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泡沫尿为什么时有时无?

用户6731335301007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糖尿病泡沫尿为什么有时候有时候没有?

说起泡沫尿很多人都觉得比较可怕,认为是自己的肾脏出现了问题,那是不是泡沫尿就意味着肾脏有问题呢?今天医者良言为您解答这个疑惑。

1.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比较多的泡沫尿?

  • 生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饮水量都达不到而且很少运动,这种情况下也会产生一些泡沫尿,但是这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不需要担心。
  • 糖尿病:可能会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排尿的时候发现有泡沫尿,很多人认为是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其实这个不一定的,如果去做尿蛋白定量试验,发现在正常范围内,那就不需要担心,这种并不是糖尿病肾病,而是因为尿液表面的张力比较高,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形成泡沫尿。可能说到这里很多人不理解为何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张力高,这个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相对于正常人而言,尿里面的糖分比较高,这些糖的存在会使尿液表面张力增高。
  • 肝脏疾病: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肝脏是负责处理胆红素的,这样的话尿液里面的胆红素不会太多,但是当肝脏出现病变的时候,会使得尿液中有较多的胆红素,它们的存在也会使尿液表面的张力增高,也容易形成泡沫尿。

  • 泌尿系感染:说起感染估计大家都不陌生,也很好理解,在被感染之后,泌尿系统会分泌一些物质,而且细菌的存在也会改变尿液表面的张力,也会出现泡沫尿。

2.泡沫尿就代表肾脏有问题吗?为何糖尿病患者有时候有泡沫尿,有时候没有?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能引起泡沫尿的疾病有很多,不是说有泡沫尿就代表有肾病,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是那种大泡沫而且容易破就需要警惕是否有其他疾病。

糖尿病患者有时候有泡沫尿有时候没有,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是高于正常人的,但是如果他们血糖控制的比较好,那就几乎没有泡沫尿,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那就容易有泡沫尿。小伙伴们下次再有泡沫尿的时候注意测量一下血糖,看看是不是属于这种情况。

最后小结:糖尿病患者相对于正常人而言,他们的尿液中葡萄糖较多,这些葡萄糖能增加尿液表面的张力,如果血糖控制好的时候泡沫尿就比较少或者没有,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这些泡沫尿就会多一些。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表面张力很低,形成气泡比较少。出现了泡沫尿不一定是有问题的,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尿液中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尿液表面张力增加,产生一定的气泡。

1、憋尿过多,那么排尿的时候对于地面的冲击力比较大,排尿速度也比较快,使表面张力增加,也可以出现大量的泡沫。

2、有肝脏和肾脏病变时,尿液中的蛋白质以及胆红素含量增多也会出现泡沫,泌尿系统的感染也可以使尿液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气泡。

3、糖尿病时由于尿液中的酮体和尿糖含量增多,会使尿液表面的张力增加产生气泡。

4、还有一些情况是功能性蛋白,患者在剧烈运动、接触热源、受凉或者发热的时候,尿中也会出现蛋白,但是这种蛋白呈一过性,很快就消失了,这种情况不需要特别处理。

5、另外,饮食也可能会导致泡沫尿的出现,比如如果偏爱吃某一类碱性的食物,会使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出现泡沫。

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弄清泡沫尿的原因,如果是功能性蛋白或者是因为饮食的原因,这可能会导致泡沫尿的出现,不用太过担心,但如果是疾病的原因,那么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


三诺讲糖


我们知道,一旦发现患有糖尿病,除了需要密切监测自己的血糖以外,注意观察自己的尿液是否有泡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新鲜尿液,是淡黄色或者无色、清亮、清澈、透明的液体。尿液的张力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泡沫。或者当一次性尿液比较多,尿流量比较大,膀胱泌尿肌的功能比较强的情况下,就会形成比较大的冲击力,也会出现泡沫。但这种泡沫比较大,而且会很快消失。这样的泡沫是属于正常情况而非病理性泡沫尿。

所谓之病理学泡沫尿,看起来泡沫细小,白色,许久时间也不容易消失。

其实,泡沫尿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尿中有机物或者无机物溶质增多后,特别是大分子物质增加,这些物质溶解在尿液中,导致尿液的表面张力升高,就会出现泡沫尿。

而尿液中泡沫增加,主要是上述所说的,泡沫细小,难以消失的泡沫尿。最常见的病理性泡沫尿就是蛋白尿,或者是含糖的尿。也有可能因为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尿液中的细菌感染、细菌繁殖,改变了尿液的成分,并且有可能产生气体,而导致尿中出现泡沫。

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非常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肾病。许多2型糖尿病10左右就可能并发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从发生到终末期一共有5期。1期是肾小球高滤过期,在这个时期肾小球滤过率是明显高于正常的;2期肾小球滤过率仍然偏高,但是在运动后或者应激状态下,尿蛋白会升高,但经过治疗或者休息后会缓解;3期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也叫持续蛋白尿期,会出现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4期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这个时期尿白蛋白越来越多,尿白蛋白排泄率大于每分钟200ug,尿蛋白总量一天超过0.5g。而且会逐渐出现水肿,血压升高,肾功能逐渐减退;5期又称为尿毒症期,往往需要通过透析或者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

而且,一旦糖尿病肾病进入第3期后,则一般不可能逆转。所以,早期发现泡沫尿,就有可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就能及时治疗糖尿病肾病而挽救病人的身体。

根据上述分析,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泡沫尿,我们首先是需要明确是否是真正的泡沫尿;其次需要明确是什么性质的泡沫尿,比如蛋白尿,比如含糖的尿,比如药物细菌生长产生的泡沫尿。通过医生的检查,诊断,明确泡沫尿的原因,予以相应的治疗。

当糖尿病以后,出现泡沫尿时有时无。比较常见的可能性就是病情的变化,饮食的原因,身体状况的改变等等。

比如,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尿蛋白一般是间歇性出现。当感冒发热以后,当运动劳累以后,蛋白尿往往会明显增加,蛋白尿就会形成;而通过治疗或者休息以后,蛋白尿会减少或者消失,泡沫尿就会没有。另外,当进食糖类、淀粉类食物,而且降糖药使用欠规则时,血糖升高,导致尿糖增加而引起泡沫尿。反之则反。还有就是尿路感染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上述这种,都能够解释糖尿病病人时有时无的泡沫尿。

但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泡沫尿,应当尽快去医院的肾病科就诊。完善相关化验检查,综合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建议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具体肾脏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肾病追踪


糖尿病患者最为担心的就是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如糖尿病肾衰竭,很多人望而生畏。

临床上经常会有患者问,

孙医生,我小便中泡沫非常多,是不是有并发症了?

我查了很多次小便了,也没事啊!可尿中老是有沫,怎么办?

这种能够仔细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的行为非常好,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尽快进行检查和治疗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态度。

那么正常人尿中有没有泡沫呢?

仔细观察,其实也是有的,年轻人,由于尿量大,排尿冲击力量也大,就非常容易在尿中生成泡沫,但一般泡沫形成的较大,持续的时间较短,会很快消散。老年人排尿力量小,就不容易形成泡沫。

但这种泡沫不是蛋白质形成的,因此持续时间短,很快消散的泡沫对临床来说没有意义。

尿中通常不含有机质,如血细胞、蛋白质等,但如果出现感染、出血或者蛋白尿等,尿中存在这种物质,则有可能会出现泡沫。

但肉眼观察终归是不科学的。我曾经有一个精神紧张的糖尿病患者,一周之内自行到医院里来查了10次尿常规,理由就是我看到了尿中有泡沫。当然经过普通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排除,他才解除了疑虑。

这么多次检查当然是没有必要的。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求定期进行尿的检查,如普通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尽早查出可能的肾脏损害。还有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肿瘤等合并症。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血糖的平稳,这样出现并发症的机会才会明显减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