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冬,我们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艾冬,我们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尽管时光已迈入3月,

阳光下的玉兰已吐露芬芳、秀美绽放,

可很多人却总是想起

2月15日那个凌晨

在新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

信访支队三级高级警长艾冬

勇挑重担、忘我工作,

高效开展对群众反映的涉疫情诉求线索核查、处置工作,

不幸于2月15日突发脑出血,

经抢救无效于2月22日牺牲,

年仅45岁。

近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签署命令,

追授艾冬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艾冬,我们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艾冬与董存瑞雕像合影

直到他牺牲后,很多战友才知道,

他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的外甥。

他从警近24年,朴实低调、严于律己。

他一直从事着服务群众的工作,

6年基层派出所、

11年人民信访接待、

6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

他在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难事处理中秉持初心,

在来信来访办理中践行宗旨,

在诉求电话接听转办中温暖人心。

他搭起群众与政府间的“连心桥”。

战友们更将他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

他,

仿佛一束炽热而温暖的光,

深深地照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敢于担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艾冬,我们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信访支队支队长康健是2009年到信访处工作后认识艾冬的。

康健:

“只要和艾冬有过接触,都会对他的热情、阳光和乐观向上留下深刻印象。信访工作对个人业务能力要求很高,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么多年我从未见他有过畏难情绪,每天总是乐乐呵呵,口头语就是‘我能扛’。‘接诉即办’工作,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研究系统、甄别分类、盯办流程、反馈回访、梳理汇总,每天都有三四百的派单量,加班加点是常事儿。6年来,他带领同志们累计完成接单派单任务近34万件,办结率、回复率均为100%。 就在艾冬倒下的那个上午,他接到值班文职请示如何处理一份派单的电话,那时他已经很不舒服了,但仍坚持耐心指导文职完成了办理。没想到,那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派单。艾冬是一个很纯粹的人,身上充满正能量。我想,这和他的家庭教育‘工作要上进,对自己要求要高,关键时刻要冲的上去,不能给舅舅丢脸’息息相关。他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有他个人的努力,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游客李某拨打12345,反映因疫情受阻无法返回家乡且在京无宾馆接受入住的问题。

艾冬接到这个线索后,立即协调属地公安分局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对李某父子采取隔离观察措施,并在隔离期满后,帮助他们返回了家乡。李某在离京前专门致电12345,对艾冬高度负责、热情服务的工作作风表示由衷的感谢。

“心灵很干净,对人很真诚。”信访支队副支队长陈威这样评价艾冬。

陈威:

“我和艾冬相识是在2018年6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敢于担当。他的业务能力非常强,工作人员有什么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热情详细地告诉对方该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办,悉心传授经验。他工作细致高效,敏感意识强,在办理派单时审核特别认真,多次发现案件线索、助力破案。”

心系百姓,可以放心把后背交付


艾冬,我们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与艾冬相识24年的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信访支队民警曲宏志,这样评价艾冬。

曲宏志:

“我们都是1996年入警,而且同在德外派出所工作。艾冬说话礼貌、办事利落,老能看到他开着当年的老式2020吉普车在风风火火地忙碌。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他还总是积极帮助其他同志,经常主动承担车辆的清洗和年检,大伙都亲切地管他叫‘司机小艾’。他管社区时间不长,可他特有亲和力,居委会、辖区单位的工作人员很快都跟他熟悉起来,群众有问题、有难事儿也都找他。他下社区,老百姓老远就跟他打招呼,像是来了亲戚一样。 艾冬关键时刻敢于冲锋,艰苦面前从不退缩。他特爱踢足球,在球场上一直是守门员,无论什么地面,他扑球都毫不犹豫;在工作团队中,他也是一样爱担当、不推脱。有他在,就踏实。他是一个可以放心把后背交付的好战友、好兄弟!”

1999年,因为工作出色,艾冬被任命为警区警长,他所带的警区各项排名都在所里名列前茅。当时崔笑宇任副警长,对艾冬很了解。

崔笑宇

“艾冬干活特别拼。我们那会儿主要是搞案子,他看见辖区有案件发生,就老嘀咕破不了案心里难受。有一段时间,每天凌晨三四点钟爬起来去蹲守、抓人,持续了一个月,案子不破绝不收兵。工作中,他不考虑自己,但是对同事们特别关心,苦活、累活、危险的活都自己先上,老说‘我来,有事儿再叫你们’。”

多年的信访工作中,艾冬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同事李建斌说:“他为人特别热情,接待群众讲究方式方法,从没见他跟群众红过脸。”

自新冠肺炎战“疫”打响以来,北京市公安局12345“接诉即办”分中心全天候安排人员值守。艾冬作为负责人,每天都会梳理涉及疫情的电话派单,然后将每一单转派给相关部门。


艾冬,我们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他经手的办理件,不仅记录详细,而且每个办理进度节点都有电话追访。只要有点新进展,他就会主动给群众打电话反馈。他常嘱咐同事:“每个派单对于群众来讲都是大事儿,不能马虎。”如果遇到个别事情办得慢,艾冬比群众还着急,不断地催促办理。

不仅如此,艾冬还是个热心肠。

无论哪位同事需要请假,他都会主动把工作揽过来。中午怕自己电话多影响同事休息,他不去宿舍午休,经常在会议室沙发上靠一会儿就得了。“现在看到他的工位空着,我鼻子都发酸。”同事陈华说。

热爱生活,把战友当家人


艾冬,我们还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在艾冬生前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束写有“艾哥,一路走好”的淡雅的菊花。这是信访支队文职荣珊惊闻他牺牲的噩耗后,特意买来寄托哀思的。

荣珊:

“我从2014年开始从事信访工作就一直和艾哥在一个办公区。艾哥是个大嗓门,老是干劲十足的样子。他对我们工作上的指导特别用心,遇到有谁情绪急躁的情况,会乐呵呵地委婉提醒。他对我们的关心可以说无微不至,从办公用品到宿舍被褥,都想得周到。疫情发生以来,艾哥自己掏钱为我们购置药皂、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他知道我妈妈做过手术,就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而他自己有胃病,椎间盘也有问题,却不大在意。他喜欢小动物,喜欢分享美食,还做酱鸭架带给我们吃。在我们心里,他早就超越了领导,是哥哥。”

在信访支队文职张广伟眼中,艾冬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张广伟

“艾哥的微信名叫‘爱生活’,一直以来他把单位当家,把我们当弟弟妹妹。年前,他买了好多漂亮的中国结和福字装饰办公环境。疫情来了,他开玩笑说‘疫情期间不让串门,你看我给大家布置的小环境,是不是在单位也有过年的氛围啊?’”

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民警高松曾是艾冬在派出所工作时的徒弟。

高松

“2001年我实习,艾冬是六警区警长,永远忘不了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带着我们蹲守,带着我们抓捕……永远忘不了您亲切地叫我们这帮实习学员‘弟弟’,到现在我也一直学着您叫小朋友们‘弟弟’,因为那样真的会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由衷地感到安全感!哥哥一路走好!”

北京警察的微信朋友圈里,还有很多让人泪目的留言——

“艾哥,不敢相信您真的离开我们了!我的办公桌上还留着您给我的护目镜,嘱咐我做好防护,没想到那竟然是我们最后一面。最最贴心最最慈爱的他,永远都为别人考虑,我最敬爱的大哥,一路走好!”

“生活中,艾冬很是节俭,也非常细心且坚持。这些年来,他都主动整理废旧报纸和同事们的废弃品,一段时间后统一卖掉。这也是信访处救助信访人爱心箱的来源,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冬日暖阳照进每一个被帮助过的人的心里。”

“回忆起来,他真的像一颗毫无杂质的钻石一样,透明,始终未改变那颗热情的心。”

“昨天,我见到了艾冬的妈妈,我从这位坚强、伟大的母亲身上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也深深为我们这个民族骄傲!艾冬,一路走好!”

……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副总队长李丰这样评价艾冬:“艾冬是首都公安民警的楷模。忠诚是他一生的坚守,爱民是他的职业精神写照,担当是他融入血脉的自觉行动。”

每个人都有太多的话想说与更多不认识艾冬的人听,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在2020年的初春,在抗“疫”一线,有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北京警察走完了自己短暂而荣光的人生。

亲爱的艾冬,你看到了吗?

战友们把对你的思念化作最深沉的力量,

在你未竟的公安事业中,

在抗击疫情的逆行中,

无畏无悔,奋勇前行!

且看春花烂漫,

精神永驻,

大爱永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