……他們笑著說,“雖然我們沒有男神的顏值,但是我們有男神的責任與擔當”。

東北“男丁格爾”,把女兒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

護理完我省首例患者後又奔赴孝感

楊林,黑龍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楊林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大年初五,當時的他在參與救治黑龍江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崗位上度過自己28歲生日,在患者康復出院後,楊林又主動請纓加入到黑龍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的救治任務中。

支援孝感,很多事情都要“重新開始”:物資短缺、標準不一、流程不全,感控不到位等客觀困難,統統擺在了楊林和他的隊友面前。作為一名90後,楊林知道要有擔當,迎難而上,是黑龍江省醫療隊發揮作用的時刻到了,他積極協助護士長短時間重建三區兩通道,制定流程、規範感染垃圾處理、整理汙物間。整個過程楊林從沒喊累,都是最早來最晚歸的一個。在同事眼中,楊林是一個吃苦耐勞、專業過硬地重症“男神”,而楊林則經常和同事打趣道“雖然我沒有男神的顏值,但是我有男神的責任與擔當”。

東北“男丁格爾”,把女兒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

鐵漢柔情給患者喂水餵飯細心安撫

鄭培君,黑龍江省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第一眼看到鄭培君的人,不會把他和男護士聯想到一起,但在這個七尺男兒粗獷外表下卻有著一顆“天使般”樂觀而柔軟的內心。

根據安排,鄭培君跟隨黑龍江省第八批醫療隊來到應城開展援助任務。在重症病房,護理工作任務重,直面病毒,風險非常大,需要醫護人員全身心投入。在應城中醫院的一層危重症病區,鄭培君作為小組長,每天都要給予病人專業的治療護理,同時也要照顧病人的飲食起居,喂水餵飯,幫助病人大小便,擦拭身體……而他每一次進到病區都要身穿工作衣、防護服、隔離衣,戴著護目鏡、口罩、手套等這些防護裝備讓他護理病人的難度大大增加。在一次給患者餵飯時,患者突然嘔吐起來,鄭培君打來溫水,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一點點為患者擦拭乾淨。鄭培君說:“這種情況下,患者通常都是焦慮的,沒有家人在身邊陪伴,身邊又都是冰冷的機器,患者最怕的事,是沒有人在乎他。不過沒有關係,我就是他們的家人,機器雖冷,人心卻暖。”

東北“男丁格爾”,把女兒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

“新手奶爸”把女兒名字寫在防護服上

李鵬和張巖松,都是黑龍江省第六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同為93年出生的兩個小夥子,從牡丹江二院並肩戰鬥到了武漢中心醫院,二人有很多的共同點,他們既是兄弟也是戰友;愛人都為醫務工作者,而孩子也都20多個月,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新手奶爸”,作為父親,他們對年幼的女兒有割捨不掉的牽掛,但作為男護,他們覺得出徵馳援更是責無旁貸。

來到武漢中心醫院,兩個人互相打氣,以最短時間適應環境後,進入病區開展工作,為患者打針、吃藥、翻身、餵飯、喂水、更換尿不溼、護理記錄、患者的疾病宣教、健康宣教……二人的工作緊張而忙碌,他們既是護士也是“搬運工”,因為是男生,力氣大,病區裡的搬搬抬抬他們都會“鼎力相助”。由於病患中有很多都是80、90歲的高齡病人,語言方面都有些口音,這二人聽不懂當地方言,他們每次都會反覆溫柔地和大爺、大娘們溝通,用李鵬的話說,“別看我們男護長得‘糙’,但是細心程度不亞於女孩子”。

來到武漢,和大多數的支援隊員一樣,他們二人還不曾認真地看過這座美麗的城市。每一天,李鵬和巖松都是踏星出門、伴月而歸,疲憊、勞累已是生活的常態,但是他們覺得來到這裡,能為處於危難的百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切辛苦都值得。在兩個人第一次進入病區的時候,二人很有默契地把各自女兒的名字寫到了衣服上,他們希望能夠成為女兒的驕傲!用張巖松的話說,來湖北不是想成為誰,只是本職工作而已,希望我們的到來,能夠成為一束微光穿透黑暗,照亮通往希望的道路。

他們就是這樣一群可愛、可敬的“男丁格爾”,他們匯聚力量、向陽而生,衝鋒到了戰場的最前線,他們是“萬花叢中的一點綠”,也是患者生命的“守護神”,更是堅守在戰場上最帥的“提燈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