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富有的省份指哪裡?有何依據?

西瓜歷史頻道


古代最富有的應該是江南了吧,大概是今天的安徽加江蘇上海這塊吧,隋煬帝修大運河目的是一方面方便南北交流,主要還是江南魚米之鄉物產豐富,有了運河物資能很快運往北方,因為古時候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區;二,古時候江南地區有好多文人墨客,什麼榜眼探花進士狀元好多都出自江南,為什麼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民衣食無憂了才會陶冶情操提升自己的修養讀書認字,所以說哪裡知識分子多了也也能側面反應出江南富裕,你想啊人們食不果腹誰還會想其他的呢!


二毛80461649


論最富有,首推清朝江南省,作為富庶之地江南地區的省份,可謂盛極一時!

一、江南省由來及演變

明朝時期在江南地區設立南直隸,清初改為江南省,乾隆年間因實力過於強大而被拆分成江蘇和安徽兩省。江南省大概範圍包括如今的上海、江蘇、安徽全部及江西婺源。江南省絕對是天時地利的代表,境內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穿流而過,出海口眾多,交通便利。

二、經濟發達、文風昌盛

江南省當時以全國十分之一強的土地,賦稅卻達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科舉中進士甚至達到了全國的二分之一,當時江南省內的江寧、揚州、蘇州都是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貿易發達、文風昌盛、生活富裕,歷朝歷代無出其右者。

“蘇湖熟天下足”,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就算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稱江南省為最富有的省份也名副其實!


史知今


提起中國古代哪個省份最富有,人們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廣東省了,當時鄧小平選擇廣東省作為第一個試點開放的省份,自然也是看中了它的對外貿易活躍。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一個省,此生可以稱得上是異常富有,也可以說是富的髮油,古代的賦稅有接近一半的數量都是來源於此省。由於這個省人口很多,所以每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也很多,幾乎佔了全國參加科考的人的一半,所以上榜人數自然也就多了。

這個省就是江南省,這裡所說的江南省並不是現在的江南地帶,當時朱元璋定都南京,南京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北京了,當時的南京有著一定的政治意義,可是,人們不知道的是,南京之前是屬於江南省的,由於江南省的管轄範圍很大,所以現在的安徽也在其管轄之內,所以說安徽和南京在古代是屬於同一省的。

朱元璋就是安徽人,當時他非常想回到自己的家鄉,於是他想遷都鳳陽,鳳陽屬於現在的安徽,想想,如果朱元璋當時真的那麼做了,安徽現在的情況可就和現在不一樣了。

當時的清軍擊敗明軍後,南京這個行政中心於是就被廢除了,設立了江南省,我們都知道,江南省事很大的,皇上疑心很多,不放心這麼一個大省的存在,於是把江南省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為蘇州,一部分為江寧,康熙年間,蘇州改為江蘇,江寧改為安徽,與此同時還把南京劃給了江蘇,這就說明了南京之前屬於安徽省,既然南京屬於安徽省,那麼安徽省的地位不比沿海城市的地位差。

經過這次的劃分之後,兩省差距逐漸顯現,由於江蘇南京靠海,資源豐富,貿易自由,安徽屬內地,另外江南省的行政中心在江蘇,另外很多安徽的官員在南京呆了一段時間都不想走了,覺得安徽太窮了,沒有南京的生活富裕,後來,直到過了一百多年才搬了過去。

很多人都想不到,現在比較發達的江蘇省和比較落後的安徽,之前竟隸屬同一個省。





緣禦寒


明清時期最富有的省份,那肯定就是江南省,在明朝時期,江南省叫做“南直隸”,在清朝時更名為“江南省”,不論是哪個時期,江南省這“全國最富”的名頭都無法動搖,當時清朝初期幾乎有三分之一的賦稅是來自於江南省,除了經濟發達之外,江南省的文化也很昌盛,人才輩出,每一次的科考中,金榜上有半數的人出自江南省,於是民間流傳著“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的說法,朝廷官員竟然有一半來自於同一個省,就連清政府也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於是一場密謀由此而發,這個曾經最富的省從中國地圖上徹底“消失”。變成了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

中國自西晉、隋唐以後,隨著北方不斷掀起的戰亂,許多人開始遷往南方。因此,南方的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不過,當時中國北方仍比南方要發達。但到宋朝時期,隨著南宋遷都,南方的經濟開始正式超過北方。明朝時期,朱元璋定都南京。

為了擴大南京的影響力,以及經濟實力,朱元璋把南京周圍的一大片土地都劃歸南京管轄。這片土地的範圍很大,不僅有江蘇、安徽、上海這三個省份外,還有浙江、江西的一部分。因為它是歸南京直接管轄,所以又把它稱為”南直隸省“。

南直隸省在當時不僅能享受到經濟中心的好處,而且,它還佔有南京、長江、淮河、運河等地理優勢。南直隸省發展得很快,成為當時最富裕的省份。這裡還十分崇尚文教,這裡成了當時的一個文化中心。而在明朝滅亡後,南直隸省也表現出了它的另一面。

這個崇尚詩詞書畫的地方,在抵抗清兵時,表現得十分頑強。南直隸省的土地上,到處可以看到反抗的人。以至於後來發生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樣極為慘烈的事情。而南直隸省如此激勵的反抗,也讓清朝皇帝心裡犯起了嘀咕。

南直隸省畢竟是一個如此強大的省份,這裡有極為龐大的財富。如果有人在這裡揭竿起義,那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而且,要是掌管南直隸省的封疆大臣也參與謀反,那清朝皇帝的皇位,可就非常的不穩定了。所以,清朝從入關的時候開始,就不斷削弱南直隸省的實力。

一開始的時候,清朝廢除了南京國都的地位。這樣一來,南直隸省的地位也跟著下滑了。緊跟著,南直隸省的名字也被廢除,被改為江南省。這樣一來,江南省的地位就跟其他省份一樣了。但清朝對於江南省依然不放心。因為江南省依然很富裕。這裡繳納的賦稅,依然是全國第一。這裡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才,依然是全國最多。

所以,清朝乾脆把江南省拆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叫江南右布政使司,另一個叫江南左布政使司。這兩個地方分別設立不同的官員。這樣一來,江南省的實力就可以直接削弱。清朝可以更好的控制這塊地方,讓它為自己輸送更多的人才和財富。同時,防止別人利用這塊地方造反作亂。

當然,清朝這麼做,不管是從繳納賦稅,還是其他方面,肯定多了不少麻煩。但為了坐穩皇位,清朝皇帝還是選擇使用這樣的霹靂手段。到了乾隆時期,江南省那兩個被拆分出來的省份,又重新更改了名字,確立了省會。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江蘇、安徽的原型。

即便是一個地方大小、名稱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出整個中國歷史上百年、乃至數千年曆史的滄海鉅變。


溫舊ls知新


歷朝歷代,富庶之地都有所變遷。比如從秦漢到南北朝,中國最富庶的地方一直是河南、河北和山東一帶;隋唐之時都城長期位於長安和洛陽,使得關中一帶的經濟得以拉動。但是到了明清時期,天下最富庶之地,無出南直隸-江南-兩江其右。

南直隸有多強大呢?按崇禎三年的統計數據,政治上,此時大明半數以上的官員皆出自江南貢院;經濟上,南直隸的十四府四州的總稅賦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人口上,南直隸的總人口占全國的18%,也就是接近五分之一;而在地域面積上,不滿24萬平方公里的南直隸還不到全國的十分之一!

清兵入關以後,南京失去了首都地位,南直隸也從一個鬆散的地區被劃為一省,是為江南省。然而此時的江南省實力還是太過強大,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於是在順治十八年,江南省被拆分為“江南左”和“江南右”二省。1667年,“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市)、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市)首字,稱為安徽省。

此後的二百年,安徽和江蘇的發展依然並駕齊驅,直到太平天國和捻軍分別在安徽南部和北部肆意荼毒以後,安徽的發展才遭遇重挫,並且被東邊的鄰居越甩越遠,直到如今,被一個不南不北、在明清時期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城市所吸吮鮮血。



青言論史


這種說古代最富有的省份一說很不科學,古代地方行政區域劃分的歷史中“省”這一級別的行政區劃出現的非常晚。

要想了解歷史上那個省份最富有,最關鍵兩條是“省”級行政區域劃分的確立和中國經濟中心的轉移,缺一不可。

中國歷史地方行政區劃的演變。

商朝時期,商朝的君主管轄王城及其附近地區,其他則分封給各級領主,各級領主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有軍隊、徵收賦稅等,這時可以稱之為采邑制度。

最早出現的地方行政區域劃分的是“縣”,根據歷史記載,最早出現“縣”的的名稱是楚文王、秦武公時期,大約在公元前七世紀。楚文王時期消滅了申國、息國,然後在這兩個地方設置了“縣”,幾乎在同一時期,秦武公消滅邽戎、冀戎等,在這些地方也設置了“縣”。“郡”則是在春秋晚期才出現,這時的“郡”和“縣”不是同級別的,“郡”要小於“縣”,如記載:

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這是趙簡子(公元前五世紀左右)所說,很明顯,縣要比郡的範圍要大。

春秋戰國時期,地方行政區域劃分比較混亂,各種劃分同時存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才有了郡縣兩級制度。從此之後,地方行政區劃才進入正軌劃分時期,如下:

1、秦朝、兩漢時期,郡縣兩級制度;

2、魏晉南北朝時期,州郡縣三級制度;

3、隋唐五代時期,府州並列和縣兩級區域劃分,又有軍監製度、節度使制度、藩鎮制度、道路制度等,地方區域劃分比較混雜。

4、宋時期,州府縣兩級制度為主,同時設置了“分路制度”,類似於現在的“省”級區劃,但沒有形成定製。

5、元明清時期,行省制度,省、州府、縣三級。行省制度是元朝正式推行,中央設置中書省,下設行中書省;明朝初年進行改革,行中書省改成了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由於元朝的習慣,民眾稱之為“省”,省是這樣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劃分出現的。

能夠在全國實行類似於現在省份的行政區劃是在元朝時期,出現的比較晚。和現在省份劃分的是明朝初年的改革。

“省”這一地方區域劃分最早出現在隋文帝時期,588年他設置了“淮南行省”,以壽春為中心,今天安徽淮南壽縣,但很快就撤銷了,此時隋朝剛剛消滅了南陳不久。金國消滅北宋入主中原之時也曾經短暫設置“行中書省”,不久撤銷。(明朝的南直隸省,1368-1645年,最為富有)

中國歷史上經濟中心的轉移。

1、從上古時期到西晉時期。

中國的經濟中心始終在黃河中下游一帶,或東或西,此時南方開發較晚。

2、西晉到隋唐五代時期。

這一階段,經濟中心還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但由於大規模人員的南遷,使得南方的經濟逐漸發展。

“安史之亂”之時,經濟中心還在北方,之後經濟中心迅速南移,主要是南方區域的戰亂較少,逃亡的民眾眾多,形成了南方大開發的發端。

到了五代時期,南方經濟已經超越了北方,逐漸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

3、北宋到元明清時期。

北宋時期,南方經濟完全超越了北方經濟,尤其是南宋建立之後。此後南方經濟始終比北方經濟佔比要大。

因此,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和省份行政區域劃分的確立可以洞悉那些省份是最富有的。(清朝的江南省,是沿用明朝南直隸的劃分)

明朝最富有的省份。

明朝最富有的省份應該是“南直隸”,又稱南直、南京,顧名思義,該省治所在現在的江蘇省南京市。明朝時期,南直隸下設州府如下:

應天府、揚州府、蘇州府、鳳陽府、淮安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廬州府、安慶府、池州府、寧國府、徽州府、太平府、徐州、滁州、廣德州、和州。

合計十四府,四州,包含現在江蘇省、安徽省、上海市和江西的婺源等縣。現在的上海市在明朝隸屬於松江府。

南直隸是朱元璋龍興之地,又有帝鄉鳳陽,經濟發展要較其他地方發達,政策推行的也比較到位。在明朝初年,南直隸的經濟就已經冠絕天下了,明朝皇帝對這一地區非常關注,皇子封王基本不分封在這一地區。

1393年,也即是洪武26年的賦稅糧食如下表(根據《大明會典》):

賦稅第一名是南直隸。如上圖中,南直隸雖然排名第一,但是賦稅的比例較低,而山西省賦稅排在第二,徵收民眾賦稅的比例卻非常高。

後朱棣建都北京,設置了北直隸,但是為了鞏固北京的地位,此地收稅還是比較少的。這樣明朝形成了兩個政治經濟中心,北直隸偏向於政治,南直隸偏向於經濟發展。

南直隸一直是明朝的經濟中心,屬於最富有的省份,一直延續到清朝初期。

清朝最富有的省份。

清朝時期最富有的省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並非一成不變的,很難說清朝一省能夠冠絕一朝。

清朝控制明朝的南直隸之後,繼續延續明朝的行政區劃,將南京都城地位降低,設置了“江南省”,由於江南省賦稅提供的較多,反映該地經濟十分發達。明朝時期江南貢院考中的舉子佔到半數以上,這些科舉入仕的官員太多,不利於國家朝政和經濟的全面發展。

清康熙帝於1667年將江南省拆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安徽省取名取自於“安慶府”的首字“安”,徽州府的首字徽,取名安徽省;江蘇省取名取自於江寧府的首字“江”,蘇州府的首字“蘇”,取名江蘇省,當時的上海隸屬於江蘇省。

拆分之後,江蘇省的賦稅在初期是最高的,而安徽省卻衰落下去。到了清朝末年時,廣東省的經濟在初期的廣州一口通商的助力下後來居上,與江蘇省不相伯仲。尤其是在太平天國時期,廣東是成為清朝最富有的省份,而江蘇由於戰亂,經濟衰落的很厲害。

到光緒去世的這一年,江蘇省的經濟也很快恢復,廣東、江蘇成為大清賦稅最多的兩個省份。梳理一下清朝最富省份發展的順序如下:

江南省——江蘇省——廣東省——廣東、江蘇,看一下1908年的賦稅收支情況就一目瞭然了。

按照排名看,廣東省排在第一位,江寧排在第二,直隸排在第三,江蘇排在第四位。切記江寧的財政收支不能列入江蘇,這裡有清政府王朝壟斷的一些貿易專賣,如絲綢、漕運、鹽道等收益,直隸包含的地區太廣,江蘇包含現在的上海市。

由以上數據可以得知,到了清末廣東省已經獨佔鰲頭了,江蘇如果加上江寧的收入應該最高,不過這一收入不能簡單的合併處理,因此到清末江蘇和廣東應該是最富有的省份。


穿越再現彼岸


中國一共有34個省份,每個省份的人口不均,像是山東、河南等地屬於人口眾多,而西藏、新疆等地則是地廣人稀。現在各個省份中的經濟也是不一樣,有的地方富得流油,像是北京、上海、廣東等地,而有的地方也是非常的貧困,像是山區眾多的省份,仍然有貧民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個省份,現如今已經被拆分成為了兩個省,這就是歷史上的江南省。熟悉歷史的朋友們應該聽說過,在史料上記載的江南可是一個寶地。

那裡不光經濟繁榮,而且資源豐富。在清朝入關後,因為將北京定位國都,而他們知道江南是一個非常富饒的地方。當時這一個省份的賦稅就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但是這個地方卻距離京都太遠,所以為了防止一些利益關係的出現,順治皇帝大手一揮,將富饒的江南省一分為二。因此江南省被分為了江蘇和江寧,以前的江寧也就是現在的安徽,都知道現在江蘇跟安徽的差別吧!

連老天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有趣的靈魂獵手


毫無疑問是清朝江南省,原為明朝南直隸地區。其地區包括現在的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以及江西的婺源。在明清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

而清朝的兩江總督,是九位最高封疆大吏之一,總管的地盤變態的大,包括江南省和江西省,也就是今天的江蘇、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都歸他管。官至從一品。



從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開始,其中的江浙行省,就包括今天的江蘇、安徽南部、浙江省、福建省以及江西省部分地區。從此時開始江蘇和安徽就是一家。從這個時候開始,江浙行省就早已是全國富裕的地區了。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以南京為都城。江蘇和安徽地區被劃為直隸省。朱棣發起“靖難之役”,遷都北京。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為北直隸,原直隸省改為南直隸。有明一代,朝廷在南京始終有一套完整的官僚機構。北京有的,南京都有。


明朝時期,南直隸的經濟非常發達,人口稠密,商賈繁榮,文化昌盛。南直隸省的江南貢院,在全國首屈一指,無論是佔地規模和教育水平,都是全國頂尖的。

僅僅江蘇一個地區,科舉考試在明朝就考取了17個狀元。明朝半數以上的官員都出自江南貢院。當時的南極歷史是全國最富裕的地區。

1644年清朝入關。清順治二年(1645年)廢除了南京的都城地位。改南直隸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巡撫衙門設在南京。後來,又把承宣布政使司改為行省,江南省由此成立。

清朝初年,江南省的賦稅佔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每一次科舉考試,江南省的上榜人數佔到了全國考生的一半。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之說。

直到現在江蘇省的教育水平仍然是全國最高的,不過現在國家為了平衡各地的教育資源 ,在高考錄取時,對一些教育欠發達的省份有所傾斜。導致江蘇的考生考大學的難度全國最高,江蘇的高考被稱之為地獄模式。可以設想,如果全國統一標準,江蘇的考生錄取率肯定是全國最高的。


江南省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經濟十分繁榮,是其他省份不可相比的。因其體制過大,清朝感到可能會影響到他的統治,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

到了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將“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市)、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簡稱“蘇”。

當時的江蘇省包括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揚州府、淮安府,兩江總督署駐於江寧,江蘇巡撫衙門駐蘇州。這是江蘇建省之始。

“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市大部分地區以及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的首字,稱為安徽省。簡稱“皖”,安徽建省時共轄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安慶、廬州、鳳陽、潁州八府和廣德、滁、和、泗、六安五個直隸州以及五十五縣,省界、縣名已基本定型。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定江寧府為江蘇省省會,安慶府為安徽省省會。兩省的管轄地區和現代基本相同。


今古講堂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最富庶。

具體來說,就是明朝時期的南直隸,以及清朝時期的江南省和兩江地區。



明朝自朱棣遷都北京後實行兩京制,北直隸以北京為中心,而南直隸則以南京為核心,而位於南京的中央政府,其機構設置與北京基本相同。南直隸的區劃範圍為今天的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其經濟之繁榮,文化之昌盛,冠絕全國。

其中,蘇州是江蘇省的中心城市,揚州則為大運河轉運要衝,又是鹽業重鎮,南京則為明朝兩京之一,政治和文化意義非凡。此外還有松江府,是明清紡織業重鎮,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棉紡織業手工工場和僱傭勞動,可以說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就誕生並發展於此處。



而在清朝,南直隸被撤銷,設置行省,改名為江南省。江南省延續了明朝南直隸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強勢地位,其賦稅佔全國三分之一上下,併成為清帝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盛極一時。

但由於其過於強勢,後來清廷決定對其進行肢解,將其拆分為江南右和江南左,前者取江寧府、蘇州府首字,改稱江蘇省,後者則取安慶府、徽州府首字,改稱安徽省。又在其上設置兩江總督,管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軍政事務,兩江地區遂成為清朝最富庶的地區。



除此之外,兩廣地區也是清朝比較富庶的地區之一。因為廣州擁有長年對外開放的歷史,商業氛圍濃厚,商業環境良好,所以能夠獲得大量外貿收入。而在清朝乾隆年間,清廷實行一口通商,將廣州定為唯一對外通商口岸,並設置十三行統一管理對外貿易。粵海關隸屬於內務府,每年為皇室內帑貢獻大宗貿易收入,十三行的行商們也是個個腰纏萬貫,賺得盆滿缽滿,說是堪比世界首富,絕不為過。


達摩說


明清時期的省級行政區和現在相比已經很不一樣了,很多地方都進行了重新規劃和劃分。

首先來說說明朝時期,最富有的省份是南直隸,像今天的蘇州、上海就屬於南直隸管轄。為什麼說南直隸很富有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當時的南直隸面積大,人口多(人口有3500萬,佔明朝總人口的20%以上),要知道,古代的經濟結構基本上以農業為主,所以人口多,面積大當然會佔優勢。這意味著有更多的人耕種田地,糧食產量就會相應增加。第二,南直隸離國都南京很近,必須足夠強大才能拱衛首都,保證其繁榮對國家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也出於這層考慮,明朝中央政府對這個地方在政策方面給予了更大的支持。

到清朝的時候南直隸改為江南省,後又把江南省一分為二,一個叫江南右(大概是江蘇省區域),一個叫江南左(安徽省大部,江西省北部一小部分)。雖說清朝剛入關那段時間對南直隸有過幾次比較血腥的統治,有些地方百姓還遭到清軍的屠殺。但是經過將近三百年的發展,南直隸的底蘊基本上還是在的,人口總數依然排在全國前列,其經濟實力也同樣保持在數一數二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