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醫院戰疫日記:“絮叨”的“家長”

東方醫院戰疫日記:“絮叨”的“家長”

作者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宣傳科 閆妍

攝影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

轉瞬間,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已經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奮戰了40多個日日夜夜,看著病人逐漸康復出院,醫療隊的每位隊員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回想起這一個多月,每個人都有講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感動,但所有人都共同談論到了醫療隊中兩位“絮叨”的“家長”——王彤主任、王兆嘉護士長。

“一定要把每位隊員平安帶回來” “我們定會不辱使命,平安歸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ICU主任王彤和CCU護士長王兆嘉在馳援武漢醫療隊出征儀式上立下誓言。王彤2003年參加過抗擊“非典”戰鬥,他說:“作為一名醫生,疫情就是戰場,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參與救治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責任,王彤和王兆嘉與東方醫院同事第一時間奔赴武漢抗擊疫情;為了承諾,他們成為了隊員口中“絮叨”的“王爸爸”、“王媽媽”。

東方醫院戰疫日記:“絮叨”的“家長”

工作中,王彤、王兆嘉非常嚴謹認真、一絲不苟。到達武漢,王彤第一時間與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對接,親自監督病房改造,不放過任何問題;根據病區實際情況,迅速制定規範流程;隨時跟進物資儲備,確保戰友防護安全;每天數次往返於醫院與駐地,無論清晨還是凌晨,王彤都會親自監督每位戰友穿戴防護裝備,每個細節嚴格把關。

東方醫院戰疫日記:“絮叨”的“家長”

面對突增患者,王彤第一時間帶領備班醫護人員趕到病區補充力量加入戰鬥;面對危重症患者,王彤更是身先士卒衝在前;他不斷用夯實的理論知識為戰友講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患者病情變化的相關知識,提高戰友防控意識。

東方醫院戰疫日記:“絮叨”的“家長”

王兆嘉業務精堪、責任心極強,衝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她根據患者情況,隨時歸納總結危重患者護理工作要點,第一時間分享給戰友,使東方醫院護理團隊在面對危重患者時從容應對,做到護理工作零差錯;王兆嘉帶領護理團隊運用中醫身心並調理論,安撫患者焦躁的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東方醫院戰疫日記:“絮叨”的“家長”

王彤、王兆嘉在生活上從細枝末節處給予隊員們體貼入微的照顧,時刻關注隊員心理變化,關心安撫每個隊員,戰友們親切的稱呼他們 “王爸爸”、“王媽媽”。

東方醫院戰疫日記:“絮叨”的“家長”

“王爸爸”擔心大家飲食不習慣,吃不下飯,體力跟不上,每天他都會“檢查”每位隊員是否吃飯,吃了多少。由於上下班時間不同,有的班次經常趕不上飯點,不管幾點,“王爸爸”總是提前把飯菜熱好,讓大家可以吃上熱飯。難得的好天氣,“王爸爸”會給大家發信息,動員大家曬曬太陽,舒緩下心情。

“王媽媽”用女性特有的溫柔與體貼關心著每位隊員,照顧著大家的飲食起居。馳援武漢抗擊疫情工作強度大,心理負擔重,生活也相對枯燥,“王媽媽”為了使大家能夠在休息時得到身心的徹底放鬆,她聯繫醫院工會為大家準備毽子、跳繩,在天氣好的時候,帶著大家到樓下適當運動;隊員過生日,她別出心裁,自己動手,利用手邊僅有食品、物品,給壽星做水果沙拉、手工花束,為隊員過了個特別的生日;她不定期給大家訂購水果,為大家改善飲食。元宵節,她和“王爸爸”一起為每位隊員送去一碗飽含愛意的元宵。有了她的悉心呵護,大家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可以得到身心的徹底放鬆,身在異鄉卻可以感受到如親人般的關愛。

在武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22名醫護人員組成了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東方有愛、愛在東方的精神,他們一起並肩作戰、加油鼓勁,一起打贏疫情保衛戰,一起迎接櫻花飛舞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