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如何走進農村,農民與“3•15”有什麼關聯?

睦南關


你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小院子的時光。

3.15是消費者權益日,旨在打擊假冒偽劣商品,作為農村裡的農民,在平常的生產生活中,我們同時也是消費者,所以維護消費者權益,跟我們農民也同樣息息相關。

農民種地:買到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等等農資產品。平常生活中:小賣鋪買到假方便麵,假飲料,假洗衣粉等等生活用品,還有很多假冒偽劣產品,沒有他們做不到,只有我們想不到……

但是我們又常常會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城市裡的人也會有這樣的心態,只不過在農村由於各種信息制度不透明,即便維權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可能還會被周圍的人說閒話,顯得事兒多,所以農村這種情況更嚴重。想著息事寧人,碰到這種事兒常常會自認倒黴,吃啞巴虧,也正是這種態度,更加助長了造假販假者的氣焰。

小院子認為,一切社會亂象,都需要社會制度的約束。嚴厲打擊該打擊的,大力提倡該提倡的,舉報曝光通道順暢,懲罰打擊措施到位,只有讓一切都發生在陽光下,假冒偽劣的生產商販賣商,才會無利可圖,無縫可鑽,無路可走。



小院的時光


只有農村知道,買了假貨退不掉,不敢吱聲,整不好挨湊。農民找誰去,老實蔫巴人,不整你才怪。過期藥都買給農村人,農村是偽劣產品最終銷售地。私不舉官不究,商家在城裡,管商家的在城裡,你農村人兩眼一抹黑,一句‘回家等著’著,問題解決了。可不敢說,打牙往肚子裡吞,忍了吧。


97401194372不知道


個人認為: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消費者維權日,我作為一名農民,也是一名受害者,感覺農村才是假貨的重災區,假化肥,假農藥,假種子,等防不勝防,不法分子,看到農民沒文化,缺乏辨別真假能力,農村偏僻,他們恣意妄為,我曾經買過假化肥,他們用的是新包裝袋,讓人上當,還有假網套被,裡面全是黑心棉,所以,三一五走進農村,大力宣傳法律法規,讓農民懂得防騙知識,有防騙意識,公佈舉報電話,及時受理,讓不法分子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樣,假貨沒有立足之地,還農村一片淨土。感謝觀看!


記錄事


3.15與農民有哪些關聯,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每個人都是消費者,只要消費就有交易。有交易就有貨物的流通,貨物使用很可能就會有問題。農民種田種地,使用各種工具等等很對方面。買的化肥,也是會有一些不良商家以假亂真賣給農民,導致農作物沒有生長減產減量。買的種子買到假的,導致種下去的作物沒有發芽。就比如種子的問題,我們這邊以前就有發生過。稻子種子,買回來了泡著沒有發芽,人家的都發芽了播種了,自己的泡爛了都不見發芽,乾著急。雖然農民收入不高,買東西的時候總想著貪小便宜,相信那些無良商家,買了便宜的種子導致嚴重的後果。所以,不管買什麼東西,我們都要到正規的銷售點購買,還要商家出據發票或票證。出了問題我們也好維護自身利益。不管是化肥,種子,農機等,還有現在農村人都也在購買各種家電傢俱。這些只要是消費的東西都要認真看好品牌,購買要求出據憑證發票。現在很多商家每天都下農村打廣告,買這個送什麼的。一些老人就很容易上當,我們年輕人也要把這方面的知識給他們講。以防照成不必要的損失。也希望那些三無產品不要在跑到農村去搞什麼活動,很多老年人都是不懂,貪了小便宜。希望一起努力,打假人人有責。






韋兄


抵制誘惑強化防範

   近日,筆者耳聞這樣一件事:在某鄉村小學旁開經銷店的王先生,經不住一外地推銷員“買一贈一”的誘惑,花2000元買下了一批在農村適銷對路、價值4000元的學習用品和日雜百貨,以及小電器產品。正當王先生慶幸做了一筆好買賣而高興時,一位回鄉探親的工商管理人員聞訊後告訴他,這些貨是不法外商為逃避工商管理打擊處理,而向農村轉移的假冒偽劣產品,是禁止在市場上銷售的。

  就此應汲取的教訓和警示是,消費者急需提高維權意識,注重收集、索取證據和報案。一是要索取正規發貨票。因為沒有發票,消協和工商部門都不好受理案件。只有貨物和發票在一起才能進行有效投訴。二是要認真驗貨。細心查看發票上的貨物規格、品種、數量和貨號等,是否與商品實際狀況相符。三是要尋求法律保護。一旦陷入消費陷阱要及時報案,向有關部門投訴。

 

  杜絕源頭是關鍵

  

  維護淨化農村消費市場是一項重大而系統的工程,涉及到社會各個部門,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預防農村消費陷阱。提高農村消費安全,要從標本兼治、長效管理入手。

  首先,實施並完善“放心超市”和“良心店”進鄉進村。浙江省從2005年開始就全面開展“千鎮連鎖超市”和“萬村放心店”工程,通過構築農村現代流通網、監管責任網和群眾監督網的“三網”建設,探索出標本兼治、長效管理的農村消費安全工作機制。採取“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價格、統一標識、統一核算和統一服務”,有效監控直營連鎖,從流通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商品進入消費領域,保障了農村群眾的消費安全。浙江此舉,成效顯著,亟待全國其他省份和地區借鑑。

  其次,對農民採取專門的保護措施。擴大舉證責任倒置追查範圍,對於一些嚴重損害農村消費者生命和財產安全以及嚴重侵害農村消費者權益的糾紛,舉證責任應該要經營者更多地去承擔。因為相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經營者和生產者是強勢者。當地政府要對農村消費商品加強日常監督和管理。監督的重點是商品的安全性、有效期、計量份額、價格欺詐等問題;建立專門的農村消費維權體系,既包括消費者協會,也包括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各種諮詢、監測、監督機構等;建立針對檢驗檢測商品的三級網絡,要求市場主辦單位自檢,工商部門抽檢,社會檢測機構複檢,以此保證不合格商品無法進入農村市場。

  最後,加強輿論監督,創造誠信的消費環境。美國報人普利策曾形象地指出:“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新聞媒體對農村市場中存在的各種不和諧、不穩定的問題和隱患,要及時向政府、社會發出“警告”和“提示”,成為保障農村消費市場和諧發展的“瞭望塔”。全力支持消費者組織的行動,對典型的損害農村消費者權益的案件予以曝光,警示不法經營者,並提醒消費者。

 

  村級組織應是阻斷消費陷阱的“防火牆”

  

  為徹底剷除農村消費陷阱,重拾農民的消費信心,筆者認為村級組織責任重大。

  一、村級組織要把好推銷“准入”關,發揮消費安全“防火牆”的作用。隨著城市市場加強監管,很多假冒偽劣商品被不法分子拿到農村兜售。他們利用農民崇拜專家、名人的心理,如打著免費義診、講座等幌子,用盡各種羅織好的謊言將村民們一步步誘入消費陷阱。村幹部要為村民建立“防火牆”,每當遇到大的團體、團伙入村搞推銷活動時,村幹部必須要對此類活動進行把關審查。否則,就不給他們提供場地、電力設施等方便條件,直到將他們驅逐出村外。

  二、請有識之士當消費參謀,大額消費時須貨比三家。消費行為基本有兩種情況:一是金額較小的隨意性開支,二是金額較大、有計劃的購買活動。前者需要選擇識別,後者更要謹慎三思。一般來講,對上門推銷、偶然碰到或不在計劃之列的大額消費,一定要請人參謀,千萬不要聽信推銷者的花言巧語。實踐證明,凡兜售所謂施工挖出的文物寶貝的、用少量現金換取某些因故而急需出售的“高檔商品”和變賣自稱利用職務之便從公家弄出的物資等諸如此類的行為,百分之百都是消費陷阱。即便善意取得與購買贓物也會有利害關係,購買來路不明的東西有可能違法犯罪,欲發意外之財很可能傾家蕩產。各種版本的警示錄我們要汲取教訓。

  三、建立舉報查詢制度,從根源上扒光設置陷阱者們的畫皮。目前我國設立的各種舉報制度和查詢平臺在城市已經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工商管理、技術質量監督、食品衛生檢疫等部門的牌子很硬,各種法律法規的保護作用越來越大。消費者在碰到吃不準、有疑問的某些兜售行為時,一定要學會利用114電話查詢平臺,充分運用互聯網信息廣、容量大的有利條件,去甄別假象,正確消費。

 

  農資打假成果展應在農村巡展

  每年因購買假化肥、假種子等造成的坑農、害農事件時有發生。為了減少農民的損失,相關職能部門都舉辦各種偽劣農資打假成果現場會,並有執法人員和生產廠家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現場採取真假對比的方法,教消費者如何鑑別真偽。這些舉措不僅顯示了政府職能部門對農資打假的力度,也真正讓部分農民避免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這類活動現場會和展覽臺大多設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廣場和縣城的繁華地帶,雖然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作為農資的最大消費者農民卻因地理位置、交通等原因,不能到現場學習掌握一些正確區分真偽農資的有關知識,因而上當受騙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

  杜絕偽劣農資,維護農民權益,最重要的是讓農民掌握科學的鑑別方法,做到防患於未然。為此,筆者建議偽劣農資打假活動要有針對性地常在農村的村邊地頭舉辦,要深入到農民中去。只有做到與農民面對面,才能讓農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識別偽劣農資的知識和方法,才能讓偽劣農資沒有市場,從根本上杜絕偽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給農民致富奔小康提供安全消費保障。

 

  從“玩把戲的”推銷調味料說起

  最近回鄉下老家,母親高興地告訴我,這兩天一群外地“玩把戲的”輪流在附近幾個村子裡演雜技、玩魔術,可熱鬧了,人家演完後不像以前那樣逐家去要東西,而是挨家挨戶送小袋的調味料。我聽了頗感興趣,母親從廚房裡拿出用三塊錢買來的兩袋“荷花”牌“十八鮮”讓我看。只見印刷拙劣的包裝袋上既無生產廠家,也無生產日期,更別說食品安全監督部門的檢驗證明了。這些用來給菜餚調味的特殊食品會不會是汙染食品的安全隱患呢?我心裡不由地捏一把汗。

  對樸實的農民來說,人家拿出“十八班”武藝讓你白白觀看,只是推銷幾袋生活必備的“十八鮮”,自認為是佔了便宜的事,而不好意思拒絕。其實,這些以“玩把戲”為名來推銷偽劣商品的“藝人”正是利用農村文化活動少、對商品識別能力差的特點,通過村民喜聞樂見的“玩把戲”“請君入甕”。對此,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洞察農村文化活動中出現的新動向,通過舉辦各種消費者權益宣傳活動,教會他們掌握識別假冒偽劣商品的基本消費常識,並及時通報假冒偽劣商品的變種信息,不給那些不法商販留下可乘之機。

 

  重在防偽防假

  許多消費陷阱與偽劣產品密切相關。

  農村地域廣闊,商鋪眾多,對農村商品銷售監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現代技術。況且許多建在農村的小作坊、小企業隱蔽性很強,常常是家庭成員相互合作,秘密生產,對外嚴密封鎖信息;或者是其它地區非法企業或淘汰企業秘密轉到農村,企業核心信息由內部人掌握,即使本地人對這樣的企業也難了解情況。農民維權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等較弱,常常伴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許多農民對維權知識瞭解不透,買賣商品普遍不知索要票據,遇有維權事情,造成舉證困難。農村特定的環境,使農村市場監管難度大,從而易使農村隱匿著更多的消費陷阱隱患。

  防止農村消費陷阱,要把握關鍵點,從源頭上剷除和防範。消費陷阱常常與商品假冒偽劣聯繫在一起,而商品假冒偽劣的剋星正是對市場的監管。對農村市場監管,要有傾斜性地投入人力物力,要打破區域界限,跨區域聯合行動,從生產源頭予以剷除。要加強對農村生產生活資料的監督,對農村各戶、各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要摸清,密切關注反常現象,對反常現象迅速查明情況,以根除通向農村消費陷阱的隱患。

 

  管理前置刻不容緩

  農村消費市場巨大,而農村消費者很少關心食品是否為正規廠家生產、是否在保質期內,所以成了假冒偽劣食品、散裝問題食品的泛濫之地。

  據介紹,故宮地磚品質精良,號稱“金磚”,主因是有一套嚴明的經營監管機制。地磚背面都註明出品時間、規格、督造官名字、監造官名字、廠家和製造人,以便追究責任。鑑於此,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貴在公開亮牌,公示食品名稱、加工地點、主要原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銷售商姓名及聯繫方式等,由轄區內食品經營者如實填寫,由管理部門檢驗合格後掛牌服務。對無標誌的散裝食品當以“三無”產品查處。大力鼓勵和扶持誠信優質經營者,推動名優食品生產銷售,促進其上規模、上檔次、創品牌。

  農村食品監管難在快速和長效,關鍵在執行法制要嚴明。如在鄉村中建立類似計生員的食品安全信息聯絡員,公開舉報電話。月有巡查,日要抽查,快速反應,堅決打擊弄虛作假、以假冒偽劣食品坑害群眾的非法生產經營行為。食品安全檢查關乎生命安全,管理執法部門要把一線前移,建立管理前置的監管已刻不容緩。

 

  農村消費安全須“兩手抓” 

  現如今,進入農村的消費陷阱花樣百出,讓一些農村群眾花了冤枉錢,吃盡了苦頭。筆者認為,防範消費陷阱進入農村,切實保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鍵要做到“兩手抓”:一是要抓好農民群眾的安全防範意識教育。要利用多種媒體,揭穿消費陷阱的真面目,以案例、以理服人,廣泛宣傳安全防範知識和科學消費知識,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時刻牢記“安全”二字,不被假象所迷惑,不被利益所誘惑。二是要定期不定期組織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深入村莊、鄉村集市,對打著幌子兜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對以科技下鄉為名坑、蒙、拐、騙農民群眾的,要進行嚴厲查處,嚴厲打擊,使之無可乘之機。同時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並發動農民群眾進行舉報,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氛圍,使消費陷阱無立足之地,最大限度地保護好、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自我保護最經濟

  在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中,由於城鄉差別的存在,一些家用電器被淘汰的機型常被轉移到了農村,一些不環保、不健康的日常用品也流向了農村。更有甚者,一些不良商販竟把農村當成製假、售假的天堂,大肆坑害農民,使得農民屢屢踏入消費陷阱。

  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生存,要想不被淹沒,除了政府充當負責的守護人以外,最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要增強自己的維權意識和能力。自我保護是最有效、最直接、最經濟、最負責的保護。

  增強維權的意識和能力,自然會令消費陷阱的製造者望而卻步。在城市,市民上了當、受了騙,馬上就會撥打市長熱線“12315”等電話;要是不行,還會上法院。這些行為對製假售假者有很大的震懾力。但在農村,鮮有人拿起這些武器保護自己,而要享有權利就是要靠自己爭取和維護才能實現。

 

  信用排行榜”好

  據報載,為了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工商所對商家在綜合考評的基礎上,確定4類不同信用等級,並公佈在莆田工商紅盾網上。被評為“綠牌”的誠信單位在管理費減免等方面給予優惠,對嚴重失信違法者給予相應的治裁。

  設立商家“信用排行榜”,一方面,使工商部門從事後投訴處理向事前主動預防轉變,通過建立社會信用記錄數據庫,實行信用分級,對嚴重失信者不僅要取消榮譽評比資格和資質申請資格,情節嚴重的還要責令停業整頓或吊銷營業執照,讓失信者不敢犯、無力犯,有利於提高社會整體信用等級,為消費者建立一個和諧健康的消費環境。另一方面,也讓商家在社會群眾嚴格監督下,增強自我誠信意識、約束自身不良行為,促使在商家之間形成爭先恐後講誠信的氛圍。


minidicandy


315消費者權益日,和農民有什麼關聯?

農民種地使用的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還有我們日常生活用品等等吧,有消費的地方就與315有關聯,現在的很多產品買一贈一,以舊換新等的噱頭來欺騙農民,都知道農民樸實文化程度低容易上當,致使很多人吃了虧。說一個很現實的例子,前年的時候我的鄰居在收音機上聽見了一則廣告,就是用連號,豹子號百元鈔票換取一箱價值2999元一箱的茅臺鎮的酒。結果我這個鄰居認為這個可以,找了五張百元大鈔換取了五箱酒,結果回家一喝是假酒。現在很多這樣的例子,就抓住了農村人喜歡便宜這個心理。還有我年前在車載收音機上聽到也是關於茅臺酒之類的廣告,說什麼花十來塊錢買一箱酒,名義上說是前期是推廣階段,打進電話的前多少名才可以購買,並且還限購,都是騙人的。那個廠家的酒那麼便宜,要那樣連廠房都得賠進去。


315如何走進農村呢?

我認為當地的工商局應該多走進農村,向農民講解這些消費者權益這方面的法律知識。通過村裡喇叭廣播一些假冒偽劣產品銷售的手段,提醒廣大村民不要購買。製作一些宣傳冊分發給群眾,提高宣傳力度。給農民朋友真實的現場演繹,把真假商品對比,教給他們一些識假辯假的方法。


魯北農人


自2018年開年以來,“農村農業”可謂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從一號文件的鄉村振興,兩會的農業風口,再到315晚會的農村市場。農業產業、農村以及農民群體獲得了全社會的密切關注。

大家都在戲謔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沒想到今年的315晚會過後,很多人發出感嘆:原來農村路更滑!

農村的山寨、假冒偽劣食品防不勝防,我們見識多,倒是能辨別出來,那文化程度不高的爸媽該何去何從?

3.15來臨之際,政府部門全面做好農機打假預防工作,從源頭上規避農民購買農機的風險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加強農民防範意識,在消費端避免假冒偽劣產品的購置並對不良商家予以舉報,從而營造良好的農機具市場環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隴尚人家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今天就是打假日,現在在農村的假貨現象很嚴重,但對於這種現象卻顯得很無能為力。

比如說假種子,假化肥,要到秋收之後你才能看到結果,找到經銷商或廠家,人家也會說是受氣候條件影響,沒辦法的,是啊,天災誰又有什麼辦法呢,即便是你拍了照片留了證據,也只會是找各種在外因素而只賠償點點,而農民損失的則是一年的收成!

對於農藥,你打在地裡草不死,問其原因說是沒到時間,到時間再去問,換種藥,結果是多浪費了錢,多受一遍藥害!真的沒辦法的!

而對於其它的日常物品,生活物品的,那假的就更不用說了,因為農村人會認為遇到假貨下回不買他家的了,或者是隻是一點小事不用找了,正是因為抓住了農村人的這種心裡,所以在農村賣假貨的特別多!

對於假貨,農村人是很無能為力,即便是你找了,申訴了,去趟市裡折騰幾個來回,搭那個時間,路費的也會讓很多人不了了之,吃虧默認!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我是農村巧紅姐,如有不同意見的歡迎評論區說說!


農村巧紅姐


你好!我是一名返鄉創業者,現經營農產品電商,幫助鄉親銷售農產品,很高興能有機會與你探討這個話題。

我們是農民,我們是肩負重任的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同時也是消費者,我們秉承誠信經營生產理念的同時,還要學會維護好自己的消費權益。

每到春天就是生產的時節,也是老百姓購買農資的季節,很多農民會買到假的種子,化肥,農藥,造成了一年的損失,老百姓卻不知如何的去維權。近幾年來,3.15工商相關部門也會下鄉進村進行消費者維權相關宣傳。也會開設一些工商消費的課程,現場教學讓大家如何識別真假農資,不夠買三無農資日常產品,讓老百姓也學會了很多消費知識,當消費權益受到侵犯時,可打12315,戓與當地工商聯繫進行投訴,現在是信息時代,現在我們的農民朋友的消費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相信一切也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